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夜色下的博多湾,海潮拍岸,如同一头沉睡巨兽的呼吸。刚刚落成的东瀛总督府内,灯火通明,将燕王朱棣的身影投射在巨大的东瀛全图上,宛如一尊俯瞰棋局的神只。

府邸之内,气氛却不像朱棣的表情那般平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的凝重,仿佛能听到甲叶摩擦的微响和压抑的喘息。锦衣卫千户林远单膝跪地,声音因长途奔袭而略带沙哑,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

“启禀殿下,情报已完全核实。以足利义满之名,幕府已发出‘天下征讨令’。关东管领上杉宪实、奥州之龙伊达政宗、甲斐之虎武田信玄、西国霸主毛利元就、山阴之雄尼子经久……共计一十三家大名响应,连同幕府奉公众,号称总兵力十二万,正分三路,向我九州压来!”

“另,我军派往肥后国,意图联络菊池氏的使者……头颅被斩,悬于隈本城头。”

话音落下,帐内诸将,包括久经沙场的张玉、朱能,脸上都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抹惊色。十二万大军,这几乎是整个东瀛武家力量的集结,是一张足以将任何敌人碾碎的巨网。

然而,立于地图前的朱棣,却缓缓转过身。他脸上非但没有丝毫忧虑,嘴角反而勾起一抹冰冷而狂热的弧度。

“好,好得很!”他一字一顿,声音不大,却如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本王还嫌他们是一盘散沙,杀起来费手脚。如今他们自己拧成了一股绳,正好让本王一并送他们下地狱!”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角落里闭目养神的黑衣僧人姚广孝身上:“道衍,你怎么看?”

姚广孝缓缓睁开双眼,那双眸子在烛光下显得幽深无比,仿佛藏着无尽的算计。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殿下,可知昔日蒙元为何两伐此地皆败?”

“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蒙元。”朱棣不假思索地回答。

“然也。”姚广孝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枯瘦的手指在上面缓缓划过,仿佛在抚摸一件艺术品,“如今我大明神兵天降,携雷霆之威,火器之利,已破其‘地利’。殿下亲征,三军用命,此乃‘人和’。唯有‘天时’,尚在我等掌控之外。”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但这所谓的十二万大军,看似气势汹汹,实则给了我们创造‘天时’的绝佳机会。此非铁板一块,乃一盘散沙耳。”

---

战略分析:利刃剖瓜,洞悉症结

朱棣大马金刀地坐回主位,示意姚广孝继续。一场决定东瀛命运的战略会议,就在这间小小的总督府内,悄然展开。

“首先,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姚广孝的手指点在了京都的位置,“此人虽有雄心,但足利家威望早已衰落,连畿内都未必能完全掌控。他此番号令天下,不过是色厉内荏,想借我大明之手,重振幕府权威,削弱地方强藩。这便是其心不诚,其令不坚的第一层破绽。”

“其次,看这联军构成。”姚广孝的手指开始在地图上跳跃,每点一处,都仿佛刺中了联军的一处软肋。

* 关东的上杉氏与关西的毛利氏:

“此二者,一为关东管领,一为安艺豪族,相隔千里,素无往来,却有潜在的世仇。毛利氏的崛起,必然要侵吞尼子、大内等西国旧势力的地盘,而这些势力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幕府与关东势力的影子。他们能暂时联合,不过是惧我军之威。一旦战事稍有不顺,必然互相猜忌。”

* 东北的伊达氏与甲信的武田氏:

“此二者,更是人中龙凤,皆有‘天下布武’之心。伊达政宗野心勃勃,号称‘独眼龙’,视整个奥羽为囊中之物。武田信玄用兵如神,其‘风林火山’骑兵名震东瀛。让他们二人并肩作战,无异于让两头猛虎同笼,不互相撕咬便已是奇迹。他们争夺的是东北霸权的未来,岂会真心为足利家卖命?”

