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武英殿内,烛火摇曳,将朱元璋与朱雄英祖孙二人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投射在巨大的军事沙盘之上。

空气仿佛凝固成了琉璃,沉重而易碎。

“分封海外,开疆拓土?”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沙哑,像是从胸腔最深处挤压出来的两个词,每一个字都带着冰碴。他那双饱经风霜的眸子死死盯着自己的皇太孙,其中翻涌的不是惊喜,而是滔天的怒火与深深的失望。

“雄英,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混账话!”

“啪!”的一声巨响,朱元璋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沙盘边缘的紫檀木框上,震得代表着大明九边重镇的棋子都微微跳动。

“我大明立国,北有蒙元残余窥伺,南有蛮夷作乱,东南沿海倭寇成患!朕将你的叔叔们分封各地,是让他们做我大明江山的擎天之柱,是让他们镇守国门,拱卫京师!你倒好,要把这些柱子统统抽走,扔到那茫茫无际、不知有无的大海里去喂鱼吗?”

“你这是要自毁长城!”

老爷子是真的怒了。他一辈子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最重实际,最恨虚妄。在他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土地是根本,是政权的基石。离开了坚实的土地,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而朱雄英这番话,无异于要将大明的根基连根拔起,去追逐那些海市蜃楼般的虚幻利益。

面对雷霆之怒,朱雄英却异常平静。他知道,这一关若过不去,他所有的构想都将是镜花水月。

他躬身一礼,声音清朗而坚定:“皇爷爷息怒。孙儿斗胆,敢问皇爷爷,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前车之鉴,历历在目。皇爷爷雄才大略,难道就没有想过,今日之封藩,会否成为百年后动摇国本之祸根?”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精准地砸在了朱元璋内心最隐秘、最担忧的地方。

朱元璋的怒火像是被瞬间浇上了一盆冷水,虽然依旧烟雾缭绕,但火焰却矮了三分。他眯起眼睛,重新审视着眼前的长孙。这孩子,不再是那个仅仅会背书、会察言观色的神童,他的目光里,有一种洞穿历史的锐利。

“哼,妇人之见!”朱元璋嘴上依旧强硬,“朕的儿子,岂是刘邦、司马炎那些无能之辈的子孙可比?他们姓朱,流着咱的血!咱给他们定下严苛的藩王条例,让他们有护国之兵,却无乱政之权。只要君臣父子之纲常在,他们便永远是朱家的藩屏,而非朝廷的祸患!”

“皇爷爷圣明。”朱雄英先是顺着他的话说,随即话锋一转,走到了沙盘前。

他没有直接反驳,而是伸出手指,在沙盘上轻轻拨动。

“皇爷爷请看。”

他先将代表着燕王朱棣的棋子从北平府拿起,“燕王叔镇守北平,手握雄兵,以御北元。欲使其能战,则必须授予兵权,此为必然。”

他又指向山西太原的晋王棋子,和陕西西安的秦王棋子,“秦晋两位王叔,为拱卫京师之东西两翼,同样需有重兵在握。欲养兵,则需钱粮,是故朝廷需划拨大量田亩、税赋,授予其地方治权,此亦为必然。”

他的手指在沙盘上缓缓划过,将一个个藩王棋子点亮,声音也随之变得深沉。

“有兵权,有财权,有治权。皇爷爷,这三者合一,在一个藩地之内,王爷之令,与朝廷之令,孰轻孰重?久而久之,藩地之兵,只知有王,不知有帝;藩地之民,只知有王府,不知有朝廷。这便是一个个实质上的国中之国啊!”

朱元璋的呼吸,不自觉地粗重起来。他盯着沙盘,仿佛看到的不再是模型,而是一个个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儿子们。

朱雄英没有停下,他要构建一个让朱元璋无法反驳的逻辑闭环。

“皇爷爷或许会说,父子之情,手足之义,可以约束他们。诚然,诸位王叔对皇爷爷您,对父王,自然是忠心耿耿。可一代之后呢?两代之后呢?”

