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1日 阴
一大早,天还没亮透,工地已经动了。三号楼南侧脚手架的钢管昨晚加班刚调完位置,今天要进行重点检查。
我六点半就到了项目部,站在楼道尽头看了一会儿雾气中的工地。天色灰蒙蒙的,地上湿气还未散去,远处塔吊的轮廓都模糊不清。
杨工在会议室门口站着,手里拿着昨晚整理出来的资料清单,嘴上叼着烟,但没点火。
“你来得早。”他看我一眼。
“今天得早点准备。”我回他。
他没再说话,拍了拍我的肩膀,转身进了会议室。
集团领导的车在七点二十准时驶进工地。四辆车,一行七人,西装革履,风衣挺括。我们所有施工员和安全员都站在一楼前坪迎接。
检查从材料仓库开始,然后是临建区,最后是五号楼和三号楼的施工面。
我负责陪检三号楼部分,穿着干净的工服,手里拿着施工图和整改记录册。
集团副总领队姓郝,人不多话,但眼神凌厉。他盯着脚手架立杆问我:“这边垂直度怎么保证?”
“采用激光仪逐点校正,并每日二次测量记录。”我立刻答道。
他没说话,只微微点头,继续往前走。
我紧随其后,手心全是汗。
整个上午,我几乎没时间喘口气,走完三栋楼、四个作业区、两个临边防护平台。
中午十一点五十,检查组终于回到会议室准备汇总意见。我刚坐下,手机震了一下。
林知秋发来信息:“今天检查顺利吗?
我盯着这条信息,忽然有些发愣。
两天来我们没说几句话,这条短短的一句关心让我心里泛起复杂情绪。
“很紧张,还没结束。”我回道。
她回了个“加油”的表情。
我没再回。
下午两点半,集团总结会议召开。郝总讲话简明:“总体情况还可以,但细节管理需加强,特别是资料同步与现场执行存在时间差。整改清单三天内上报。”
我在座位上认真记录,心里却有些松了口气。
会议结束,杨工递给我一瓶水:“没出纰漏,算你稳。”
我笑了笑:“也算运气好。”
他没回应,只是拍了拍我肩膀。
回到资料室,赵阳靠在椅子上哼着小曲:“检查完了,能歇口气了。”
“别高兴太早,整改清单马上要编。”我把资料放下。
“哎……又加班。
晚上七点,我一个人坐在资料室电脑前,整理整改意见,手机放在手边,一直没有动静。
我忽然点开和林知秋的对话框,想了想,发了一句:“最近我们是不是都太累了。”
过了十分钟,她回:“是啊。”
我顿了顿,又打了一行字:“我们是不是快走不到一块了。”
她这次回得慢,很慢。
大概有二十分钟,才跳出那行字:“我不知道。”
我盯着这行字看了很久,最后什么也没再说。
这一晚,资料室的灯一直亮着。
风吹得窗外的树枝摇摇欲坠,而我的心,也没了着落。
——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