* 菊池氏杀使:

朱棣眼神一凛,插话道:“菊池杀我使者,此事最为蹊跷。一个小小的肥后国人,哪来这么大的胆子?背后必有指使。”

姚广孝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殿下圣明。此事,正是我们瓦解联盟的第一把刀。菊池氏公然斩杀大明使臣,足利幕府身为号令者,非但不加约束,反而将其纳入联军。这在外交上,便是‘纵容乱臣,不尊邦交’。我等只需将此事大肆宣扬,便可占据大义名分,指责幕府失德,让那些本就心怀鬼胎的大名,找到第一个退缩的借口。”

张玉听得心悦诚服,抱拳道:“殿下,军师,末将明白了。这联军看似人多势众,实则各怀鬼胎。我等只需……”

“不。”朱棣抬手打断他,“不是‘我等’,是‘他们自己’。本王要做的,不是用刀去劈开他们,而是给他们每人递上一把刀,让他们自己捅向盟友的后心!”

他站起身,目光如电,一道道命令从他口中发出,精准而致命。

“本王决意,以此为局,行分化瓦解之策,以夷制夷!”

---

分化策略:明暗并举,四路出击

朱棣的战略如同一张精心编织的蛛网,每一根丝线都通向一个特定的目标,环环相扣,旨在让猎物在不知不觉中被彻底束缚。

第一路:檄文伐罪,动摇大义

“传令!立刻拟定檄文,昭告东瀛全境!痛斥菊池氏背信弃义,残杀天使,乃乱臣贼子,人神共愤!质问足利幕府,身为天下武家表率,何以容纳此等恶徒?声称我大明本为敦睦邦交而来,今遭此奇耻大辱,不得不兴问罪之师。此战,非为攻城略地,实为替天行道,清除国贼!”

这篇檄文由大儒解缙亲笔草拟,文辞犀利,占尽道德高地。它巧妙地将明军的入侵行为,包装成了对一桩外交惨案的正义复仇,将矛头直指菊池氏,并暗中将足利幕府绑在了“失德”的耻辱柱上。

第二路:秘使潜行,以利诱之

朱棣深知,仅靠道义无法让饿狼退却,必须投下足够肥美的肉饵。两队最精锐的锦衣卫特使,携带着他的亲笔信,悄然离开了博多。

* 往甲斐,见武田信玄:

特使带去的口信是:“东瀛不必只有一个主人。” 朱棣在信中承诺,只要武田军团在决战中“因粮草不济而逡巡不前”,战后,大明将承认武田家对甲斐、信浓乃至整个东海道地区的“守护代”之权,并愿意提供精良的明国铁器与丝绸贸易特权。这是赤裸裸的割据授权,直击武田信玄扩张野心的核心。

* 往奥州,见伊达政宗:

对这位年轻的“独眼龙”,朱棣的策略更为阴险。他提出的不是合作,而是“忠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上杉、武田皆是当世之虎,双虎相争,必有一伤。燕王殿下愿与奥州之龙成为朋友,并乐于见到一条真正的龙,在废墟之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国。” 这封信不要求伊达做任何事,只是暗示他作壁上观,等待时机。对于多疑而自负的伊达政宗而言,这比任何直接的拉拢都更具诱惑力。

第三路:雷霆示威,以力慑之

对于已经兵临城下、最为棘手的西国毛利氏,朱棣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展示力量。

张玉亲率三千神机营精锐,在与毛利军对峙的前线,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实战演武”。

上百门“虎蹲炮”一字排开,随着令旗挥下,震耳欲聋的轰鸣撕裂了清晨的宁静。无数烧红的铁砂和石弹如同一道钢铁风暴,将一里外的一片山丘瞬间削平,烟尘冲天,土石迸溅。紧接着,三千火铳手排成三列横队,在军官冰冷的号令下,依次上前,射击,后退,装填。那连绵不绝、如同炒豆般的枪声,以及对面靶场上被射得千疮百孔的木桩草人,构成了一幅让所有冷兵器时代的武士肝胆俱裂的画面。

