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9日,农历乙巳蛇年大年初一。
乡村大拜年,风景中原,孔孟之道,山东故事,黄河浪打浪层层叠叠乐于生活瞬间……
我作为家族里的一员,为家族制作了一个拜年视频……
念起我的童年和少年……
穿花衣戴花帽的时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苦日子也很快乐……
椿树旺椿树旺,你长粗我长长,你长粗了当梁檩,我长长了穿衣裳,儿歌难忘……
爱在黄河故乡,情暖中原大地……
——题记
大年初一情暖黄土地
一、初一追思,情系先辈
2025 年 1 月 29日,农历乙巳蛇年大年初一,清冷的晨曦穿透薄雾,如轻纱般洒落在这片满载回忆的黄土地上。远处,新年的鞭炮声稀稀拉拉地传来,那声音仿佛被这寒冷的空气稀释,无法驱散我心底因缅怀先辈而涌起的浓浓哀愁。我早早起身,独自静立在庭院之中,目光所及,皆是往昔的痕迹,先辈们的音容笑貌如潮水般在脑海中翻涌。
家族的变迁似岁月长河中的波澜,众多长辈已离我们而去,爹兄弟三人,姐妹四个,如今仅三叔仍陪伴在我们身边。在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里,前往纪念堂祭祖寻脉,传承家族精神,已然成为我心中最为迫切的使命。
二、晚辈齐聚,同赴纪念堂
匆匆用过早餐,我便挨家挨户通知家族里的晚辈。不多时,他们便在村头集合完毕。望着那一张张朝气蓬勃却又略带懵懂的脸庞,我神情庄重地说道:“今日,我们一同前往纪念堂,祭拜祖先,探寻家族的根源。先辈们以智慧和汗水为我们铺就了前行之路,他们的故事与精神,是家族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务必铭记于心,代代传承。”晚辈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对家族历史的敬畏与好奇。
一路上,寒风如刀割般呼啸而过,吹得路边枯黄的野草瑟瑟发抖,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家族的往昔。阴沉的天空压得很低,犹如一块沉甸甸的铅板,仿佛随时都会给这艰难的生活再添阴霾。我一边前行,一边向晚辈们讲述家族的大致情况,为他们即将开启的家族历史探寻之旅勾勒出初步轮廓。
三、纪念堂内,缅怀先辈伟绩
踏入纪念堂,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落在先辈们的牌位上,仿佛为其披上一层神圣的光辉。我们怀着崇敬之情,缓缓走到牌位前,轻轻擦拭着牌位上的灰尘,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先辈们深深的敬意与无尽的思念。
站在牌位前,我深吸一口气,努力抑制内心的激动,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爷爷奶奶、大伯、各位长辈,新年已至,我们来看望你们了。家族的晚辈们皆已长大成人,定会传承好家族精神,不负你们的殷切期望。”
随后,我开始向晚辈们娓娓讲述先辈们的动人故事。我讲起爷爷,在那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土地贫瘠,收成微薄,一家人常常食不果腹。然而,爷爷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每天天未破晓,他便扛起锄头,踏入自家那片贫瘠的田地,精心耕耘,尝试各种种植方法,只为能多收获一些粮食,让家人免受饥饿之苦。有一年,罕见的旱灾肆虐,庄稼颗粒无收,爷爷为了不让家人挨饿,独自踏上前往深山的艰难路途,去寻找能维持生计的野果和野菜。山路崎岖险峻,他不知摔了多少跤,身上布满伤痕,但他始终咬牙坚持,凭借顽强的意志,一步一步向着希望前行。当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看到家人能够吃上东西,脸上露出欣慰而满足的笑容。
奶奶同样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女性,她不仅要操持繁杂的家务,无微不至地照顾众多子女,还要在农忙时节,与爷爷一同在田间辛勤劳作。夜晚,当家人都已安然入睡,她却依然坐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线地为家人缝补衣服、纳鞋底。那时,布料极度稀缺,她总是想尽办法,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将每一块布料都发挥到极致。为节省珍贵的灯油,她常常借着月光做针线活,久而久之,眼睛落下病根,但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默默为这个家奉献着一切。