他拿起代表燕王的棋子,放在了棋盘的一侧,又取过一枚空白的棋子放在北平。

“百年之后,新燕王与京城里的新君,是从小一同长大的兄弟吗?他们之间的情谊,还剩几分?届时,藩王之制已历百年,尾大不掉。新君欲行新政,或稍有削藩之意,藩王们会如何想?他们会觉得,这是朝廷要夺走他们祖辈传下来的基业!到那时,他们据雄关,拥重兵,距京师不过月余马程。只需一个‘清君侧’的借口,天下便会狼烟四起!”

“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晋武帝身后,诸王争权,引发八王之乱,最终导致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历史的轨迹,何其相似!”

朱雄英的声音在空旷的殿内回响,字字诛心。

“皇爷爷,这不是人心之过,而是制度之祸!我们今日亲手建立的这套内藩制度,就如同一个精巧的牢笼,将我们的子孙后代困在其中。笼中的猛虎,要么被饿死,要么就必然会冲破牢笼,噬主求生!我们给他们的权力越大,这头猛虎就越强壮;他们距离中原腹地越近,这牢笼就越脆弱!”

“内封,必为寇!”

最后四个字,掷地有声,宛如惊雷。

朱元璋高大的身躯猛地一颤,脸色在烛光下变得煞白。他一生杀伐决断,自信能掌控一切,可朱雄英描绘的这幅百年后的凄凉景象,却让他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他不是没想过这些,但从未有人敢如此赤裸裸、如此系统地将这层窗户纸捅破。他原以为靠着朱家血脉和严苛的家法就能镇住一切,但此刻,他引以为傲的制度设计,在历史的铁律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大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朱元璋缓缓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负手而立,凝望着殿外深沉的夜色,一言不发。他的背影,第一次在朱雄英面前,显出了一丝落寞与疲惫。

他奋斗一生,难道就是为了给子孙埋下自相残杀的祸根吗?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依你之见,又当如何?不分封,则边防空虚。分封,则终将为祸。此乃两难之局,无解之题。”

朱雄英知道,最艰难的一步已经迈过去了。皇爷爷已经从愤怒的情绪中走出,开始真正思考这个问题。

他走上前,与朱元璋并肩而立,目光同样投向远方。

“皇爷爷,解题之法,不在棋盘之内,而在棋盘之外。”

他顿了顿,语气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与豪迈。

“这便是孙儿所言的——外封,可为王!”

他转身回到沙盘前,将那些代表藩王的棋子,一个个从大明的疆域版图上拿开,然后,指向了沙盘之外,那片广阔无垠、仅用蓝色颜料涂抹的海洋区域。

“皇爷爷,为何我们总要让子孙们在咱们这一亩三分地里争斗不休?这天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将诸位王叔分封海外,让他们去征服新的土地,建立新的藩国。如此,则有百利而无一害!”

朱元璋转过身,眉头紧锁:“海外?尽是不毛之地,蛮荒之所,如何建国?”

“非也!”朱雄英断然否定,“自唐宋以来,海路大开。据那些出海的商人与被俘的倭寇所言,向东,过一片大洋,有‘黄金洲’,遍地是金银;向南,有‘香料群岛’,其上之香料,在欧洲与黄金等价!我大明脚下的这片土地固然富饶,但与整个世界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

为了增加说服力,他抛出了一个朱元璋无法拒绝的诱饵。

“皇爷爷一生征战,国库至今不算充裕。北伐的军费,赈灾的钱粮,哪一项不是捉襟见肘?可若是我们能占据一两座黄金之岛,或控制一片香料产地,其利何止百倍千倍?届时,我大明将再无钱粮之忧!我们可以用海外之利,来反哺中原,可以组建更强大的军队,彻底扫平北元,让百姓永享太平!”

朱元璋的眼神亮了。

作为一个从底层爬上来的皇帝,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钱粮的重要性。朱雄英的话,为他打开了一扇他从未想象过的大门。

朱雄英趁热打铁,继续剖析:“更重要的是,将藩王们分封海外,他们便与朝廷形成了全新的关系。”

“其一,地理隔绝。茫茫大海是最好的屏障。他们在海外,即便有不臣之心,也断无威胁京师之能力。他们的存续,反而要仰仗大明本土的舰队和物资支援。他们将从潜在的威胁,变成我大明最坚实的臂助。”

“其二,野心转向。王叔们皆是人中龙凤,有雄心壮志是好事。与其让他们将野心用在内斗上,不如引导他们向外,去征服异族,去开疆拓土,为我朱家,为我大明,建立不世之功!他们征服的土地越多,我大明的疆域就越广,天威就越盛!”

