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赶了个大早,又瞧上了这场好戏,安陵容想着既然都到这儿了,便决定进去逛一逛。
但此刻她的心思根本不在这古寺清幽雅致的景致上,脑海里不断翻涌着刚才目睹的一切,以及无意间听到的那些话。
其实甄嬛和温实初之间这层特殊关系,要是运用得当,进宫之后或许能成为自己手中一张极具分量的王牌。
可她就是不愿看到甄嬛身边有这样一个有能耐的人护着,凭什么女主身边左右护法都愿意为她去死?所以左思右想,还是打算做点什么。
就这样怀揣着纷乱思绪,安陵容也走进了大雄宝殿。
和众人一样,她也跟着跪地祈福,听着禅音袅袅,明明是慈悲之地,可她的思绪却早已不慈悲了。
选秀的日子日益临近,而自己这边还没什么实质性的行动,必须得做出改变了,
一来为了积攒功德后兑换物品,二来也是不想重蹈影视剧里的覆辙,所以得紧紧抓住这最后的时机。
从大雄宝殿出来后,安陵容抬眼瞧了瞧天色,转头对茗烟和紫烟说道:“时辰也不早了,咱们该回去了。”
一路上她都在专心想着事儿,茗烟和紫烟见状,也不敢多言语。
回到小院稍作歇息后,她屏退旁人,只留下这两个丫鬟在身边。
安陵容神色凝重,目光依次扫过二人,缓缓开口道:“今日在上善寺所见之事,你俩也都看到听到了。
但这件事千万不要对任何人提起,就烂在肚子里,明白吗?”
两人赶忙点头,异口同声道:“小姐放心,奴婢定不会说出半个字。”
陵容微微点头以示回应,接着若有所思地说:“不过,咱们也不能就这么白白让时间流逝。
这样,从明日开始,你们多转些人手后,再打点些可靠的人盯着那个太医,密切留意他的一举一动,尤其是最近有没有得罪什么人之类的,不要怕花银子。”
二人领命后便退下了。
安陵容独自一人坐在屋内,望着窗外渐渐阴沉下来的天色,心中已然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做成这件事 。
她的思绪不断回溯,结合原主记忆和前世影视剧中甄嬛入宫后的种种作为像走马灯一般在脑海中闪现。
甄嬛刚踏入那朱红宫门,便巧用装病之计,佯装孱弱,
避开了起初的争宠混战,华妃的盛气凌人、众妃嫔的明争暗斗,
她都仿若置身事外,安安静静地在碎玉轩蛰居了整整三个月。
她甄嬛是真害怕后宫纷争被“吓”到了,还是借机避过风头循序渐进?
要真是吓到了还能有心思和雍正来了个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她瞎么?果郡王多大,雍正多大?
可是甄嬛硬是用自己高超的演技,让雍正相信她时个瞎子,恰似那钓鱼之人,巧妙地“吊”着皇上的胃口,
使得雍正心心念念,闲暇时总会想起那宫墙深处养病的娇柔美人。
当然,这一切能够顺利的原因还是因为有一个温大医一直为甄嬛保驾护航,
所以这温实初一日不除,甄嬛便多一日助力,必须要扭转剧情,不然还像影视剧里那样,
就凭这纯元高仿的相貌,日后这后宫之中,怕不是又被她独霸了?
想到此处,安陵容霍然起身,在屋内来回踱步,
这一世她想让甄嬛做那出头鸟,吸引火力,给她创造机会慢慢上位。所以这个温大医就确实碍眼了些。
她深知要扳倒温实初其实很简单,此人医术精湛,在太医院还算是有些威望,
为人又谨慎善良,轻易不会露出破绽。
如果借着今日和甄嬛私相授受之事也是不行的,
一来这个时期的甄嬛还没有进行殿选,也就还没有入了宜修和华妃的眼,即使知道这事的她们也不一定会出手,
而且如果因为这件事导致甄嬛无法顺利入宫,没了这把刀,那之后想要扳倒宜修和华妃就难如登天了。
宜修心思深沉,手段狠辣,一直视有孕的嫔妃为眼中钉。
只要温实初不在,以宜修的手段,甄嬛想要保住腹中胎儿简直难如登天,怕是连怀上的机会都不一定有。
没有孩子傍身,甄嬛后期在宫中的地位便不会那样稳了。
有宠有子和有宠无子的区别可太大了。
而甄嬛也绝不是任人拿捏的柔弱女子。一旦知道点蛛丝马迹,以她的性子,定会疯狂反击。
到那时,杀红了眼的甄嬛必然会与宜修、华妃展开激烈争斗。
这三人之间的矛盾本就不可调和,如此一来,定会杀得你死我活。
“需要怎么解决呢,就是怕打了老鼠伤了玉瓶?”