大伯为了家族的发展,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去。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初起之时,大伯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察觉到其中蕴含的机遇。他不顾家人的担忧与反对,毅然决然地踏上外出闯荡的征程。初到外地,他从建筑工地上最底层的小工做起,每天从事着搬砖、和泥等繁重的体力劳动,吃尽苦头。然而,大伯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学习,逐渐掌握精湛的建筑手艺。后来,他凭借努力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小建筑队。他不仅带领村里的年轻人一起打拼,改善了自家的生活条件,还帮助许多乡亲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然而,长期的过度劳累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即便在病床上,他依然心系家族未来,反复叮嘱晚辈们要努力奋斗,不怕吃苦,勇往直前。
讲完这些,我又忆起爷爷奶奶和入伍前的爹开馍店的日子。那时候,生活的重担压得一家人有些喘不过气来,为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状况,爷爷奶奶和爹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开一家馍店。
每天凌晨两三点,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梦乡之中,黑暗如墨般浓稠,仿佛一块巨大的幕布,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寂静与未知之中。爷爷轻轻推醒奶奶,说道:“他娘,该起来干活了。”奶奶揉揉惺忪的睡眼,应道:“好嘞,这就起。”两人轻手轻脚地起床,生怕吵醒了还在熟睡的爹和其他家人。破旧的窗户缝里,寒风如饿狼般呜呜地灌进来,吹得两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爷爷走向面盆,心中想着:“这每一口吃食都来之不易,咱得用心做,才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他借着微弱的灯光,按照比例把面粉、水和酵母放进去,然后开始揉面。揉面可是个体力活,不一会儿,爷爷的额头上就冒出了细密的汗珠,那汗珠就像清晨草尖上的露珠,在微弱的灯光下闪烁着。昏暗的灯光在风中摇曳,仿佛暴风雨中的残烛,随时都可能被黑暗吞噬,就像这艰难生活中那一丝岌岌可危的希望。爹听到动静,也赶紧起床帮忙,他一边帮爷爷准备蒸笼,一边说:“爹,我来帮您,您歇会儿。”爷爷笑着摇摇头:“没事,你把蒸笼准备好就行,这面还得揉一会儿,劲到了蒸出来的馍才好吃。”此时爷爷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期许,想着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总会好起来,可看着这昏暗的环境,又不禁有些担忧,未来就像被大雾笼罩的道怒,充满了不确定性。
奶奶在旁边把炉灶生起火,大锅里添满水,等着水烧开。外面的寒风如同一头咆哮的野兽,疯狂地拍打着窗户,发出“砰砰”的声响,仿佛在无情地提醒着生活的艰难。她一边往灶里添柴,一边念叨着:“希望今天的馍能多卖点,这样咱们的日子就能好过点。”奶奶看着跳跃的火苗,心里既紧张又期待,紧张是怕生意不好,期待是盼着这馍店能成为一家人生活的转机。然而,灶里冒出的浓烟却呛得她咳嗽起来,模糊了她的视线,那浓烟就像一团不散的阴霾,蒙在了她的心头。爷爷接过话茬:“放心吧,只要咱们用心做,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爷爷这话既是说给奶奶听,也是给自己打气,可在这寒冷又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里,他的信心也像风中的纸片,摇摇欲坠。
等面揉好,爷爷把面团分成小块,再一块一块搓成馍坯,放在案板上醒发。这个时候,锅里的水也开了,蒸汽直往上冒,模糊了整个屋子,仿佛给屋子披上了一层白色的纱帐。奶奶把醒好的馍坯一个个放进蒸笼,盖上盖子,开始蒸馍。她守在炉灶边,眼睛盯着钟表,嘴里嘟囔着:“二十分钟左右就差不多,可不能蒸过头了。”此刻奶奶的心里有些忐忑,她担心蒸出来的馍口感不好,影响生意,这种担忧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她的心头。窗外的寒风依旧呼啸,仿佛在嘲笑他们的努力,让她的心里越发不安,仿佛置身于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不知未来驶向何方。
爹在一旁看着奶奶,说道:“娘,您歇会儿,我来看着。”奶奶笑着说:“不用,你去把门口打扫一下,一会儿该有人来买馍了。”奶奶嘴上这么说,心里却觉得只有自己盯着才放心,这馍店承载着一家人的希望,容不得半点马虎,就像守护着一艘在风浪中航行的船,片刻都不能松懈。但看着外面黑漆漆的天,她又担心今天会不会像往常一样顾客寥寥,那种担忧就像一层挥之不去的薄雾,萦绕在她心间。
