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夷看着身边两位如花似玉的妻子,心中也颇有几分得意。尤清澜精明能干,是事业上的好帮手;秦娜温柔体贴,是生活中的解语花。
婚礼仪式繁琐而漫长,一直持续到深夜。沈昭云等淑女,作为“后宫”的一员,也被安排在偏殿观礼,只是位置靠后,并不起眼。她冷眼旁观着这场盛大的婚礼,心中却在盘算着另一件事。如此重要的日子,秦王府的守卫力量必然高度集中在前院和正堂,后宅相对会松懈一些。这,会不会是一个机会?
宴席之上,朱明夷被众人轮番敬酒,饶是他酒量不错,也有些微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朱明夷借口更衣,暂时离席,想去吹吹风,醒醒酒。他不喜欢被人簇拥着,便只带了贴身侍卫常葳,七拐八绕地来到后花园一处僻静的凉亭。
“王爷,夜深露重,还是早些回新房吧。”常葳轻声劝道。
朱明夷摆摆手:“不急,让本王透口气。今儿个高兴,但也确实累人。”他望着天上的明月,心中感慨万千。来到这个时代,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庶子,到如今权倾一方的秦王,个中艰辛,唯有自知。
就在此时,一阵若有若无的幽香随风飘来,伴随着低低的抽泣声。
朱明夷眉头微皱:“什么人在那里?”
常葳立刻警觉起来,上前几步,喝道:“谁在那里哭哭啼啼?出来回话!”
片刻之后,一个窈窕的身影从假山后走出,正是柳依依。她手中拿着一方丝帕,眼圈红红,见到朱明夷,如同受惊的小鹿一般,连忙跪下:“婢子……婢子柳氏,参见王爷。婢子不是有意惊扰王爷,只是……只是心中苦闷,才在此处……呜呜……”说着,又抽泣起来。
朱明夷看着她梨花带雨的模样,酒意也醒了几分。他认出这是白日里请安的淑女之一。大喜的日子,哭哭啼啼,成何体统?但他素来对女子心软,见她这般可怜,也不好发作,便问道:“你有何苦闷?说来听听。”
柳依依怯生生地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朱明夷:“婢子……婢子出身卑微,蒙王爷不弃,选入府中。本该感恩戴德,只是……只是想起远在家乡的父母,不知他们是否安好,一时情难自禁……”
朱明夷闻言,心中一动。他想起了自己在现代的父母,不知道二老现状如何。如今身处高位,却也多了几分身不由己的孤独。这柳依依的话,倒是勾起了他的一丝同理心。
“原来是思念亲人。”朱明夷语气缓和了些,“你且起来回话。待关中安定,本王可派人送你家人来西安团聚。”
柳依依闻言大喜,连忙磕头:“谢王爷恩典!王爷仁厚,婢子……婢子无以为报……”她抬起头,眼中水光潋滟,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勾引。
就在这无人注意的角落,凉亭的梁柱之后,沈昭云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她原本是想趁着夜色,探查一下通往朱明夷寝殿的路径,却没想到会撞见这一幕。
柳依依这拙劣的“偶遇”,在她看来,简直破绽百出。但朱明夷的反应,却让她有些意外。他似乎……真的相信了?还是说,他只是逢场作戏?
沈昭云屏住呼吸,悄无声息地隐没在更深的阴影之中。她感觉到,自己似乎抓到了一丝朱明夷的“软肋”。或许,利用这些争风吃醋的女人,能制造出比自己单独行动更大的机会。
大婚的热闹劲儿过去没几天,秦王府便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或者说,比往日更忙。朱明夷这位新郎官,压根没给自己放几天婚假,一头便扎进了堆积如山的公务之中。尤清澜和秦娜也识趣地没有过多打扰,她们知道,自家王爷心中装着的,是整个关中乃至天下的黎民。
“王爷,宝陕局那边已经试铸出第一批‘秦王通宝’,请您过目。”张云鹗捧着一个托盘,上面覆盖着红绸。
朱明夷示意他揭开。红绸之下,数十枚崭新的铜钱在烛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钱币铸造精良,大小、厚薄、重量几乎完全一致,正面是“秦王通宝”四个遒劲的楷书,背面则是铸造年份和炉记。
“好!好钱!”朱明夷拿起一枚仔细端详,又用指关节敲了敲,声音清脆,“这成色,怕是大明开国以来最好的官铸铜钱了!”
这可不是吹牛。朱明夷提供的铜料,一部分来自“聚铜神机”每日产出的高纯度铜,另一部分则是抄没地主和贪官污吏所得,再加上从系统兑换的少量特殊合金以增加硬度和耐磨性,其质量远非市面上那些劣钱、私铸钱可比。
张云鹗笑道:“王爷谬赞。主要是王爷提供的铜料上乘,工匠们也都铆足了劲,不敢有丝毫懈怠。”
“嗯,”朱明夷点头,“钱是好钱,但也不能一下子铸造太多,免得冲击市场,造成钱贱物贵。本王初步估算了一下,先铸他个……五百亿文,投入市场试试水。”
“五……五百亿文?”张云鹗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大明朝一年财政收入的几倍了。王爷这手笔,未免也太大了些。
朱明夷摆摆手,一副“你少见多怪”的表情:“不多不多,关中这么大地方,百废待兴,到处都要用钱。再说了,本王准备用这‘秦王通宝’来给官员和士兵们发放俸禄军饷。让他们也感受一下,什么叫足额足量的饷银!”
此言一出,张云鹗眼神一亮。用新钱发饷,不仅能迅速推广新币,更能极大提升官兵的士气和归属感。王爷这招,高明!
“王爷英明!”
解决了钱袋子的问题,朱明夷又将目光投向了即将到来的春耕。
“老张,关中各地去岁遭灾,虽然现在有王府赈济的临期大米,百姓们饿不着肚子,但咱们不能总靠着这点存粮过日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朱明夷呷了口茶,“再说了,粮食多了,还能养些鸡鸭猪羊,让大伙儿隔三差五也能见见荤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