闺房内,她背着手来回踱步,眉头紧锁,绞尽脑汁思索着既能除掉温实初又不波及甄嬛的万全之策。
想到温实初身为太医,平日里最看重的除了他的嬛妹妹便是自己的医术声誉。
若是能设法损毁他的名声,让他在太医院待不下去,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她知道这雍正初期贪污腐败之事可是不少,还有这几日派人打听的一些传闻,
怕是这太医院和内务府的药材采购里定是少不了药商为了谋取暴利,以次充好的情况。
又听说温实初为人正直,多次在太医院议事时提及要严查药材来源,为此还得罪了一些同僚。
那就设计诬陷温实初与药商勾连、以次充好,想办法把温实初革出太医院。
只要把风声放出去,哪怕最后查无实据,可流言蜚语一旦传开,他在太医院的名声便算是毁了。
她当即又叫来茗烟,轻声吩咐道:
“你这几日花钱找人乔装打扮一番,去一些与太医院有采购的药铺转转,到时候我们可以编造一些流言蜚语。”茗烟心领神会,点头称是后匆匆离去。
几日后,花费了不少精力和银钱,也得到了确实的消息:
原来,有个叫钱姓的药商,一直对温实初要求严查药物一事怀恨在心,
近期正偷偷谋划着用一批已经霉变的草药替换太医院采购的上等药材,只等温实初当值时交货,好让他背黑锅,给他弄出太医院,就是计谋是粗糙了一些。
安陵容知道后,随即让人乔装后设法接近钱姓药商的伙计,用重金收买,让其在关键时刻反水,揭露钱姓药商的阴谋,并假装慌乱间将温实初牵扯进来,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之后.....
“只要计划顺利实施,温实初就算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可那些猜忌和怀疑也会如影随形,他在太医院肯定待不下去。”
很快就到了交货那天,太医院人声鼎沸,众人都在等着验收新药材。
钱姓药商的伙计按照计划,突然站出来,声泪俱下地哭诉钱姓药商的恶行,
还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证据”——几封似是而非的信件,信中暗示温实初因回扣给的不够,故意为难钱姓药商的商铺。
太医院众人哗然,虽有几个深知温实初为人的太医想要为他辩解,
可看现在的情况中也不敢多说什么,怕被认为是其同伙。
再加上问询了其他几个药商,他们也深恨温实初挡其财路,
故而在被询问时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坐实温实初利用职权索要好处的行为。
太医院内,众人神色慌张,交头接耳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院判满脸怒容,额头上青筋暴起,狠狠一拍桌案,大声下令:“此事关乎太医院声誉,必须彻查到底,一个细节都不许放过!”
底下的太医们纷纷应和,可那眼神里,无一不透露出不安与惶恐。
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件事未必是温实初做的,可太医院平日里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谁又能保证不被牵连?
毕竟在药材采购、请托关照等事务里,不少太医都或多或少有过猫腻。一旦彻查,说不定真就拔出萝卜带出泥,把自己也给揪出来。
一时间,众人眼神交汇,彼此心照不宣。
此时最好的办法,便是大伙联合起来,把这口锅扣在温实初身上。
只要他离开太医院,此事便能有个定论,也能让自己逃过一劫。
于是,在后续调查中,一些本就模糊的线索被刻意曲解,旁人的几句含糊证词被无限放大。
那些平日里和温实初交情一般的太医,也在众人的裹挟下,昧着良心添油加醋。
温实初看着周围人的丑恶嘴脸,满心悲愤,却孤立无援 。
院判带着一群太医,在堆积如山的卷宗和药材样本里反复核查,眼睛熬得通红,却始终找不到关键破绽。
其实众人心里都清楚,这所谓的 “证据” 本就是大伙暗中编排、添油加醋弄出来的,自然不会有什么实锤。
每次询问证人,那些人都像是提前串供好了,话里话外都把矛头指向温实初。
即便有几个太医心里不忍,可在这 “大势所趋” 下,也只能选择沉默。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判定温实初有罪,可这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证据,再加上众人的推波助澜,已然让他在太医院声名狼藉。
同僚们看他的眼神里,满是疏离与嫌恶,往日的信任荡然无存。
无奈之下,院判只能将温实初革职,对外宣称会继续彻查,实则是想以此平息众怒,让这件事尽快翻篇。
温实初接到革职通知时,只觉五雷轰顶,他望着熟悉的太医院,满心的不甘与绝望。
而躲在暗处关注着一切的安陵容,得知消息后,只能对他说抱歉了,但是她也帮温实初保住了子孙后代不是吗?
在这深宫里,有宠爱的甄嬛并不可怕,真正棘手的是有宠又有子有外援的甄嬛。
温实初于甄嬛而言,其重要性远超表面所见。
而后期,卫临因温实初的缘故投靠甄嬛,更是为甄嬛的势力添了一把火。
安陵容也知道,在这后宫争斗里,医术便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没了温实初,甄嬛虽或许还能凭借美貌与才情,继续获得皇上的宠爱,
可在宜修那层出不穷的阴狠手段面前,她的处境怕也不会好多少。
剧情里有温实初在暗中守护,甄嬛应付的都勉强,想想那舒痕胶。
如今温实初已被自己设计革职,甄嬛没了这最大的保障,往后宜修再对她腹中胎儿下手,她又该如何招架?
这一步棋算是走对了,又扭转了剧情,接下来就只需静静等待甄嬛入宫,
看她在这没了温实初庇护的甄嬛,该如何应对宜修与华妃的步步紧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