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卯时初刻,宫墙之上响起了阵阵鼓声,声浪如潮水般漫过皇城,方才还在低声交谈的文武百官们倏然噤声,齐齐昂首挺胸,垂眸敛息,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吱呀……”
鼓声过后,承天门缓缓打开,朱红色的大门发出了沉闷的声响,厚重的门板在晨曦中推开了丈许宽的金光。
“卯时已至,百官入宫!”
当值宦官尖细的嗓音刺破了承天门的寂静,文武百官依次上前进入了太极宫,踏过层层汉白玉阶,直入太极殿。
张毅的品阶最低,依旧只能站在大殿门口的最后一排。
不一会儿,李世民昂首阔步,从殿外走了进来,直接走上了大殿中央的御台,一脸严肃的端坐在金色的龙椅上。
“陛下临朝!”
御侍太监曹春元大喊一声,文武百官齐齐拱手行礼,“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众爱卿免礼平身!”
李世民微微抬手,随即目光扫视殿内众臣,缓缓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渭水之盟后我大唐的发展开始步入了正轨,这段时间长安城发生了很多的事情,老百姓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这其中贡献最大之人,当属少府监丞张毅张爱卿,他弄出了美味的炒菜,改善了老百姓了饮食,他改良了精盐提炼术,让老百姓吃上纯正的精盐。”
“现如今,他又制作出了卫生纸,献出了活字印刷术,发现了耐旱高产的林邑稻。”
“除此之外,他还在研制自行车,改良辕犁,一旦成功,将会极大的方便百姓的出行和耕种,”
李世民说到这里,眼中流露出了赞赏之色,“张爱卿年纪虽轻,却心怀天下,所献之物皆利国利民,实乃我大唐之福。”
李世民顿了顿,目光扫过群臣,继续开口说道:“朕已任命张毅为工部员外郎,全权负责农具改良事宜。”
殿内众臣闻言,纷纷侧目感叹,不知不觉之中张毅已经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有人面露钦佩,亦有人暗自思量其中利弊。
中书令房玄龄率先出列,恭敬的拱了拱手,“启禀陛下,张毅之才确实非常人可比,其所献之物,不仅惠及百姓,更可富国强兵,臣以为朝廷当全力支持他的研究。”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亦上前一步出言附和道:“少府监生产的卫生纸,洁净便利,活字印刷术更是造福天下学子,若再能改良农具,推广高产稻种,我大唐国力必将更上一层楼。”
李世民一脸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即朝站在百官之后的张毅招了招手,温声说道:“张爱卿,你站到殿前来。”
“臣,遵旨!”
张毅拱了拱手,快步来到了殿前,与一众朝廷大佬站在了一起。
李世民微微颔首,“张爱卿,关于自行车的研制与辕犁的改良,你若有需求尽管提出来,朕全力支持。”
张毅上前一步,恭敬的拱了拱手,“臣谢陛下支持,为大唐百姓谋福,乃臣之本分,自行车的研制与辕犁的改良才刚刚开始,臣需更多的工匠协助,并请陛下准许在长安郊外设试验田,时时检验辕犁的改良之效。”
“准了!”
李世民毫不犹豫的说道:“传朕旨意,即日起调拨能工巧匠百人归张爱卿差遣,并划良田十亩,专供辕犁改良检验之用,若成功,当全国推广。”
“陛下圣明!”
李世民此言一出,殿内群臣齐声高呼。
李世民微微一笑,“众卿当以张爱卿为榜样,心系黎民,锐意进取,我大唐要的不只是一时之安稳,更要开创千秋盛世!”
殿外,轻风拂过,太极宫的金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预示着大唐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辉煌时代。
李世民说到此处,龙袍下的手指轻轻的叩击着御案,看向张毅的眼神中满是赞赏与期许。
“张爱卿之才,实乃天赐大唐,今日的望朝会,便是要论一论,该如何嘉奖这般天纵奇才?”
殿内寂静了片刻,中书令房玄龄率先出列,“启禀陛下,臣以为张毅革新之绩,可比肩古之贤者,依例当晋阶加爵,赐宅邸田庄,以彰陛下惜才之德。”
“且慢!”
尚书右仆射封德彝突然跨前一步,银须颤动大声说道:“启禀陛下,张毅虽屡建奇功,然其行事多有离经叛道之举,炒菜颠覆千年烹煮之法,卫生纸更是有违节俭之道,此等革新看似利民,实则动摇祖宗礼法根基……”
封德彝话音未落,少府监孙坚早已按捺不住,大步出列驳斥道:“封大人此言差矣!昔年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皆遭守旧者非议,然终成强国之基,张毅所创之物,皆为民生福祉,岂能用旧规束缚?”
就在两人争执之间,李世民的目光扫过剑拔弩张的两人,缓缓开口说道:“封爱卿,炒菜只不过是一种新的烹饪之法罢了,与祖宗礼法何干?”
“至于卫生纸,朕初见那卫生纸时,亦觉荒诞,可当朕用过后,方知此物虽小,若能大规模推广,却能减少疾疫滋生,增强大唐百姓的健康。”
李世民猛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龙袍扫过汉白玉阶,他目光如炬,扫视殿内群臣,大声说道:“诸位爱卿,我大唐欲立万世之基业,须以礼法为骨,革新为魂。”
“张爱卿所做的一切,既固社稷根本,又拓百年格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般不世之功,朕必当重赏。”
语毕,李世民看了看候在一旁的曹春元,“曹内侍,宣旨吧!”
“老奴遵旨!”
曹春元拱了拱手,随即缓缓打开手中的圣旨,大声说道:“少府监丞兼工部员外郎张毅接旨!”
张毅连忙拱了拱手,“臣接旨!
“门下:朕承天命,君临天下,皆赖诸卿辅佐,今有张毅,德才兼备,忠心耿耿。”
“正值我大唐百业待兴之际,献精盐提炼术、马蹄铁、活字印刷术、林邑稻、卫生纸,其功甚伟,实乃国之栋梁。”
“朕心嘉许,为彰其功,显其德,特晋封其为高陵县开国县伯,再增食邑两百户。”
“望尔受封之后,愈发勤勉,恪守臣节,不负朕之厚望,保我大唐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
“故兹诏示,咸使闻之。”
曹春元念完圣旨,快步来到了张毅面前。
张毅双手接过圣旨,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臣领旨谢恩!愿陛下圣体安康!愿我大唐江山社稷永固!国祚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