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轻蔑一笑:“送人了。\"贾琏听罢先是一怔,随后大怒,他对平儿心仪已久,奈何王熙凤防备森严,一直未能得手。
如今听说平儿被送人,岂能不恼?质问:“送给谁了?我们这样的家庭怎能把丫头送出?更何况是你的贴身丫鬟!”
王熙凤岂会不知贾琏心思,冷笑一声:“给了三爷。
你要敢去找我要人,我就让你好看,到时候平儿就由你处置,绝无异议。\"贾琏脸色骤变,深知不敢招惹贾环,只好无奈地问:“为何要把平儿送给三弟?”
王熙凤轻点贾琏额头,“二爷,你真想顺利承爵吗?”
贾琏点头,“自然想,但这不由我们决定。\"片刻后,似有所悟,“凤儿,你把平儿送给三弟,是不是为将来能替我们说话?”
“总算没白疼你,三弟前程远大,平儿跟着他,凭我和她的交情,到时候让她吹吹枕边风,胜过我们千言万语。\"王熙凤略带责备地说。
贾琏恍然大悟,一个丫头而已,哪比得上自己袭爵重要。
待自己袭爵,什么样的丫头找不到?遂笑道:“奶奶真是我的贤内助,是我错怪了你。\"
贾环吃过晚饭在院中散步,晴雯走近说:“三爷,李大来了,在宁安堂等您。\"贾环蹙眉,若非急事,李大不会这么晚打扰,便往宁安堂走去。
“三爷,天凉,注意保暖。\"平儿递上貂皮大氅,贾环拍拍她手,微笑离开,留下面颊微红的平儿。
宁安堂。
“侯爷,大事不好了,白家少爷相中了东顺酒楼,打算出一千两银子买下,芸二爷劝不住,反被他打伤。\"李大大声说道。
贾环站起,眉头紧锁。
东顺酒楼是他的产业,人人皆知,白家少爷竟敢强行夺取,显然没把他放在眼里,不知是出自本意,还是受人指使。
贾环对白家有所了解,那是太后的娘家,仅有一子,还是白国舅晚年得子,太后极为宠爱,几乎有求必应,这导致他目空一切,除了皇室外,谁都不放在眼里。
都中之人碍于太后颜面,对他有所敬畏,却也助长了他的骄横。
贾环冷笑,“走,去见见这位白少爷。\"
城东,东顺酒楼。
一群护院将酒楼围得水泄不通。
贾环率两百亲兵赶到时,看到的就是这般景象。
“站住!来者何人?白家少爷在此,下马回话!”
一名护院走出,傲然喝道。
贾环沉默不语,扬手一马鞭甩向护院,鲜血飞溅,护院惨叫倒地。
亲兵随即围攻,用刀鞘猛击护院,转眼间他们便满面鲜血,被控制住不敢出声。
屋外喧嚣不已,室内之人岂能不知?最先出来的贾芸,头缠绷带,满脸愧疚地跪下:“三叔,侄儿无能,让您蒙羞了。\"
“李大,带贾芸就医。\"
这时,一道阴冷声音响起:“贾环,好大的威风,竟敢伤我府中护院,胆子不小!”
一位青年阴沉着脸走出。
贾环看他一眼:“你是谁?”
白朗身旁的随从高傲地说:“这是国舅府少爷,还不快来行礼!”
白朗笑着等待贾环低头道歉。
贾环随手挥鞭,抽在随从脸上,“给我拉出去处死!”
随从哀号求救。
白朗见状大怒:“贾环,你竟敢当着我的面杀我家人!”
贾环冷笑:“区区奴才,侮辱朝廷贵爵,死不足惜!”
亲兵不顾白朗反应,当街行刑,因痛恨随从侮辱侯爷,不多时随从便气绝身亡。
贾环看着惊慌的白朗说道:“白家少爷,现在谈谈你的行为后果吧。
你企图以千两银子强买我酒楼,遭拒后竟伤人,你有何打算?”
白朗脸色铁青,“贾……”
话未出口就被贾环抽了一鞭,痛得在地上翻滚。
贾环冷笑道:“你不过一介平民,竟敢直呼本侯名讳,不知死活,即便你父亲在此,也休想如此放肆!”
