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惊醒众多梦中人,年轻时的陛下可能还会顾及他们的想法,但现在坐稳江山的陛下,那容得了他们质疑。
只要陛下想,今天晚上锦衣卫就能到他们的府上,要了他们的命。不听话的官员就除去,留下听话的就行了。
想通这里,百官连忙带着家眷跟着跪下,所有的伺候的宫人也都全部跪下,“皇上圣明!公主千岁千千岁!”
最上方的三位安然坐着,整个宴会静得只能听见小公主偶尔咿咿呀呀的声音,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听见一句虽然轻但并不失威严的声音。
“都起来吧。”
“谢皇上!”
…
这场满月宴还算是顺利的结束了,林音他们想达到的效果也都达到了。
回到坤宁宫,林母拉着自己女儿的手,“音音,你们是何意?”
林音笑了,“娘亲,您可是林家的当家主母,您还能不知道我们的意思吗?”
林母呆了,她当然知道,但她不敢这么认为啊!
许久,她才找回自己的声音,“皇上太后都同意了?”
“这是当然,不然难道要把皇位让给旁嗣吗?”
“你们不准备再生其他孩子了!”林母这才想到了最关键的地方。
林音点点头,“对,我和皇上决定只要宝珠一个孩子!”
“皇上怎么会……”
林音不好说皇上不能生育的事情,只能说:“皇上很担心我生孩子会出意外,我们两人共同决定以后都不再要其他孩子了。”
当然,这也是事实。
林母定住,许久才落下泪来,抱住了林音,“我的儿啊!得夫如此,妇复何求?”
月老啊,当初我不该骂您没长眼,您可千万原谅我的不识好歹。
您这段姻缘牵得好,好的不能再好,等我回家了便去庙里给您多多的添上香油钱!
自己那个闺中好友也是可以恢复走动的。
林音回抱林母,“娘亲,你回家之后得和爹爹和兄长们说一下我和陛下的想法,让家里早做准备!”
林母一把抹净了眼泪,“好!你尽管去做,家里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林音依旧如以前一般扑进林母的怀里撒娇,“谢谢娘亲。”
“傻孩子,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又哪里有什么谢不谢!”林母温柔地摸着小女儿的头发。
…
林音接下来两个月就继续坐月子。
好在宫里面的陪她的人也不少,加上宝珠也正是惹人爱的时候,说不上太无聊。
出了月子之后,林母也归了家。
而林音自然是开始痛快的玩起来。
恢复上课,带孩子,和贺兰打打闹闹,时不时回林家的日常。
时光如白驹过隙,很快宝珠也要满一周岁了。
又到了一年之春,最近赫明总是偷偷的带着宝珠去养心殿,回来后宝珠总是一脸高兴的样子。
大的问不出来,小的又说不清楚,林音实在好奇父女两人偷偷在养心殿做些什么。
赫明总是说,到时候她就知道了,其他的便什么也不说了。
既然问不出来,林音也不刨根问底。
静待谜底揭开。
…
元象十四年春。
赫国唯一的公主殿下赫稷的周岁宴到了。
皇帝减税一年,天下同贺公主生辰。
晚上,保和殿再次热闹起来。
将气氛拉到最热烈的是公主的抓周礼。
赫明将女儿放在桌子中间,四周是各种各样的抓周物件,其中最明显不过的是传国玉玺。
林音看见了那玉玺,一惊,然后就明白这父女俩最近偷偷摸摸的是去干啥了。
太后神情未变,依旧是笑眯眯的盯着自己的宝贝孙女。
众官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是真的看到了玉玺还是惊讶,他们都不是蠢货,也是对陛下最忠心耿耿的一批官员。
打眼一扫,那些明显会反对的官员今日都不在。
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小宝珠的身上,懵懂的小宝珠对摆在自己周围一圈的物件都十分好奇。
这里摸摸,那里看看。
让人忐忑不安的紧。
赫明的心七上八下,他和女儿苦练这么久,现在可千万不能掉链子啊。
好在,小宝珠没辜负她爹的期望,最终还是捧起自己熟悉的玉玺。
她从桌子上爬起来,然后拿着玉玺到娘亲身边,寻求夸奖一般将自己手里的玉玺呈给自己的娘亲看,口中说:“娘,看!”
皇宫的三位主人都欣慰地笑起来。
这次不用林湖带领,众人自觉跪下,齐声:“殿下天资聪颖,天佑我赫国!”
宝珠拿着玉玺站在桌子上,懵懂的看着地上乌泱泱跪着的人群,然后不感兴趣的回过头来将玉玺随意扔给爹爹。
娘不要这个就算了,她要娘亲抱抱,心思简单的宝珠对着林音伸出双手寻求抱抱。
赫明眼疾手快的接住了往下掉的玉玺。
林音连忙把这个小可人抱起来,宝珠欢快地笑起来,直往她娘怀里凑。
林音忍不住把她往上颠了颠,满一岁的小人,宫里面又养得好,现在还真是有点抱不住了。
偏偏宝珠还就爱让她抱,抱就抱吧,小孩能无忧无虑地赖在父母怀里的日子又能有几年。
赫明叫起了众人。
…
宝珠的周岁宴圆满结束,百官口口相传,大多也都明白了陛下的意思。
至于有些老迂腐,如果敢支持赫家旁嗣,那等着陛下收拾吧。
-
一不留神,孩子就迅速的长大了,宝珠三岁时,林音和赫明就开始教她认字了。
最开始学的肯定是《三字经》以及《百家姓》。
宝珠也争气,学得很快,这两本经典就够宝珠学了一整年。
宝珠四岁时,赫明给她找了位专门启蒙的老师。
所以群英学院的一个启蒙小学堂正式启动了,赫明还专门给去宝珠挑了好几个和她年纪差不多的陪读。
男孩女孩都有,都是来自手握实权的家庭。
他特意多挑了几个,没想到小宝珠人小小的,但性格实在讨喜,并没有和她不合的伴读。
可能是这些孩子已经被家里嘱咐过,但小孩子的心思赫明还是看得清楚的,这些伴读里面并没有不喜欢宝珠的。
再说多几个孩子,宫里还是养得起的,他们以后也都会成为宝珠的助力,便一并都留下了。
旁边大学堂的姐姐们偶尔会来这边逗逗这几个小孩,气氛倒也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