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蟹裹着厚重的防寒服,像个圆滚滚的粽子,在风雪中艰难前行。他一边擦去护目镜上的冰霜,一边盯着手腕上的导航仪,嘴里嘟囔:“这破天气,连GpS都开始装死。”
队伍在他身后排成一列,像串移动的热狗肠。老兵走在最后面,时不时回头确认有没有人掉队。
“老板,前面能见度不到五米!”前方传来声音,“要不要停下来等风暴过去?”
“停?那我们得在这儿过冬了。”黄蟹翻了个白眼,“继续走,热成像仪已经标记好路径了,按点前进。”
就在这时,队伍里的技术员突然停下脚步,低头摆弄起手里的设备。
“怎么了?”黄蟹凑过去。
“有点奇怪……”技术员皱眉,“刚才热成像仪捕捉到一个非生物体的热源,就在东侧山壁下方。”
“哦?”黄蟹来了兴趣,“是不是我们的补给车?”
“不,温度比我们低很多,而且……动了一下。”
“动了一下?”黄蟹眯起眼睛,“你是说它自己会动?”
“不确定,但绝对不是自然现象。”
众人顿时紧张起来,纷纷握紧武器,目光警惕地扫向四周。
“别慌。”黄蟹拍拍技术员的肩膀,“说不定是只穿着防寒服的北极熊,还懂热伪装。”
“老板,现在是严肃时刻。”
“我可没开玩笑。”黄蟹一本正经地说,“你知道吗,上辈子我家楼下那只流浪猫都能用遥控器开电视。”
队员们:“……”
“行了,继续前进。”黄蟹挥手,“不过注意东侧方向,发现异常立刻报告。”
队伍重新迈开步伐,气氛明显凝重了许多。
——
穿过峡谷后,风雪稍微减弱了些,虽然依旧冷得像是有人在你脸上撒盐,但至少能看清路了。
“通讯恢复了吗?”黄蟹问。
“还没完全稳定。”技术员一边调试设备一边回答,“干扰太强了,每分钟断一次,跟有个调皮鬼在电波里跳踢踏舞似的。”
“那就给他加个隔音罩。”黄蟹指了指,“把屏蔽罩换上,再调几个频率试试。”
“已经在换了。”技术员苦着脸,“不过老板,你能不能别拿这种高科技设备讲童话故事?”
“不行。”黄蟹坚定摇头,“科技和童话必须共存,不然人生多无趣。”
“……”
“对了,监听那边有收获吗?”黄蟹又问。
“有段摩尔斯电码片段,断断续续的,听不太清楚。”技术员调出录音,“您听听。”
黄蟹接过耳机,仔细一听,眉头慢慢皱了起来。
“这不是随机信号。”他低声说,“是有规律的。”
“你也听出来了?”技术员点头,“我也觉得不对劲。”
“所以我们要不要去看看?”黄蟹嘴角微微上扬,“反正离原定路线也不远。”
“老板,大家都很累了,而且任务优先级……”
“任务重要,但这个信号更值得一看。”黄蟹拍了拍技术员的肩膀,“你想啊,如果这是某种求救信号呢?或者是一个隐藏宝箱的位置提示?”
“听起来像是游戏新手教程。”
“嘿,说不定我们真在一个大型开放世界里。”黄蟹眨眨眼,“只是没人告诉我们而已。”
——
召集所有人开会的时候,气氛有些凝重。
“你们都知道了,我们接收到一段疑似人为的信号。”黄蟹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像个临时演讲家,“现在问题是,我们要不要偏离路线去看看?”
“老板,我们时间有限。”一名队员开口,“如果只是为了一个不确定的信号耽误行程,可能会影响后续任务。”
“我理解你的顾虑。”黄蟹点点头,“但我也有我的理由。首先,这段信号不是自然形成的;其次,它出现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背后一定有原因;第三……”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你们谁听说过‘神秘信号’之后没有大发现的?”
众人沉默片刻。
“老板你是想说,只要跟着信号走,就一定能找到宝藏?”火石哥忍不住问。
“不一定能找到宝藏,但肯定能找到麻烦。”黄蟹咧嘴一笑,“而我们,就是来解决麻烦的。”
“投票吧。”老兵开口。
最终,大多数人投了赞成票。
“好嘞!”黄蟹一拍手,“既然大家都支持,那就出发!记住,小心行事,保持联系,遇到可疑的东西先拍照发群里,别急着碰。”
“老板,我们现在是在野外,不是微信群聊。”技术员提醒。
“我知道。”黄蟹理直气壮,“但万一信号好了呢?”
众人:“……”
——
队伍调整方向,朝信号来源缓缓推进。
一路上,大家格外警觉,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老板,我刚刚回放那段电码录音,发现里面好像夹杂了一个低频音调。”技术员忽然说。
“低频音调?”黄蟹停下脚步,“什么意思?”
“就像是……某种隐藏的信息。”技术员将录音放大播放,“你听,这里。”
黄蟹戴上耳机,仔细听了几秒,眼神变得深沉。
“这不是普通的摩尔斯电码。”他低声说,“它下面还有另一层信息。”
“你是说,双重编码?”技术员惊讶。
“没错。”黄蟹摘下耳机,望向前方的雪原,“看来我们遇到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信号。”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风雪似乎又要来了。
“加快脚步。”他下令,“趁着天气还没变坏,我们得赶在它消失前,找到源头。”
队伍再次提速,朝着未知的方向进发。
而在他们身后,那个低频音调仍在持续响起,仿佛在召唤着什么。
又像是在警告着什么。
而黄蟹,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接下来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