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听到李佑安的话,犹豫了一下侯爷。其中一个人柔声说道;回,回侯爷。小,小女乃是清远县县令魏文静之女魏秀云。因五天前跟丫鬟出门游玩,不料被那阎王寨的土匪们看到,就给我们绑到了山上。之所以不,不敢回家,是,是怕被父亲责罚。说完就哭了起来。另一个女孩也开口说道;侯爷。小女乃是抚远县县令张子谋之女张子柔。也是出来游玩被土匪给抓到山上的,因为害怕父亲怪罪,所以才不敢回家的。
李佑安听完一脸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那本侯问你们,你们可曾被侮辱了?
二女听完连忙摇头说道;回侯爷我们还没有被侮辱,因为那土匪头子说要去抢劫什么村子,没有时间。所以就还没有碰过我们。
李佑安听完一脸无奈的问道;那就是说,你们就是因为害怕被你们的父亲,责罚你们。所以就留在这里,不敢回家的是吗?
二女听完李佑安的话,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李佑安瞪了她们一眼,叹声说道;今天以晚你们先在此住下,明天一早,本侯就派人将你们送回去。还会给你们父亲写封信说明此事的。好了你们先下去休息去吧!。
二女听完点了点头,给李佑安行了一礼后转身下去休息了。
李佑安见她们走后,又看向了刘海燕轻声说道;海燕姑娘,你可知道本侯为什么要留下你们吗?为什么要让你们给我做事报恩吗?
刘海燕点了点头苦笑道;侯爷之心海燕知道,侯爷是不想让我们这些人,就这样的去死。想要我们能够活下去。
刘海燕说完抬起头,看向李佑安想了想继续说道;侯爷,小女观侯爷也不过就是十五六岁吧?不知你是怎么当上这定远侯的呢?而且还有这么大的一个村子,还有这么多的人。您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啊?难道您真的是天上的神仙转世吗?
李佑安摇了摇头笑道;本侯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本侯不是什么神仙转世。至于怎么当的这个定远侯,那是本侯靠自己的本事才当上的。至于这桃源村,其实它原来就有这么大。只是那些房子和工厂还有城墙什么的,都是本侯这三个月以来后建的。不过因为时间太短了,还没有真正的建好而已。
刘海燕听到李佑安的话一脸不信的问道;侯爷莫不是在拿小女开玩笑,还是以为小女是妇道人不懂这些事不成?首先封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大乾国有例没有大功者不可封爵。就更不用说侯爵了。
其次就是桃源村的那些房子和建筑,根本不是短时间可以建好的,就更不要说所需的人工和财物了。那可是一大笔银钱。
还有你这桃源村的人口,小女来的时候可以亲眼看到了。我估计最少也得有五六万人吧!这么多的人口,所需的粮食衣物都是一大笔的开销。这些都加在一起那得是多少银钱啊?说实话小女实在是难以相信,侯爷能在三个月内做到这些。
李佑安听完笑了笑说道;说实话这些事要是放在别人身上,本侯也很难相信。不过在本侯这里还真不是什么难事。本侯不怕告诉你,本侯现在银子已经过千万两了。就算我们桃源村所有人,什么都不干也够活上三五年了。所以这些在本侯这里都不算什么大事。
刘海燕听到李佑安的话,被惊得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只是愣愣的看着李佑安。
李佑安一脸看了她一眼,摇了摇头说道;好了你先下去休息吧,等到晚安上的时候,你来议事大厅参加晚上的庆功宴。
刘海燕还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听到李佑安的话只是麻木的点了点头。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刘海燕走后。李佑安取来纸笔开始写信。一封是写给清远县县令魏文静的。一封是写给抚远县县令李子谋的。
信中的大概内容就是,说明了他在剿灭阎王寨的时候,无意间救了他们的女儿。然后就是派人将他们的女儿给送了回去。就是这些。两封信写好后封好后。
李佑安又开始写作业起来。这次他写的可不是信,而是奏折,是的就是奏折。他要把青云府知府贾敬忠,和府丞长史被杀一事,好好愠色一下上报给皇上。要不然皇帝赵祥,说不定还真的会治罪于他。一刻钟后李佑安才写好了奏折。奏折的大概内容就是,李佑安正在定远县,训练集合过来的各县城卫军,和定远军就是以前的(山字营)。准备训练好后,用来抵抗将来勃辽国大军。不料接到通报,说阎王寨的土匪,去攻打他的封地桃源村了。他接到通知后,连忙就带着定远军前去剿匪了。怎料那阎王寨的土匪大当家的,竟然派人偷偷潜入了青云城。屠杀了青云知府和府丞长史三家,还抢走了去家的财物。李佑安剿灭了攻打桃源村的土匪后,才知道此事。然后一怒之下,就带兵攻上了阎王寨。彻底的剿灭了阎王寨。不过青云知府他们被土匪所杀之事,他也是难辞其咎。所以上奏请求陛下治罪。
李佑安检查完奏折,发现没什么破绽后。这才叫来许嘉,让他安排人快马送往京都。交给陛下。又让他安排人拿着他的信,明天一早将两位县令的千金给他们送回去。
许嘉听完点了点头问道;侯爷这奏折可是说的,知府贾敬忠他们被杀一事?
