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春天。
我是记者冰阳,去采访一位在我们蒲城人民广播电台《月下漫步》节目中的优秀作者林菲。
林菲,黄河岸边槐树林村的一个普通女孩,说她普通,因为她的朴实善良。
她才华横溢的文笔给了她神采飞扬,在电台来稿的所有作者中,她出类拔萃。
在一次征文大赛中,她的散文《我是黄河的女儿》荣获特等奖。
转眼到了2020年,她已是一个大学毕业的女生的母亲了。她的爱人常年外出打工,她在家开了一个百货门市经营日常生活用品。她们是自由恋爱,是打工路上的姻缘。
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是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出落的编剧,为一家影视公司写剧本,红红火火风风光光……
——题记
《时光里的逐梦与坚守》
1995年的春天,阳光带着丝丝暖意,洒在蒲城的大街小巷。我,记者冰阳,怀揣着对文字的敬意和探寻优秀创作者的热忱,踏上了去采访林菲的路途。林菲,这个名字在我们蒲城人民广播电台《月下漫步》节目中如同一颗璀璨的星,闪耀在众多听众心间。
我来到了黄河岸边的槐树林村,村子不大,被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槐树林环绕着,风吹过,槐花香弥漫在空中,仿佛给整个村子都披上了一层清甜的薄纱。顺着村里人的指引,我找到了林菲的家,那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院,土墙青瓦,透着质朴的气息。
见到林菲的那一刻,我有些意外,她穿着简单的碎花布衫,扎着一条乌黑的麻花辫,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无比朴实善良的女孩,却有着令人惊艳的文笔。在电台众多的来稿作者中,她总是能脱颖而出,她的文字仿佛有着独特的魔力,或细腻地描绘着生活中的点滴温情,或大气磅礴地抒发着对黄河的热爱,让每一个读到的人都沉浸其中。
说起她那次在征文大赛中荣获特等奖的散文《我是黄河的女儿》,林菲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她带着我走到黄河边,望着那滚滚东去的河水,轻声说道:“冰阳哥,你看这黄河,它养育了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人,它的每一道波澜,每一次怒吼,都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从小就在它身边长大,心里对它有着说不出的眷恋,所以就想把这份情感用文字写下来,没想到能获特等奖呢。”她的声音轻轻的,却饱含着深情,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她文字背后那颗滚烫的、热爱生活的心。
此后的日子里,我时常和林菲通信交流,看着她的文字越发成熟,越发有韵味。时光悄然流逝,转眼就到了2020年,我再次来到了蒲城,这一次,我决定去拜访多年未见的林菲。
当我按照记忆找到她家时,发现小院已经变了模样,旁边多了一间不大不小的百货门市,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用品。林菲热情地把我迎进家门,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但更多的是一种历经生活后的从容与淡定。
她笑着给我介绍说,她现在已经是一个大学毕业的女生的母亲了,爱人常年外出打工,为了生活,她便开了这个百货门市,平日里一边照顾生意,一边照顾女儿,日子倒也过得安稳。说起过往的感情,林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原来她和爱人是在打工的路上相识的,那时候大家都年轻,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在异乡相互扶持,渐渐地就产生了感情,后来便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小日子。
然而,林菲的生活并没有就此定格在这平淡却温馨的日常里。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影视剧本创作。起初,她只是出于好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利用闲暇时间写一些小故事,发给一些影视公司。没想到,她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引起了一家影视公司的注意。
那家影视公司的负责人亲自联系了林菲,鼓励她深入学习剧本创作,挖掘更多好的故事题材。林菲像是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她白天在门市忙碌,晚上等女儿睡下后,就坐在书桌前,沉浸在剧本创作的世界里。她不断地翻阅各种资料,学习剧本的结构、人物塑造以及台词设计,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专业人士请教,或者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课程学习。
刚开始,创作的过程并不顺利,她写的几个剧本虽然有亮点,但整体还不够成熟,被影视公司退回了好几次。可林菲并没有气馁,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被彻底激发了出来。她仔细分析每一次被退回的原因,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终于,她的努力迎来了回报。她创作的一个反映乡村女性自强自立故事的剧本,得到了影视公司的高度认可,决定投入拍摄。拍摄期间,林菲还亲自到片场,和导演、演员们交流,分享自己创作时的想法和初衷,力求把剧本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完美呈现出来。
这部剧播出后,受到了观众们的广泛好评,林菲也因此在影视圈小有名气。此后,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向她抛来了橄榄枝,邀请她创作剧本。林菲的生活变得越发忙碌起来,但她却乐在其中,她觉得自己终于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把心中那些对生活、对人性的感悟传递给更多的人。
她的女儿也以她为傲,在学校里经常跟同学们说起自己有一个了不起的编剧妈妈。而林菲的爱人,虽然在外地打工辛苦,但每次听到妻子取得的成绩,心里也是满满的欣慰,更加努力地工作,想要给家里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创作的道路上,林菲也遇到过不少困难和挑战。有时候,为了赶一个剧本的进度,她连续几天几夜都睡不好觉,整个人都憔悴了许多。还有些时候,创作思路陷入瓶颈,怎么都想不出好的情节和人物设定,她就会心烦意乱,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但每当这个时候,她就会想起小时候在黄河岸边的日子,想起那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它历经无数坎坷,却依然一往无前。她告诉自己,生活就像这黄河,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要坚持下去,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一次,她接到一个历史题材剧本的创作任务,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类题材的她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她需要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了解那个时代的风俗习惯、人物特点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光是整理资料就花了她好几个月的时间。而且在创作过程中,要把历史的厚重感和故事的趣味性完美结合起来,更是让她绞尽了脑汁。
她不断地请教历史专家,反复修改剧本大纲,一遍又一遍地打磨台词。有时候为了一个人物的名字,她都会斟酌许久,力求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这个历史题材的剧本终于完成了,当她把剧本交给影视公司的时候,心里满是忐忑。好在,她的辛苦没有白费,剧本再次获得了认可,拍摄出来后,成为了一部口碑极佳的影视作品。
随着作品越来越多,林菲在编剧界的地位也逐渐稳固,她开始参与一些大型影视项目的创作,和国内顶尖的导演、演员合作。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她还是那个热爱生活、从黄河岸边走出来的朴实女孩,她的剧本里,永远充满着对人性的关怀、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梦想的坚守。
如今,林菲站在人生的又一个阶段,回首过往,那些曾经的酸甜苦辣都成了她宝贵的财富。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身边的人,无论生活处于怎样的境地,只要心中有梦,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终有一天,能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就像那黄河之水,无论遇到多少高山峡谷,都会奔腾向前,汇聚成一片壮阔的海洋。
她依然会在闲暇时回到黄河岸边,静静地看着那熟悉的河水,回忆起年少时的自己,那个怀揣着文学梦的普通女孩,而现在,她正带着这份对生活和梦想的执着,在爱的路上,在逐梦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继续走下去,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