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胎的满月,皇上带着侍卫、太监来了圆明园,待了几个时辰,给两个孩子赐名弘晟、嘉仪后,便回了紫禁城。
十一月一日,功臣之女瓜尔佳文鸳入宫,被封了祺贵人。
扳倒年羹尧的功劳,余莺儿的父亲余秉章也掺和了,准确来说,是皇上看在余莺儿和弘旭的面子上让他蹭功。
毕竟余父为官着实平庸了些,但平庸些起码不会引起皇上的忌惮,所以这一点余莺儿倒是没帮父亲改过。
因着之前皇上的提拔和如今的蹭功劳,余秉章已经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
忙完了收尾之事,皇上就给余家抬为了汉军镶黄旗。
华妃一直卧病不起,皇上本就对其有愧疚和真情,也就起了怜惜之情,令太医好好医治华妃,内务府和宫人都不许怠慢。
曹贵人看到皇上的态度,再加上华妃的父亲年遐龄和年希尧都未获罪,只革职免罪。
且年遐龄的一等公爵并未被革去,年希尧更是在年羹尧去世一月后被重新封了正二品内务府总管,所以曹贵人并未背叛华妃。
十二月初,皇上便重新带着妃嫔、百官来了圆明园,这次太后也来了,住进了莲花馆。
安排好一切,皇上便来了碧桐书院。
余莺儿坐在坐榻上,看着皇上满脸喜爱的交替逗着两个孩子,弘旭也在一旁跟皇上一起逗弟弟妹妹。
皇上神色温和的看着两个孩子,开口道:“两个孩子的百日,朕要在九洲清晏大办一场,也算是弥补他们未能筹办满月宴一事,他们可是大清的祥瑞,自然不能委屈了。”
余莺儿轻然一笑,“臣妾一切都听皇上的。”
皇上问道:“带两个孩子见过皇额娘了吗?”
余莺儿轻轻摇头,“本来听说太后娘娘也来了圆明园,就打算带着两个孩子去见见,只是还未动身呢,太后身边的竹息姑姑来回话。”
“让臣妾不用带着弘晟、嘉仪去觐见,两个孩子太小,晚点儿见风更好,等百日再见就可以,所以臣妾就只带着弘旭去觐见了一下太后娘娘。”
余莺儿心里清楚,虽然皇上因着自小在孝懿皇后身边长大、太后偏疼十四弟等事,对太后有些隔阂。
但太后到底是皇上生母,所以皇上不容他人慢待太后。
且太后是为着见弘晟、嘉仪才来的圆明园,余莺儿自然不能不去拜见。
毕竟这个时候皇上来圆明园,除夕大抵也是要在这边过了,不然不可能大张旗鼓的来这一趟,就只待几天。
但更不可能除夕夜,将太后一个人抛在紫禁城,所以太后主动提出来圆明园,也是为了不让皇上为难。
皇上满意的点了点头,“好。”
九洲清晏——
丝竹之声悠扬,舞姬舞姿摇曳。
今日的宴席太后、皇上、皇后、妃嫔和主要宗室王爷福晋都在。
余莺儿对着奶嬷嬷招了招手,“将弘晟、嘉仪抱去给太后看看。”
“是。”抱着弘晟、嘉仪的两个奶嬷嬷领命,抱着孩子到了太后身前。
皇上看到这一幕,笑了笑道:“两个孩子还小,皇额娘也是第一次见他们,冬日严寒,皇额娘可要见个够,否则要等春暖花开之时才能再见了。”
太后慈和的看着两个孩子,看到露在外头的肉乎乎小脸,笑着道:“他们两个一看就是身子健壮的,瑶贵妃会养孩子,三个孩子都肉乎乎的。”
比起华妃,太后自然更喜余莺儿,宫女出身,家世尚可。
且家族是从包衣旗抬的满军旗,即使如今成了贵妃,但注定不会威胁到皇后的地位。
余莺儿低头一笑,恭敬回道:“太后娘娘谬赞,臣妾也是按照母亲养育孩子的经验养育的他们。”
余莺儿的母亲傅氏在先前皇帝八月回銮前,就被皇上派人请进了圆明园陪产。
孩子满月后才回的余府,傅氏如今也是有诰命在身了,正二品诰命夫人。
皇后偏头看向两个孩子,开口道:“也抱过来让本宫瞧瞧,本宫也还未见过七阿哥和三公主呢。”
余莺儿闻言歉意一笑,“两个孩子今日刚过百日,又正值冬日,臣妾先前倒是不敢让他们见风。”
皇后开口后,两个奶嬷嬷先看向了太后,在太后示意后,才将弘晟、嘉仪抱到了皇后跟前。
皇后伸手抱过弘晟,看了看他的小脸蛋又看了看嘉仪的脸蛋儿,一副温和和善的模样,笑着看向皇上道:“弘晟和嘉仪的眉眼长得相似,也像极了皇上。”
宗室席中的怡亲王开口道:“皇兄,让臣弟也看看两位侄儿呗,臣弟今日可是备了厚礼来的,总不能不让臣弟见见吧。”
皇上笑嗔了怡亲王一眼,“朕何时说过不让你看?你素来是个稳妥性子,偏今日急性子起来了。”
怡亲王爽朗的笑了笑,“这可是大清的祥瑞,又是皇兄的孩子,臣弟能不好奇吗?”
皇上故意不立即同意,道:“有什么好好奇的?小孩子不都差不多?”
果郡王笑着插嘴,“皇兄,臣弟跟十三哥一样,也是很想亲眼见见两个侄儿呢。”
怡亲王闻言连忙指着果郡王,“皇兄你看,不止臣弟一人好奇吧?皇兄要是再磨叽,臣弟可就要上手抢了啊。”
皇上哈哈大笑,摆了摆手,皇后将弘晟交还给了奶嬷嬷,奶嬷嬷抱着弘晟、嘉仪去宗室席中转了一圈。
弘晟和嘉仪的百日宴,就在一番恭贺和欢笑中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