牛继宗皱眉道:“这么说的话,难道我们要日日提防吗?”
贾环微笑道:“世叔,这样的计策只能用一次,那些人不会再冒险,否则岂不暴露了他们的底细?他们也不是笨蛋。\"
众人觉得有理,谢琼说道:“环哥儿,若有需要世叔的地方,请尽管吩咐,绝无推辞!”
其他武勋也纷纷表示支持。
贾环站起身,拱手说道:“多谢各位世叔关怀,不过我还能应付,若有需要必定直言,绝不推诿。\"
谢琼听后随意地回应道:“环哥儿不必客气,咱们之间无需这般拘礼。\"众人在宁国府稍作停留后便告辞离开,贾环一直送至大门口才返回内宅。
深夜,城西一座深宅大院中,两名年轻人对 ** 谈。
其中一人问道:“事情都处理妥当了吗?有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如今圣上震怒,必定会彻查到底,我们得格外谨慎才是。\"
“无须担忧,一切都已清理干净,即便是天上的神仙来了,也找不到我们的破绽!”
对方点头道:“很好,近期我们最好避免接触,各自待在府中静养几日,免得再生波折。\"
“明白,这几日我就不出门了,哈哈!”
卫国公府内,一名年轻公子悄然回到房中,忽然一道人影挡在面前:“你总算回来了,跑去哪里鬼混了?”
“我去喝酒了。\"
啪的一声,邓达重重一巴掌打在年轻人脸上,怒斥道:“还敢撒谎!你要是再惹祸,我们全家都要遭殃!”
这年轻人正是卫国公的长子邓山,他捂着脸震惊地看着邓达:“父亲这是什么意思?”
邓达怒吼:“你以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就能逍遥法外吗?若非我派人帮你善后,还不知会发生什么大事!到时候连我也保不住你!既然知道要切断线索,为何还心慈手软?那个人哪怕逃到天涯海角也是隐患,幸亏我帮你解决了麻烦,要知道,君若不密则失臣,臣若不密则失主,凡事若不保密,必生祸患!”
邓山羞愧地说:“父亲教训得是,孩儿铭记于心。\"
邓达叹息道:“山儿,将来你要继承爵位,像现在这样如何让我放心将整个家业交给你……”
宁国府偏院,室内烛火摇曳,尤氏与秦可卿相对而坐。
自从两人搬入偏院居住,日常所需一应俱全,与其他家人相处也十分融洽,彼此相安无事。
尤氏叹息道:“二姐与贾琏的事情让 ** 夜不安,要是被凤丫头知道了,真不知会发生什么。\"
秦可卿安慰她:“婆婆不必太过忧虑。
三叔回应此事且已有所安排,即便将来事情败露,三叔也不会坐视不管。
凤丫头虽然厉害,但对三叔还是有所忌惮的。
况且二姨娘并不住在府里,凤丫头也无从下手。\"想到贾环那张俊美的脸庞,她突然觉得脸颊发热,急忙平复心情,暗骂自己胡思乱想。
尤氏摇头道:“话虽如此,但我总感觉心慌,好像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她完全没注意到秦可卿的异样。
待情绪平复后,秦可卿说:“婆婆,事情既已如此,再多想也是徒劳,就等以后再说吧。\"
尤氏点点头,望着窗外低声说:“也只能这样了,但愿是我的错觉。\"作为宁国府的媳妇,她们母子地位微妙,尽量低调行事,本以为可以安稳度日,谁知娘家却带来麻烦,一旦王熙凤得知,她们的日子只会更艰难。
秦可卿也明白,这件事迟早会被揭穿,但她们无力阻止。
她只希望三叔到时候能出手相助。
另一边,宁郡王府。
宁王刘玄端坐正位,身边站着一名中年太监。
“王爷,事情已经处理妥当,用不了多久就会有结果。\"
宁王点头:“你能确定吗?这可是皇宫,一旦事情泄露,我们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太监答道:“王爷尽管放心,先皇在世时广结善缘,如今宫中许多人愿意为我们效命,此事万无一失。\"
宁王皱眉道:“既然这样,为何不直接除掉那个人?那样岂不是更好?到时候无论哪个皇子登基,都不会掌控全局,对我们来说正是天赐良机!”
太监苦涩一笑:“王爷,就算能取了那个人的性命,有了贾环在,您未必能成事。
贾环掌控着开国一脉的武勋,掌握着神京城三分的兵权,对我们是个极大的威胁。
即便您有底牌,还是有些风险。
如今那个人已经开始对贾环产生戒备,等到那个人心性扭曲,贾环就难保性命了。
王爷,我们还是再等等,不宜操之过急。
而且大内检查严格,任何食物都要用银针试毒,要对付那个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唯有这种秘药,银针试不出来,因为本身它不是毒。\"
宁王脸色阴沉:“但我一日都不能再等了!”