李佑安听完点了点头笑道;不错正是此事。说完就把奏折交给了许嘉。许嘉接过奏折看了一遍后点了点头说道;侯爷这奏折写的不错。陛下看了应该不会治罪于侯爷。
李佑安摇了摇头说道;也不一定,不过应该不至于太过治罪于本侯。
本侯说的不错。那属下现在就安排人去进京送奏折。许嘉点了点头说道。然后就下去安排人去了。
许嘉下去后。李佑安又想起来,明天还要给那些牺牲的护卫们下葬。这次他们桃源村剿灭土匪又牺牲了十五名四神卫的士兵。加上之前被土匪杀害的护卫,桃源村一共牺牲了三十三人。
李佑安想到这里,他的心情也沉重下来。虽然说几千人的大战。他们桃源村才死了几十个人并不算多,但是这些人不管怎么说,都是他们桃源村的人。而且有几个人他李佑安还认识,就这么死了,难免心情有些难受。
想着明天的葬礼,李佑安又拿起了笔。在纸上写下了一幅挽联。上联写的是。保家卫国英灵在。下联写的是。开疆扩土美名传。横批。永垂不朽。
李佑安看着写好的挽联点了点头。然后叫来了李佑民吩咐道;佑民你去找人,把这幅挽联刻印下来。明天给那些牺牲的护卫将士们下葬时候用。
李佑民听完点了点头,拿着挽联下去找人刻印去了。
李佑民走后李佑安看了看时间,也快到开庆功宴的时间了。就起身向着议事大厅走去了。
李佑安来到大厅,这里已经来了不少人。李佑安这次把村里的大小管事的都叫了过来。在议事大厅里面,摆下了五十桌的宴席。所以这次来的人非常的多。来了将近五百人。
众人看到李佑安来了,都上前行礼跟他打招呼。李佑安也都一一回礼,跟大家聊聊天说说工作的事情。还有一些个人的事。李佑安在这里,也没有再拿出侯爷的身份。而且以兄弟晚辈的身份,跟大家聊天说话。宴会正式开始后,李佑安又每桌都给敬了酒。这次的宴会,李佑民他们准备得相当的丰盛。每桌都有喝不干的酒,吃不完的肉。大家吃的都很高兴。
最后李佑安走上了高台,看着下面的众人咳了咳,大声的说道;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婶婶叔伯。首先小安子在这里要感谢大家,在这段时间里,为我们桃源村所做出的贡献。
其次我也要感谢那些,不远千里,来投奔我的那些兄弟姐妹们。是你们帮助小安子我,建立了这么大的产业。也守护了我和咱们桃源村里面的百姓。
小安子在此为了感谢大家,先敬各位一杯。李佑安说完端起酒杯喝干了一杯。
李佑安又端起了第二杯酒,继续说道;其次,我要敬那些为了我李佑安,为了咱们桃源村的百姓,所牺牲的那些兄弟们。说完李佑安将酒洒在了面前的地上。
李佑安又端起了第三杯酒,对着下面的众人大声说道;这杯酒我还要敬给大家。愿我们桃源村的百姓,以及我李佑安所有的兄弟朋友们。在未来的一年里都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过完每一天。都能有吃不完的粮食,花不完的钱。
还有一个事情我要宣布一下。今天是腊月二十五,再有五天就要过年了。本侯宣布从明天开始,我们桃源村的所有工厂都开始放假。一直到正月初五在正式上班就是上工。
还有一个事就是,我们桃源村的所有人都在内。每个人发五两银子,作为年终的奖励。还有一个事情,明天本侯要亲自给那些牺牲的护卫将士们下葬。希望各位能够参加。
对了冲叔,我让你选的集体墓地。可成选好了?
回侯爷属下已经选好了,就在我们村子的后山。张冲连忙起身回道。
李佑安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然后咱们全村的人,开始准备过年。
就在李佑安他们,为了剿灭土匪而庆祝的时候。
远在京都皇宫的皇帝赵祥,此时正在御书房里面批阅奏折。
就在这时。赵祥身边的大太监魏进忠,手里拿着一本奏折快步走进了御书房,来到了赵祥身旁。
正在批阅奏折的赵祥头都没抬的问道;老家伙又怎么了?难道是边境出事了吗?是那四个国家又有什么动静了吗?
