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叔,有三百坛成品。”
勇叔皱眉道:“太少了,最少也要五百坛。”
“另外五百坛还有三天才能腌好。”
苏砚为了便于区分,每批货都是分别囤放,还贴了生产日期。
“全都装上,过年这几天我就不来了。”
勇叔有备而来,带来了十位家丁,三辆马车上装了一千个做工精美的陶罐,示意众人卸车后,叮嘱道:“苏砚,这一千个罐子里的红玉方用料要足,封装要好,初六那天,我家老爷亲自过来取货。”
苏砚点了点头,也没询问缘由。
张员外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且都是钱货两讫,销往何处卖价如何都和他无关。
八百坛红玉方装上马车,家丁又往上面盖了一层草帘。
勇叔给了苏砚十六两白银,便告辞离开了。
家里还有五百斤黄豆,材料绰绰有余,只不过没休息时间了。方杏儿和二愣,二愣娘中午也没走,放下碗筷就去蒸豆腐块了。
临近傍晚,今天的工作告一段落,明天需要的材料也都准备好了。
赵玉岚连忙示意方杏儿离开。
外出推销红玉方的村民也陆续回来了,红玉方销售一空,最少的赚了二十文铜板;大家尝到了甜头,都纷纷跑来订货。
宋老秋和宋老年兄弟俩去的地方最远,红玉方以每坛40文售出,六坛赚了150文。柳堡镇羊肉馆的掌柜表示要长期合作,让下次多送点。
几位卖便宜的村民捶胸顿足,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好在是分区销售,不然宋老秋兄弟俩都得被当成奸商,被打成血葫芦。
当得知年前没有红玉方出售后,一个个急得脸红脖子粗。
“我这几天多制作些红玉方,过完年腌好了就通知大家。我苏砚答应你们的事,绝对不会反悔,我能赚到银子,也肯定会分大家一口汤。”
有了苏砚的承诺,眉开眼笑的众人道谢后便纷纷离开了。
宋老年来到了街上,低声道:“大哥,咱们去找方杏儿,问问苏砚还有多少存货咋样?”
宋老秋给了他一个响头,板着脸道:“苏砚精得跟猴一样,急了眼六亲不认,方杏儿露出马脚,咱以后怎么赚钱。”
宋老年不满道:“这点忙都帮不上,那咱家不白白养着方杏儿了?”
“方杏儿花你一个铜板了,他赚的可是苏砚给的工钱。”
宋老秋瞪了他一眼,若有所思道:“方杏儿是发配来的,和老八没孩子,李四海过了年把老八的死报给官府,方杏儿肯定被发配走。”
宋老年眼前一亮,“不如把方杏儿卖给苏砚,他得个长工,咱混个人情,双赢啊。”
宋老秋勃然大怒,“放屁,那样咱家的名声就臭了。”
“现在也不强,已经有人说方杏儿和苏砚有一腿了。”
“娘的,肯定是苏砚的大伯母说的,老天爷迟早下刀子砸死狗日的。”
“大哥,夜长梦多,咱们拿几条鱼探探李四海口风,让他把老八的死遮下来。等你想好了,再去找苏砚,方杏儿那么水灵,怎么也值五两银子吧。”
宋老秋眉头紧锁,未雨绸缪并非坏事,可传出去名声不好听。
而宋老年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宋老秋瞬间做出了决定。
“大哥,方杏儿被苏砚拐跑了,可就鸡飞蛋打了。别忘了,李飞鹰可是苏砚半个徒弟。”
而此时的苏砚,已经来到了村外。
想提高红玉方的产量,必须增加人手,大牛和吕胖墩儿都是值得信任的兄弟,首先要照顾他们的家人,苏砚决定先招募两人的妹子。
其他人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成为苏砚的工人,每个月给三百文铜钱呢,这些钱购买五十斤最好的小米了。
“大家都别眼红,我以后招工肯定会首先雇佣你们的家人。”
苏砚安慰了大家几句,检查了最近的训练成果,确定都有明显进步才满意的点点头,“明早来这里集合,咱们去山里转转,看看能不能打到猎物,给家里人改善下伙食。”
众人齐声欢呼,训练了这么久,终于有机会进山了。
在这资源匮乏的时代,吃了晚饭往往就代表要上炕睡觉了,有婆娘的男人还能为大雍朝的人口添砖加瓦。
苏砚这种有婆娘却不能亲近的除外,三间破房里挂着两张门帘,稍微有点动静都会被人听到。翻了翻系统商城界面又退了出去,里面出售的东西基本能倒背如流了。
仓库里也囤了两张黑漆弓,下次去南雄县时卖了多赚点银子,争取早日凑够三倍体质的花销。
“夫君……”
细若蚊蝇的呼喊传来,赵玉岚掀开门帘走了进来。
苏砚点燃蜡烛,兴奋道:“岚儿这么快就忍不住了?”
“夫君去找杏儿妹妹吧,她给你留着门儿呢。”
赵玉岚看他目瞪口呆,轻笑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省的憋坏了身子。”
苏砚挠了挠头,讪笑道:“岚儿,这不太好吧。你也知道,夫君为人正直,不管什么都得有个先来后到。”
赵玉岚白了他一眼,“你不去杏儿妹妹就独守空房了,说不定还会胡思乱想,万一寻了短见……”
“不行,我得去看看,杏儿可是咱家的大夫,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苏砚起身披上棉袍,“岚儿,我去去就回,你早些休息。”
咔嚓……
赵玉岚听到屋外的锁门声,坐在了褥子上,披上热乎乎的被子,感受着苏砚的余温,嗔怪道:“坏夫君,就知道说些鬼话糊弄我。”
说罢,从袖口里拿出一枚泥块儿和一根削尖的木棍,趴在炕桌上仔细刻画起来。
勇叔今天说红玉方的封装要好,给泥封上画些简单漂亮的图案,上些颜料,既没有太多的成本,也能提升档次。
“玉岚,砚儿是不是出去了?”
忽地,门外传来了母亲的询问声。
赵玉岚连忙道:“娘,夫君担心有野兽下山,去村里转转,很快就回来啦,您早点睡吧,我等着他。”
“娘睡不着,这几天吃得好,事情少,都快闲出病来了。”
母亲掀开帘子走了进来,问清楚泥块的用途,皱眉道:“岚儿,这几天也没见砚儿买米,怎么米缸的米又多了?”
“不是夫君买的?我昨天看他背着筐回来的。”
“筐里是羊腿和五花肉,压根就没米。岚儿,你说咱家是不是闹鬼了?”
“娘,夫君不在家,您可别吓我。”
赵玉岚举着木锥东张西望,生怕黑暗中窜出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