稍作平复后又说:“康亲王府那边有没有动静?那个老狐狸也是我们的对手,别忘了他背后还有太后撑腰,一旦那个人驾崩,太后若出来搅局,可不是小事,毕竟她占据着道德上的优势。\"
太 ** 完笑了:“王爷,康亲王府一切如常,依旧与朝中各方保持着往来。
不过他有一句话说得不错,没有兵权终究难以成就霸业。
唉,若当年老主子不只是东宫的兵马,还能再多争取一些将领的支持,或许结果就不会这么令人遗憾了。\"
提到亡父,宁王眼眶泛红,咬牙切齿地说:“待我登基之后,定要把那些参与此事的人全都揪出来活剥了!”
回忆起小时候父母的模样,他的心中满是伤痛。
一幕幕画面浮现在眼前:一位绝美的妇人追逐着一个小童,笑着喊道:“玄哥儿慢些跑,摔了不许哭鼻子……!”
孩子却毫不理会,依旧欢快地向前跑去。
不远处,一位身穿杏黄蟒袍的男子正含笑注视着这对母子……
太监见状也忍不住落下泪来:“王爷,请节哀顺变,两位主子在天有灵,看到您过得好,他们才能安心啊!”
宁王刘玄抹去泪水:“随从,我知道了。\"
太 ** 罢也擦了擦眼泪:“原本我是想让您做个逍遥王爷,一生荣华富贵也就够了,这或许是两位先主的期望。
但您心有不甘,想要为两位先主尽孝,哪怕赴汤蹈火我也愿为您开辟一条道路。
只是我不知当初引导您走上这条路是否正确,只盼将来见到两位先主时,他们不会责怪我才好。\"
宁王说道:“若非伴当相救,我或许早已死于冷宫,哪有今日?父王母妃绝不会责怪于你。
况且即便我不争,就能安享太平吗?我看未必。
即便四叔回护,继位者也不会容忍我的存在。
我的身份始终是他们心中的隐患,这分明是在昭告天下,我是皇室正统嫡传元孙!”
太 ** 后说道:“王爷思虑周密,如今只需稳坐岸边观火,让他们自相残杀。
时机成熟时,以王爷的身份振臂一呼,大事可成。\"
皇宫内,御书房中,弘武帝接过戴权递上的茶,轻啜一口道:“戴权,关于宁国府遇刺一事,可有进展?”
戴权恭敬答道:“陛下,校事处的消息称未发现任何线索,线索已被彻底切断。
如今要查明 ** ,恐怕不易。\"
弘武帝沉声说道:“朕也知道查不出什么,但还是要你们继续追查,这是给那些心怀叵测之人一个警告:无论做什么,总归是有底线的。
若再有胆量动手,朕绝不宽恕!”
戴权恭声道:“陛下英明!”
然而,在二人看不见的地方,一个小太监嘴角微扬,随后隐入夜色之中。
次日清晨,梨香院内。
薛姨妈数日未收到王夫人消息,便对前来探望的宝钗说道:“宝丫头,你怎么看你姨妈到现在还不跟老太太提起你的婚事?”
薛宝钗听后脸微微发红,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贾环的模样及其傲慢的姿态。
宝玉怎能与这般人物相比?何况贾环已与黛玉订婚,母亲定不会让她成为妾室,于是说道:“姨妈并不着急,急的是我们罢了。
一则老太太有意促成湘云的婚事;二则她在观望,看看我们薛家能拿出怎样的诚意。\"
薛姨妈闻言道:“宝丫头,你是说我想要银子?”
宝钗叹息道:“母亲,大姐姐在宫中若能过得舒适,如今虽有环兄弟支撑,也必定需要银钱打点。
可如今凤丫头掌管家务,公中自然不会支付这笔开销,这笔钱最终会落到姨母身上,这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姨母是否缺钱我不知道,但如果薛家没有丝毫表示,姨母恐怕难以迅速回应。\"
薛姨妈看着宝钗皱眉道:“我们薛家虽然是商人,但因是皇商,在内务府也有职位。
宝玉虽出身荣国府,但他父亲只是五品工部员外郎,若以此论两家也算般配,可为何你姨母还要高攀?”
宝钗说道:“母亲,您说的是贾琏继承爵位后姨母一家分出去的情况,但现在贾琏还能继承爵位吗?环兄弟虽说是荣国府的爵位传给凤丫头的孩子,但其中变数太多。
在姨母看来,宝玉各方面都很优秀,宫里还有位嫔妃姐姐,又有老太太支持,将来未必不能继承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