魏进忠连忙上前躬身行礼道;回陛下。不是边境之事,而是青云府传回来的密报。
哦!青云府的密报,难道是关于李佑安那小子的事?赵祥疑惑的问道。
是的陛下。密报上说,定远侯李佑安回到青云府后。就去了下辖的各县,把各县的城卫军都调去了定远县。每县只留下了三百名城卫军,还给每县的城卫军,留下了五千两银子。让他们自己再招募士兵补充城卫军。不过并没有带走,城卫军的武器装备。而是留给了各县的城卫军。那定远侯还接管了,驻扎在青云府的山字营,而且还把山字营改成了定远军。也调一并去了定远县。还在青云府私自招募了七八千名新兵,跟各县的城卫军合到了一起,组建了一支新军叫什么抚远军。所以现在那个定远侯的手里,已经有了两支军队,士兵的人数加起来,差不多有两万五千多人了。
皇帝赵祥听到魏进忠的汇报,眉头皱了皱问道;那小子招募那么多的新兵组建军队,应该是为了驻守定远县,防御勃辽国的大军吧?可是他不要各县的武器装备,他的那些新兵们,拿什么跟勃辽国的大军去战斗?难道是靠赤手空拳吗?
魏进忠听完连忙摇头说道;陛下。据咱们的探子回报,那定远侯竟然私自打造兵器,发给了他组建的新军。而且还自己花钱,购买了大量的粮草装备。以供新军之用。
皇帝赵祥听到魏进忠的汇报,勃然大怒,一把将御案上的奏折扔了一地。然后大声的怒道;大胆李佑安,他竟然敢私自打造兵器组建军队。他想干什么?他是真想要抵抗勃辽国的大军,还是想要造反?
一旁的大太监魏进忠,也被皇帝赵祥的样子吓了一跳。连忙躬身说道;陛下息怒。老奴以为,那定远侯虽然私自打造兵器,犯下死罪。但,我大乾国正值大战用人之际,不宜斩杀大将。而且那定远侯进献神兵连弩有功,也不宜治罪于他。还有那定远侯,如果真的为了抵御勃辽国的大军。而私自打造兵器,也并不是什么大罪。说完所以还请陛下三思。
皇帝赵祥听完魏进忠的话,点了点头说道;老家伙你说的不错,那李佑安要是真的为了,抵抗勃辽国的大军而私造兵器。朕可以赦他无罪。如若不是朕绝不轻饶。
就在这时御书房外,匆匆走进来一个小太监。来到赵祥面前跪下行礼道;陛下青云府飞鸽传书,请陛下过目。说完举起一个小竹筒。赵祥看了看一旁的魏进忠。
后者会意,连忙上前接过竹筒。打发走了小太监后。连忙将竹筒递到皇帝赵祥面前。
皇帝赵祥接过竹筒看了看,然后拧开了上面的火漆,将里面的纸条拿了出来。当赵祥看到纸条上面的内容后,他的眉头又是皱了起来。
将纸条递给了魏进忠道;老家伙这件事你怎么看。你觉得这件事跟那个李佑安可有关系?
魏进忠接过纸条,看完上面的内容后。点了点头皱眉说道;老奴以为这事,应该跟那个定远侯有关系。因为之前咱们的探子来报,说那青云知府跟那阎王寨的土匪有联系。而且还多次给那阎王寨的土匪送过消息,因此我们派去剿匪的军队,都是无功而返。不过那阎王寨的土匪,又为什么要灭了青云知府呢?难道是因为那定远侯不成?
皇帝赵祥听完摇了摇头说道;应该是那青云知府,想要借助李佑安之手灭了阎王寨。不料却被阎王寨的土匪们知道了,因此阎王寨的土匪,才灭了那青云知府报仇。不过此事还要是派人好好的去查查,还有那李佑安,也要派人给朕盯紧了。一旦他有不轨之心,就给朕灭了他。
魏进忠听到皇帝赵祥的话,连忙躬身行礼道;是陛下,老奴这就去安排。说完就退出了御书房。
就在皇帝赵祥,派人去查青云知府被杀一事时。
远在楚边境的燕门关出事了。大燕国北部因连日大雪,造成百姓牛羊死伤无数,百姓难以生存,因此才提前出兵。原本大燕这次想出兵三十五万,来年三月中旬与其余三国,联合一起攻打大乾国的。
不料大燕国却赶上了雪灾。没办法大燕皇帝慕容卓,只得下令提前进攻大乾国。而且皇帝慕容卓,这次还集结了五十万的大军。命令大将军呼延斌为中路主帅,率领三十万大军,攻打大乾国的燕门关。
又命令左闲王完颜铁林,为左路军统帅。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大乾国的西风关。
再命令右闲王耶侓宝基,为右路军统帅。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大乾国的平阳关
三路大军在十天之内,就已经集合完毕。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北大河的北岸边驻扎下来。燕,乾两国的大战马上就要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