大概过了二十多分钟,第一笼馍出锅了。那白白胖胖的馍,散发着浓浓的麦香味,给这寒冷的屋子带来了一丝温暖,仿佛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一家人的希望。爷爷看着热气腾腾的馍,欣慰地说:“不错,这馍看着就有食欲。”爷爷此时心里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果,同时又担心这一笼馍能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就像在沙漠中行走的人,虽然找到了一口水,却担心这水能否支撑自己走出沙漠。外面依旧是寒风凛冽,天色阴沉,不知道今天的馍到底能卖出去多少,未来的销售情况就像隐藏在乌云后的月亮,充满了未知。奶奶也笑着说:“赶紧趁热摆出去,说不定能多卖点钱。”奶奶满心期待着这些馍能吸引顾客,为家里带来更多收入,可她的眼神中还是透露出一丝担忧,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人,虽然看到了一丝曙光,但依旧害怕这曙光只是幻影。
然而,馍店的经营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附近已有几家馍店,顾客们早已习惯光顾那些老店,对新开的馍店并不买账。爷爷坐在店里,望着寥寥无几的顾客,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忧虑:“这可怎么办?大家都不认可咱们的馍,难道是味道不好,还是价格不合适?一家人的心血不能就这么白费了啊!”他望着店外冷清的街道,寒风卷着尘土肆意飞扬,几乎看不到行人,那冷清的街道就像一片荒芜的沙漠,看不到生机与希望,仿佛整个世界都对他们的努力无动于衷。
奶奶看着爷爷发愁的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她强装镇定地安慰道:“别太着急,咱们再想想办法。也许是宣传不够,大家还不知道咱们的馍有多好。”
爷爷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可咱们能怎么宣传呢?咱也没什么钱去做那些花哨的事儿。”爷爷此时的心情就像陷入泥沼的马车,越挣扎陷得越深,不知道该如何摆脱困境。
这时,爹走过来,皱着眉头说:“我觉得是不是咱们的馍太普通了,没有特色?得想个法子让咱们的馍与众不同,才能吸引顾客。”
爷爷眼前一亮,连忙问:“你有啥想法?快说说。”爷爷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急切地想要抓住这可能改变现状的机会。
爹思索了一下,说道:“要不咱们每天做一些新花样,比如花卷、糖馍啥的,说不定能吸引点客人。”
爷爷看向奶奶,问道:“他娘,你觉得咋样?”爷爷心里燃起一丝希望,觉得或许这能改变现状,可看着外面恶劣的环境,又担心这小小的改变能否真的带来转机,这种希望与担忧交织的心情,就像在暴风雨中看到了远处的灯塔,却不知道能否顺利驶向它。
奶奶点头道:“行,咱们就试试。反正也没别的更好的办法了,死马当活马医吧。”奶奶虽然嘴上答应,心里却也没底,但她知道,此时不能退缩,必须和家人一起努力,就像在暴风雨中紧紧握住船桨的船夫,哪怕希望渺茫,也绝不放弃。
第二天,爷爷就开始做花卷和糖馍。奶奶则在门口热情地招呼路过的人:“尝尝我们家新做的花卷和糖馍,好吃着呢!”一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但尝了之后,都纷纷夸赞。“嗯,你们家这馍味道真不错,以后就买你们家的了。”一位路过的大爷说道。
爷爷笑着回应:“多谢您捧场,您要是觉得好吃,以后常来。”爷爷听到夸赞,心里既高兴又感激,觉得努力开始有了回报,同时也暗暗发誓要做得更好。可看着天空中依旧密布的乌云,他知道未来的路依旧充满挑战,就像刚刚踏上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虽然迈出了第一步,但前方的困难依旧重重。
慢慢地,买馍的人越来越多。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遇到下雨天,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屋顶上,街道上瞬间积起了深深的水洼,行人稀少,来买馍的人也跟着少了许多,馍卖不完,一家人看着剩下的馍,又开始发愁。
奶奶看着那些卖不掉的馍,无奈地说:“这可咋办,这么多馍卖不出去。再这样下去,咱们这生意可怎么维持啊?”她的心里充满了忧虑,不仅担心这些馍会浪费,更忧虑一家人的收入会因此受影响,原本燃起的希望仿佛又被这冰冷的雨水浇灭,那种忧虑就像一块巨大的冰块,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窗外的雨越下越大,仿佛要将他们的希望彻底淹没,就像汹涌的洪水,要将他们的努力冲得一干二净。
爷爷沉思片刻,望着外面如注的大雨,说:“要不明天咱们少做点,看看情况。这样能少浪费点,也能看看这雨天到底能卖多少。”爷爷心里在盘算着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产量,尽量减少损失,但他也不确定这种调整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心里依旧有些没底,就像在迷雾中摸索前行,不知道方向是否正确。