对岸的毛利军阵中,一片死寂。毛利元就站在天守阁上,用望远镜看着这一切,脸色铁青,久久不语。他身边的名将吉川元春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喃喃道:“父亲大人……这……这就是明国人的战争方式吗?这……已经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合战了。”

第四路:虚与委蛇,以言拖之

对于剩下的上杉氏等“忠于”幕府的势力,朱棣则派出了口才最好的使者,带着“和平”的意愿前去谈判。谈判的内容空洞无比,无非是要求幕府“严惩凶手、赔礼道歉”,但使者却摆出极大的诚意,与对方就“道歉的形式”、“赔偿的金额”等细枝末节反复拉锯。

其目的只有一个:*拖*。拖延时间,消耗联军的士气和补给。十余万大军每日的人吃马嚼,是一个天文数字。时间,站在明军这一边。

---

心理暗战与初步成效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四路策略并行不悖。与此同时,一波波真假难辨的消息,如同瘟疫般在联军大营中蔓延开来:

“听说了吗?大明皇帝震怒,又派了三十万大军,正在朝鲜釜山港集结,随时准备渡海增援!”

“最新消息!燕王已经上奏天子,请求册封第一个归顺的大名为‘东瀛国王’,子孙世袭,与国同休!”

“毛利家的人昨天和上杉家的人打起来了!就因为争夺一个水源!”

这些谣言,加上朱棣精准的政治操作,开始迅速发酵。原本看似固若金汤的“反明包围网”,从内部开始崩解。

首先传来消息的是武田家。一位自称武田信玄心腹的密使深夜求见,委婉地表示:“甲斐军团……近来水土不服,粮草转运多有不畅,恐难全力参与合战。我家主君愿与燕王殿下‘另寻和平之道’。”

紧接着,斥候来报,伊达政宗的大军在进入筑前国后便停滞不前,每日只是操演军阵,完全没有向博多挺进的意思,摆明了是在观望。

最激烈的变化发生在联军中军。毛利元就在亲眼目睹了明军的火器演武后,力主“坚守待变,不可轻进”,而关东管领上杉宪实则痛斥其为“怯懦畏战,动摇军心”,主张立即全军合围,凭借人数优势发动总攻。双方在军事会议上爆发激烈争吵,最终不欢而散,毛利军团与上杉军团甚至分营驻扎,彼此戒备。

足利义满派来的监军使者在各营之间疲于奔命,却发现自己手中的“天下征讨令”,已然成了一纸空文。

博多总督府内,朱棣听着一条条汇总来的情报,脸上终于露出了真正的笑容。他端起茶杯,轻轻吹去浮沫,淡淡道:“鱼儿已经上钩,接下来,便是收网的时候了。”

就在他以为大局已定,胜券在握之时,一名负责京都情报的锦衣卫百户,身负重伤,拼死冲入府内。他口吐鲜血,递上一卷用油布紧紧包裹的密信,只来得及说出几个字:

“殿下……小心……京都……朝廷……”

朱棣霍然起身,展开密信。信上的内容让他瞳孔猛地一缩。

那上面写着,近日,一股神秘的势力正在京都的公家(朝廷贵族)中悄然活动。他们并非武家,却拥有巨大的财力与影响力。他们非但没有被明军的威势吓倒,反而正在利用各大名对幕府的不满,以及对明军的恐惧,重新整合一股更为隐秘、更为坚决的反明力量。

信的末尾,是一个血红色的指印,下面写着一个名字:

“源氏长者——一条经嗣。”

朱棣握着密信的手,青筋暴起。他意识到,自己一直将目光聚焦在幕府和武家大名身上,却忽略了这片土地上另一个潜藏了数百年的古老势力——京都朝廷与它背后的公家集团。

一场以武力与权谋构筑的棋局,突然闯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棋手。

前方的敌人正在分化瓦解,但更深邃、更致命的阴影,已在背后悄然凝聚。这场征服东瀛的战争,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和危险。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冠冕唐皇我要做首辅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万域之王梦境归来做才子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大宋第三帝国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盛唐剑圣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大殷小地主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汉末少帝悍卒之异域孤狼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