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尤世威嘴唇动了动,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末将,粉身碎骨,难报殿下知遇之恩!”他深深一揖,几欲落泪。
朱明夷扶住他,又看向王卫钦和侯天禄。
“王将军,侯将军。”
“末将在!”两人齐齐出列。
“二位将军,皆为国之柱石,塞上名将!”朱明夷道,“王将军老成持重,调度有方;侯将军勇冠三军,冲锋陷阵!此战大胜,二位功不可没!”
“本王决定,同样上奏朝廷,暂授二位将军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衔!加封二等伯爵!其子孙,可世袭锦衣卫指挥使或副千户之职!”
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虚衔,尊崇无比!二等伯爵,仅次于尤世威,也是极高的荣誉!子孙世袭锦衣卫,更是实实在在的恩泽后代!
王卫钦这位素来有些孤傲的老将,此刻眼眶也有些发红,想起自己多年被朝廷冷遇,如今却得遇明主,士为知己者死,他还能说什么?他与侯天禄对视一眼,齐齐单膝跪地:“末将,谢殿下隆恩!”
侯天禄嗓门最大,瓮声瓮气地吼道:“殿下放心!以后谁敢来榆林撒野,俺老侯第一个拧下他的脑袋!”
看着下方群情激昂、感恩戴德的众将,朱明夷心中豪气干云。他知道,通过这一系列的封赏,他已经初步将榆林的军心,以及新加入的力量,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诸位请起!”朱明夷抬手,“封赏只是开始,不是结束!闯贼虽败,但李自成主力尚存,建奴虎视眈眈,我等前路,依旧艰难!”
总兵府大堂内,封赏带来的激动尚未完全平息,众将脸上兀自残留着亢奋的红晕。朱明夷看着麾下这些刚刚经历了生死考验、又被重赏激起了万丈豪情的将领们,心中那股因系统奖励而起的狂喜,终于找到了一个踏实的落脚点。
十万积分固然可喜,但真正让他心潮澎湃、几乎要按捺不住咧嘴大笑的,是那个“无限量供应临期物资——大米”!
无限量!大米!
在这人命不如狗、饿殍动辄千里的乱世,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可以拥有源源不断的兵源,意味着他能迅速稳定人心,意味着他有了一块足以撬动整个西北格局的坚实基石!临期?能填饱肚子就是好米!谁还管它是不是刚从田里收上来的!
有了这个,别说守榆林,就是把李自成按在地上摩擦,跟关外的建奴掰掰腕子,似乎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翻腾的激动,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有力:“诸位,昨夜一战,虽侥幸得胜,然闯贼主力尚在,李自成虎踞中原,关外建奴更是虎视眈眈。我等前路,依旧布满荆棘!”
堂下气氛顿时一肃。胜利的喜悦被现实的沉重稍稍冲淡。
“如今榆林新定,百废待兴。但最大的问题,不是敌人,而是我们自己。”朱明夷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我们缺人,缺足够多的人!缺能够拿起武器保卫家园、开垦荒田恢复生计的士兵和百姓!”
尤世威等人深以为然地点头。榆林一战,守军伤亡亦是不小,城中丁壮更是捉襟见肘。
“所以,本王决定,即刻起,广开门路,全力招募流民,扩充军力,恢复民生!”朱明夷语调陡然拔高,掷地有声,“凡愿归附者,不论来路,不论老幼,本王只有一个条件——”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扫过每一张专注的脸庞:“发粮,分地!”
“什么?”
“发粮,还分地?”
“殿下,这……”
堂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议论。尤世威眉头紧锁,似乎想说什么。侯天禄瞪圆了铜铃般的眼睛,一脸难以置信。王卫钦也是面露诧异。就连一向淡定的谢云舟,眼中也闪过一丝异色。
在这个时代,粮食就是命根子,土地更是传家宝。秦王殿下这手笔,未免也太大了!哪来这么多粮食?哪来这么多地?
朱明夷仿佛没看到众人的惊疑,继续道:“本王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粮食,本王自有办法,管够!至于土地,陕西之地,沃野千里,只是久经战乱,十室九空,无主荒田遍地皆是!如今,正好分给那些愿意为这片土地流血流汗的人!”
他心中暗笑:“老子有无限大米外挂,还怕养不起人?至于地,打下来不就有了?”
“殿下英明!”侯天禄第一个反应过来,粗声大气地吼道,“管他娘的!有吃的有地,还怕没人来?老子就愁没兵带!”
尤世威沉吟道:“殿下,招募流民是好事,只是流民成分复杂,良莠不齐,恐难管理,且需大量钱粮支撑……”
“尤总兵所虑极是。”朱明夷点头,“所以,光有口号不行,还得有章法。本王决定,即日起,设立‘秦王幕府’,总揽陕西军政事务,由本王亲自统领!”
众人神情一凛,知道关键来了。
“幕府之下,暂设四司,各司其职!”
“其一,募兵司!负责流民招募、登记造册、初步筛选。此事……”朱明夷目光扫过几位跃跃欲试的年轻军官,最后落在常葳身上,“常葳,你先兼着,挑选精干人手,务必将底册做扎实!”
“末将遵命!”常葳立刻应道。
“其二,粮秣司!统筹全军乃至将来治下所有军民的粮食、物资分配、储备及运输。此司责任重大,关乎军心民命,非忠诚廉洁、精于算计者不能担此重任!”朱明夷看向刚刚经历九死一生、又被破格提拔的张云鹗,“张参政!”
“臣在!”张云鹗立刻出列,神情激动。
“这粮秣司,就交给你了!”朱明夷语气郑重,“你要尽快建立起‘仓曹—廪吏—斗级’三级管理体系,从粮仓到伙夫,每一粒米都要给本王管好!账目要清清楚楚,谁敢伸手,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