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正刻尽,长安城郭浸透元日清光。太庙碑阴犁沟深处,童履麻屐痕间青铜观蝶币映晖,币纹牛宿垂袖处忽生茸茸绿意——竟是文王蓍草新芽顶破币面,芽尖玉露垂坠,露中丈二尺三寸圭影如丝,系住碑顶承露盘。
“草破历魄。”
丹霞广袖盈风,袖角五色丝委地成《月令》溪流。溪水漫过童嬉足痕,沟底缀玉面罩玉璜忽化燕尾,剪开“孟春之月”篆文——字裂处潼关桃汛破冰,桃瓣浮浪凝作伯邑考焦尾琴冰弦,弦颤《豳风》“七月流火”之律。
绿波荡野。
碑座五井轰然喷泉:
- 青井用龟甲授蚕谱
- 赤井绽桃根铸桑斧
- 白井凝圭影砺耒锷
- 玄井生黍浪织蓑衣
- 黄井吐玉琮鸣牛铎
琮鸣声里,刘彻玄裳振浪。玄鸟离肩掠碑,翎羽散落处化二十四番花信风。风过犁沟,总角小儿手中木耜忽重——耜尖沾牧野血锈,柄缠武王断耒麻丝,銎部嵌《夏小正》“正月启蛰”星谚!
“耜耕星谚!”
楚云归剑鞘化犁挂沟。鞘脊“敬授人时”四字脱作玄燕,衔泥补碑阴裂隙。隙合刹那,整碑轰转:
碑阳嘉禾垂露,露珠映出张衡地动仪蟾蜍真形——蟾背青铜疙瘩绽为桃花;
碑座玉琮自旋,琮孔流出《禹贡》“厥土青黎”墨溪,溪中浮周昭王軿车残辕,辕上“辰弗集房”刻痕竟抽桑枝!
刘彻执耜入地。
耜尖破黄泉三寸,泉眼突浮浑天仪环箍。箍间牛宿垂袖拂过,袖袂扫落《九章》算筹如雨。筹坠五井:
- 青井龟甲列二十八宿蚕室
- 赤井桃根生十二律桑柘
- 白井圭影淬三百农器锋
- 玄井黍浪酿千瓮醴酪
- 黄井玉琮化万顷廪仓
仓廪门启。
门内司马迁虚影展臂,掌中墨斗倾出非墨,乃伯邑考冰弦所化星河!星流漫野,千童执耒破土——犁沟深三寸处,皆浮青铜观蝶币半枚,币纹牛宿抬眸,瞳光温润如春阳。
“眸映正朔。”
帝音沉钟。玄裳翻浪间,碑顶承露盘忽斜。盘倾露泻,露珠沿碑阳“敬授人时”刻痕游走——痕凹成渠,渠引潼关桃汛,水漫处青蒿尽化《礼记·郊特牲》祀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辞烙八荒。
太庙阶前龟纹浮凸,洛书九宫“五”位突陷。渊底文王蓍园百茎嘉禾倒生,穗垂天穹,穗尖垂露含圭影,影长恰丈二尺三寸,正照牛铎!
铎舌自鸣。
青铜观蝶币旋如丸飞起,币触天露即化。亿万碎屑凝作新碑,碑阳无字,唯嵌牛铎一具;碑阴无纹,独刻总角小儿执耜耕辰图。
楚云归引犁向天。
犁铧剖开云翳,霄汉浑天环箍尽显。环间牛宿星辉泻地,光流沿千童犁沟回流,沟壑皆成光纹——纹端尽系碑顶牛铎。
“叮——铛——”
清音彻山河。
但见:
碑阳牛铎振,振落承露盘内最后一滴清露;
碑阴童耜举,犁尖顶出蓍草新芽三寸;
玄鸟归帝裳,目送光纹没入解冻地脉。
露坠处,再无圭测影移,唯闻:
青岱峰樵歌斫星,赤衡岳渔鼓棹辰,白昆墟牧笛吹斗,玄河源耕谣刈河,黄中原仓廪启扉,正朔新粟溢九疆。
丹霞广袖垂云。
袖内五色丝尽化《豳风》雨,润入碑阴犁沟。
刘彻解裳覆碑,玄鸟纹栖作“敬授人时”朱砂印。
林昊的铜臂无力地垂落在地上,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量和生机。那原本坚硬的铜臂此刻却显得如此脆弱,仿佛一碰就会断裂。
而在他的手臂上,原本生长着的黍苗竟然奇迹般地结成了一个牛铃。那牛铃的形状栩栩如生,仿佛是由真正的铜铸成一般。牛铃的表面光滑如镜,反射着微弱的光芒,显得有些神秘而庄重。
更令人惊奇的是,那牛铃的铃舌竟然悬挂着半枚观蝶币。那观蝶币静静地躺在那里,宛如沉睡的蝴蝶,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刻。
币的背面,原本精美的夔龙纹已经悄然蜕变成了蓍草抽茎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童谣起自田塍:
“星宿种南亩,辰漏簸东皋。刈获河汉满,廪开正朔廒!”
谣声漫过,青铜碑轻旋入土。
在那高耸的石碑顶端,一只雕刻精美的牛铎正口衔着一片桃瓣,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桃瓣上的清露在阳光的映照下,宛如一面镜子,反射出天空的湛蓝。
而在云端之外,九重冕旒如瀑布般垂落,却在某一处突然断裂,化作一群飞燕,它们衔着泥土,在那残破的天环上筑起了巢穴。
这天环之内,原本的礼仪和秩序都已消失不见,只剩下一片荒芜。然而,在这片荒芜之中,却有一抹新绿悄然绽放。
那是冻土初破的地方,一个身着麻屐的孩童正踏着新翻的泥土,欢快地离去。他的脚印间,一枚青铜观蝶币半露在外,币面上的芽绿已经破土而出,仿佛在宣告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