“其三,利益捆绑。海外藩国需要本土的丝绸、瓷器、铁器、书籍,他们会将海外的黄金、白银、香料、矿产源源不断地运回中原。他们将成为大明经济巨轮的延伸,而不是割据一方的肿瘤。如此,内藩为寇,外封为王,岂非一目了然?”

一席话,振聋发聩。

朱元璋站在原地,久久不语。

他脑海中,那张陈旧的、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地图正在被撕碎,一幅全新的、以大明为核心,向无尽海洋辐射的宏伟蓝图,正在缓缓展开。

他看到了,他的儿子们不再是蹲守在边疆、日夜提防着朝廷的猛虎,而是驾驭着巨舰,在波涛之上为大明征伐开拓的蛟龙。

他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财富,如潮水般涌入南京,充实国库,让他的军队兵甲鲜明,让他的百姓衣食无忧。

这是一个何等壮丽、何等令人心潮澎湃的未来!

这个构想是如此大胆,如此颠覆,却又在逻辑上如此严密,在利益上如此诱人。

朱元璋感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一股久违的、开国之初的雄心与豪情,再次从心底燃起。但他毕竟是执掌天下数十年的帝王,狂热之后,是更加深沉的冷静。

“想法……是好的。”他终于开口,声音依旧沙哑,但怒气已然全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审慎,“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你说的那些‘黄金洲’、‘香料岛’确实存在,并且能够被我们征服的前提下。”

“海途茫茫,风浪莫测。船只、航路、兵员、钱粮……这些,你都想过吗?”

朱雄英心中一喜,他知道,当上位者开始关心执行层面的细节时,就意味着他已经从根本上被说服了。

“皇爷爷,孙儿当然想过。”朱雄英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自信的微笑,“孙儿这几月,并非只是空想。孙儿已整合了缴获的倭寇海图,寻访了泉州、广州的老海商,并让格物司的工匠们尝试改良船只与火器……”

“这一切,都只是开始。”

他深深一揖,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的祖父。

“孙儿恳请皇爷爷,给孙儿一个机会,也给大明一个机会。不需要立刻定为国策,只需允许孙儿秘密组建一支小小的队伍,去验证这一切。若事成,则大明将迎来千年未有之变局,续写千年帝国之辉煌!若事败,所有责任,由孙儿一人承担!”

武英殿内,烛火静静燃烧。

朱元璋凝视着自己的长孙,这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身躯还未完全长成,但他的肩膀上,似乎已经扛起了整个帝国的未来。

那是一种超越了时代、超越了所有人的远见与担当。

许久,朱元璋缓缓走到沙盘前,伸手拿起那枚被朱雄英放置在海洋区域的棋子,在手中反复摩挲。

最终,他将棋子重重地按在了代表台湾岛的位置上。

“咱要知道,大海之上,究竟有什么。”

“把所有舆图司的卷宗,缴获的海图,还有兵仗局、军器局关于战船与火炮的记录,全部给咱搬到乾清宫来。”

“咱,要亲自看看。”

夜色深沉,朱雄英走出武英殿,一股凉风拂面,让他因激动而发热的头脑清醒了几分。

他抬头仰望,漫天星斗璀璨如钻,仿佛在预示着一个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的来临。

他知道,今夜,他不仅仅是说服了朱元璋。

他亲手,为这个古老而庞大的帝国,植入了一颗全新的、搏动不息的蓝色心脏。

帝国的航船,自此夜起,将调转船头,驶向一片充满未知与希望的星辰大海。

而这,仅仅是稳固根基的,第一步。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冠冕唐皇我要做首辅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万域之王梦境归来做才子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大宋第三帝国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盛唐剑圣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大殷小地主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汉末少帝悍卒之异域孤狼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