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恒一愣,“你说的都是实话?还有此事?”
“大人!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才出此下策拦轿告状啊!”两个告状之人声泪俱下,言辞悲切。
“大胆!你们可知拦的是谁的轿子?“小人不知!”
“不妨告诉你俩,这乃是当今皇上南巡的队伍!来人,先将这两人拿下!”
傅恒怒气冲冲下令,他可不希望老百姓打扰皇上的兴致。
傅恒就把刚才的情况汇报给了乾隆。
“奇怪,彭家屏说老家遭灾了,老百姓也说夏邑遭灾了,看来这事有蹊跷。”
乾隆满腹狐疑,率领队伍继续前行,刚走出十里地,又有三个衣衫褴褛的人拦轿告状。
御前侍卫细问之下,竟又是河南夏邑的灾民。
傅恒心中顿生疑虑:怎地都是夏邑人告状?莫非有人背后指使?
当下,傅恒便把这两拨共五个告状人分别审问,恩威并用,试图从这五人身上找出答案。
果然有内幕,原来是夏邑秀才段昌绪出了钱,让他们来告县令的状。
傅恒不敢耽搁,赶忙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乾隆。
傅恒满腹疑虑道:“皇上,微臣总觉得这事蹊跷,彭家屏状告河南巡抚图勒炳阿,生员段昌绪状告县令,难道背后有联系?”
乾隆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将这五个告状之人押解回京,待回到京师再做处理。”
傅恒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望着傅恒的背影,乾隆喃喃自语:我也觉得此事绝非表面这般简单。不管这些,暂且等观音保调查清楚再做道理。
为赶时间,一行人加快返程脚步,于五月初四回到了京城。
“……”
就在乾隆回到京城两天后,被派往河南夏邑微服私访的观音保也返回了京城。
观音保一见乾隆,哭丧着脸说道:“皇上,形势着实不容乐观呐!河南夏邑周围四个县确实发生了水灾,百姓流离失所,彭家屏所言句句属实。”
观音保口渴的厉害,喝了一口茶水。继续道:“另据百姓所言,彭家屏与秀才段昌绪一直为百姓奔走请命,而河南巡抚图勒炳阿和知县孙默却不许百姓外出乞讨,声称此举辱没康乾盛世之名,事情就是这些,还望皇上定夺!”
乾隆心中恼怒河南巡抚隐瞒灾情。面沉似水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好好休息吧。”
乾隆摆了摆手,观音保躬身退下。
此时的乾隆,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图勒炳阿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官员,否定图勒炳阿,等于否定自己,而彭家屏则是自己厌恶的退休官员。
若处理图勒炳阿,他着实有些不舍。况且,自己刚南巡归来,全国百姓都沉浸在康乾盛世的喜悦之中,此时若揭开这层盖子,无疑是给天下人泼冷水。
“怎么办呢?”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太监报:河南巡抚图勒炳阿求见。
“宣他上来。”
不一会,图勒炳阿来到乾隆面前。跪请上奏,乾隆恩准,原来图勒炳阿和夏邑县令查获了一起收藏反动书籍的案件。
噫,这是怎么回事?河南巡抚不是与彭家屏一同去查灾情了吗?怎会节外生枝,查获了私藏违禁书籍?
乾隆一头雾水。
“……”
原来,当县令孙默,得知生员段昌绪在背后鼓动灾民状告自己后,他恼羞成怒,率领县衙差役数十人,突袭了段昌绪的家,对他家进行了抄查。
当时孙县令心想:“哼,我就不信在你的文章诗词里找不出反动言论!”
孙默了解到,段昌绪几次科举都未考中举人,想必他心中定会对朝廷心怀怨恨,
只要用心追查,定能从他的文字中找出破绽,如此就可以名正言顺整治段秀才。
这叫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没承想,孙县令并未从段昌绪的字里行间找出问题,却意外搜出段秀才收藏着吴三桂反清檄文。
上面有段昌绪勾勾点点的批注。
“哈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不就是反动证据吗?”孙县令如获至宝,赶忙将这一“罪证”呈给图勒炳阿。
说白了,孙县令就是借机找茬,打击段秀才。不得不说,孙县令抓准了时机,彼时乾隆正大力开展文字狱运动,对言论的压制极为严厉。
经过审理,段秀才因私自收藏违禁书籍罪,最终被斩首。
而此时的乾隆,为了打击彭家屏,命人前往彭家抄家,企图从彭家屏的文字中挑出毛病。
此时的彭家屏已被关进了监狱,最初的罪名是鼓动段秀才闹事,毕竟乾隆最痛恨老百姓告御状。
彭家屏得知消息后,急忙通过关系,让儿子将所有违禁书籍烧毁。
然而,百密一疏,最终还是被刑部官员发现他收藏了一些不该收藏的书。
所谓反动书籍,就是记录南明存在的过程,以及南明野史传说等事。
最终,彭家屏被乾隆帝指责为目无君上,以私藏南明野史等罪名赐其自尽,其子彭传笏被判监候斩,家产全部没收充公。
原本已被革职的河南巡抚图勒炳阿,因查获反动书籍有功而留任原职。
夏邑知县孙默因搜出伪檄文,竟被赞为“能办事之员”,免隐瞒灾情罪,恢复原职。
在乾隆翻云覆雨之下,案情发生了惊天逆转。
为民请命的彭家屏和段秀才含冤而死,隐瞒灾情的孙县令和河南巡抚,却因抄家发现禁书而官复原职,这特么还有好人活下去的路吗?
乾隆也学会了不处理事,却处理举报人的招数。
如今回头看这件案子,我们发现私藏违禁书和隐瞒灾情来比,私藏禁书罪,大于欺瞒罪。
彭家屏案看似因私藏禁书而起,实则背后是乾隆编织文字狱的结果,乾隆压制不同声音,打击结党营私胜过一切灾情。
彭家屏曾是雍正旧臣李卫的党羽,其仕途坎坷,担任布政使长达十四年却未获升迁。
在乾隆心中,本就怀疑他牢骚满腹。在乾隆知道彭家屏与河南巡抚不对付。却依然委派河南巡抚查办彭家屏案,其用心实在居心不良。
从某种程度上讲,彭家屏案是乾隆打击党争的一部分,而段昌绪不过是这场政治风暴中,无辜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