爹也说:“对,咱们再观察观察,根据每天的销量调整产量。总会有办法的,咱们一家人一起努力,肯定能度过难关。”爹望着雨中的街道,想着一家人一起想办法,总能应对这些困难,他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日子会慢慢好起来,就像在黑暗的隧道中,坚信前方一定有出口。但看着父母发愁的样子,他心里也有些沉重,深知生活的不易,暗暗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就像在风雨中挺立的大树,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守不倒。
就这样,在不断面临困难与挑战,又不断想办法应对的过程中,靠着一家人的努力和坚持,馍店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日子也慢慢有了好转的迹象。
晚辈们静静地聆听着,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被先辈们的故事深深打动。在这个小小的纪念堂里,先辈们的精神仿佛化作一股强大的力量,紧紧地将我们凝聚在一起,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家族精神的决心。
四、传承精神,共绘家族蓝图
从纪念堂出来,阳光洒满大地,驱散了冬日的寒意。我们围坐在村头那棵古老的槐树下,开始热烈地讨论家族的未来。
三叔感慨万千地说道:“孩子们,先辈们历经千辛万苦,才为我们创造了如今的生活。他们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是我们家族的灵魂所在,一定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堂弟握紧拳头,神情激昂地说:“三叔,我们记住了!先辈们能做到的,我们一定能做得更好。我们要让家族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其他晚辈们也纷纷响应,表达着自己对家族未来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憧憬。
我看着大家,心中充满了希望与力量,说道:“今日,我们在纪念堂缅怀了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深刻体会到了家族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我们要将这些故事铭记于心,传承下去,让每一代后人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同时,我们也要将家族精神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努力奋斗,为家族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分享着自己对家族未来的规划和想法。有人说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家族增光添彩;有人说要回到家乡,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助力家乡的经济发展,让家族的根基更加稳固;还有人说要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组织更多的家族活动,让家族的凝聚力更强。我用手机记录下大家的话语,这些话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决心,仿佛预示着家族美好的明天。
五、制作视频,凝聚家族深情
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地开始制作拜年视频。我将在纪念堂的场景、先辈们的奋斗历程、爷爷奶奶和爹开馍店的点点滴滴,精心剪辑在一起,配上激昂而又深情的音乐,写下感人至深的文字。我希望通过这个视频,能让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深刻感受到先辈们的精神力量,让家族的情感纽带更加牢固,让家族的温暖与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流淌。
视频制作完成后,我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将它分享到了家族群里。没过多久,群里便被大家的留言刷满。有的说:“看了视频,我深受感动,先辈们的故事让我明白了生活的不易,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一切。”有的说:“这个视频太棒了,它让我对家族有了更深的归属感,以后我会更加努力,为家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看着这些留言,我知道,这个视频达到了它的目的,它唤起了家族成员们对先辈的敬仰和对家族的热爱。
在这个大年初一,通过祭祖寻脉和制作视频,我仿佛看到了家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相连。先辈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黄土地上,我们家族必将继续书写辉煌的篇章,让家族的温暖与精神代代相传,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