白朗逐渐缓过神来,疼得额头直冒冷汗,咬牙切齿地说道:\"贾环,我和你誓不两立,你等着太后责备你吧!\"
啪!又是一鞭子落下,白朗几乎痛晕过去。
突然传来一声喊:\"住手!\"只见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策马赶来,正是当今的白国舅。
贾环仿佛充耳未闻,啪!又是一鞭子挥下,白朗再度发出痛苦的叫声。
白国舅在府中得知儿子得罪了贾环,心中大惊,立刻派人入宫给姐姐送信,自己则急忙赶往东顺酒楼。
见到儿子被打,白国舅虽心疼,但还是按捺住怒火,来到贾环马前拱手道:\"宁侯息怒,犬子无知冒犯了您,还望看在太后娘娘的面上,手下留情!\"
贾环冷笑地看着白国舅:\"国舅爷这是以太后娘娘相胁?不过你儿子如今触犯国法,这也是你们家教不严的结果。\"
\"是是是,宁侯教训得对,回去后我必定严加管教。\"白国舅陪着笑脸,暗骂自己的儿子为何惹上这个煞星,让他不得不低声下气。
白朗见父亲前来,胆气稍壮,开口道:\"父亲,何必和他多言,直接进宫找姑母,我要让贾环付出代价!\"眼中满是怨恨。
贾环没有回应,啪!白朗再次惨叫倒地,背上锦衣已被鲜血浸透,十分狼狈。
白国舅脸色阴沉,质问道:\"宁侯此举是否太过分了?\"
\"过分?你的儿子强抢我的酒楼时你不说过分,他打伤我的侄子时你也不说过分,现在却来说过分?真是可笑!\"贾环冷笑道。
白国舅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辩解:\"我儿确实有错,我会好好管教,宫中的太后娘娘也不会坐视不管!\"
这句话带着几分威胁意味。
虽然白国舅不愿招惹贾环,但为了儿子,也只能豁出去了,毕竟白家就这一根独苗。
白朗听后仰头狂笑道:\"贾环,你完了,等着受死吧,我姑母绝不会……\"话音未落,又是一鞭抽下,伴随着他凄厉的惨叫,再次重重摔在地上。
就在此时,一骑快马飞驰而至,马上公公高声宣读圣命:\"太后口谕,宁国府一等侯贾环即刻入宫觐见!\"
白国舅闻声松了一口气,白朗更是得意地大笑,咬牙切齿地说:\"贾环,你必死无疑,我姑母定会助我 ** !'
贾环冷然一笑:\"周扬,把白朗押往京畿大营水牢,严加看守,没有我的命令不准任何人探视!'接着对那惊愕的公公说道:\"走吧!'
皇宫深处,慈宁宫内,太后面容凝重地看着站立一旁的贾环,沉声质问:\"贾环,哀家让你释放白朗,你竟敢抗旨!'
贾环坚定回应:\"太后,白朗触犯律法,已被羁押,若最终查明无罪,自然会还他自由。
至于抗旨之说,太后应知太祖祖训,后宫不得干政!'
太后闻言勃然大怒:\"好胆子,来人,速召皇帝前来,让朕的儿子看看他所谓的忠臣是如何嚣张!'四周宫人无不震惊,从未见过有臣子敢如此违背太后旨意。
不久,弘武帝偕皇后赶到慈宁宫。
弘武帝深知白朗品行不端,但因太后偏袒,他也无可奈何。
所幸这些年白朗并未做出大逆不道之事,便装作不知。
\"儿臣、臣妾参见母后。\"弘武帝与李皇后向太后行礼。
太后冷哼:\"皇帝,看看你的臣子,竟敢违抗哀家旨意,简直无法无天!'
弘武帝苦笑,但作为孝道,仍需顾及母亲颜面。
他自幼由元后抚养长大,与太后关系疏远。
当年继承皇位时,太后希望弟弟康郡王继承大统,但事与愿违,此事至今令她心存芥蒂。
\"废物,还不向太后认错!\"弘武帝严厉呵斥贾环。
贾环昂首道:\"陛下,臣并无过错,白朗违法理应依法处置,太后虽为国母,然太祖祖训明确,后宫不得干涉朝政!'
太后冷哼一声:\"看看你的好臣子,竟敢违抗我的懿旨,我倒要问问这是什么罪!\"弘武帝正欲训斥贾环,贾环却冷冷说道:\"臣不敢不遵懿旨,但若懿旨违背国法,臣子可据理不从。
古时懿旨并无成文,汉代仅指口信,后来才成书面,莫非太后想临朝称制?\"贾环此言极为尖锐。
太后闻言脸色铁青,这话她无法反驳,毕竟太上皇还在,若是惹怒他,后果不堪设想。
李皇后斥道:\"贾环,太后不过怜惜侄子一时,你怎么能曲解?还不向太后赔罪!\"
贾环明白皇后之意,连忙躬身:\"是臣之过,请太后恕罪。\"
弘武帝听后心中畅快,却仍说道:\"既知错,还不放人?\"
白国舅哭诉:\"陛下,太后,贾环手段太过狠毒,我儿白朗被打得惨不忍睹!\"
贾环目光一凛:\"白国舅,莫要混淆是非。
你儿子品行如何,你岂会不知?不仅强占酒楼,还伤我侄儿,眼中还有国法吗?我身为侯爵已如此,百姓更是深受其害,这种恶徒不除,何以平息民愤!\"
白国舅被贾环质问得哑口无言,心中对他的狠辣更加忌惮,连太后面前也敢如此直言,背后不禁发凉。
太后亦感震惊,未曾见过如此大胆的臣子。
这时梁九功入内宣读太上皇旨意:\"白朗虽犯国法,念其年幼,杖责五十,回家反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