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上下忙碌了大半年,除了老百姓特别高兴外,都累得不行。
好容易趁着过年休息一波。
刚出正月,雍正又将九贝勒允禟叫进了宫里,同时还将简述也叫到了养心殿。
这还是除了年节宴席之外,简述第一次直面允禟。眼前的允禟没有一点历史中记录的样子,只见他面容削瘦,身姿细长,精神饱满,目光坚毅,给人一副很可靠的样子。
这也是允禟第一次近距离看简述,上下打量了一番后,除了漂亮,允禟真没看出这个女子有何不同?
雍正和简述隔着案几并排坐在榻上。
允禟进来后向二人见礼,雍正赐了座后,在最近的一张椅子上坐定。
苏培盛带着宫女给三人分别上了茶后,又带着所有人退出殿外。苏培盛把人打发的远远的,他自己则站在门前台阶处。这个地方听不到殿内的声音,但皇上要喊他时也无须用多大的声音。
雍正抿了一口茶,才说道:“前朝的事已经告一段落,最近没有其它要事,朕想着让老九出去一趟,见见世面。”
简述知道雍正这话是对她说的,想了想最近的安排,她迟疑地问道:“另一支船队到达广州最快也得五月下旬,九贝勒此时出发太早了些吧,皇上可是有另外的安排?”
雍正放下茶杯,习惯性地甩着手串,说道:“各府交上来的产业名录,你二人可看了?有什么想法吗?”
简述没急着答话,允禟想了想站了起来,双手抱拳说道:“回皇上,光看账册,实在看不出什么。”
雍正抬起手往下压了压,说道:“坐下说话,今儿个没有外人,无需拘礼。”
允禟谢过后,在椅子上坐好,然后继续说道:“臣弟想还是得出京走走到各地看一看,这么多的产业,数十年时间的经营,营利尚不及贵妃娘娘一提所得的十分之一,要么是所托非人,管理的奴才不善经营,要么就是下面的奴才欺上瞒下,把银子都贪了去……说实话,臣弟以为这里面后者的可能性要大些。”
雍正将目光投向简述,简述说道:“京城里的产业及京郊附近的庄子,臣妾已经命人核查过了,正如九贝勒所言,银子多是被下面的管事贪没了,单就京郊周边一个农庄的管事靠着倒卖庄子上的产出一项,就贪污白银数万两到十数万两不等。”
雍正说道:“这事朕听张启麟说了,也下旨惩处那些犯事的奴才,出事的庄子也都换了新的管事接手,想来短时间内不会再出问题。”
简述说道:“臣妾认为,那些管事之所以能贪没多么多,还是往日里监管不严的缘故。不如让这些庄子上的管事以三年期限为一任,任期结束后调往他处,任期内账目不符的,或有贪污的,或有亏空的都加以惩处,情况严重得累及子孙。相对的若是任期内经营的好的,也要不吝奖赏,如对其后代子女可以放契为自由人,允其科举,想来多少能遏制住这股贪腐之风。”
雍正点头说可以试上一试,然后又问道:“你的那些庄子也是这样经管的?”
简述笑着说道:“臣妾的庄子不仅有奖有罚,同时对依附于庄子上的农户也照顾,像是家中有幼子幼女的,年满七岁均可进学堂习字,若是学有所成,就会放了他们一家子的身契心改为雇用。庄子也会出钱供这些学子进官学学习。对那些习文不成的也有安排,臣妾的庄子上还有技学,教授其他技艺,如木匠、铁匠、银匠、厨艺、会账等,女子则可修习刺绣,纺织,剪裁,印染等,最不济也能帮店铺采买,驾车,运输……臣妾的初心是想让他们各个都能独立生活。”
雍正似乎明白简述的生意为何短短几年就扩张至此了。
允禟却不解地问道:“贵妃娘娘就不怕这些人学成了手艺后另谋他就?”
“不怕,因为别的地方没有本宫给的多。”简述笑着解释道:“凡是在本宫庄子、铺面上工的人,男的年满六十岁,女的年满五十岁以后每月可格外领一份养老银,年满八十后每年可再多领一份红例。学子考上秀才的每年可从当地银庄支取白银二十两做生活费,考上举人的每年可支取五十两,考上进士的每年可支取一百两,出士为官的每年可支取文银二百两,若任期内遇灾的,可格外申领赈济银,根据灾情大小可调用白银一千两到十万两不等。”
见雍正和允禟听得认真人,简述继续说道:“女子中有能力出众的,本宫也会给独自她经营铺面的机会,为她提供本钱和免费的铺面,试营期为三年,三年内店铺自负营亏本宫不会干涉。若是做成了,本宫也可多个供货渠道。若是不成,她也会老老实实地继续给我工作还债。”
雍正笑着说道:“难怪短短几年,爱妃的生意就能遍布大江南北,所谓人心齐泰山移,爱妃抓得是人心。”
简述说道:“以人为本,任何时候都不会错。”
允禟也是感慨地道:“相较于贵妃娘娘以人为本的经营方式,臣弟等之所以会被下面的人糊弄住,想来也有压榨太过的缘故。”
雍正反复念了几遍以人为本,越念越觉得这正是他寻找的为政之道,不由说道:“若为君者也能做到以人为本,这江山何愁不能千秋万代?”
简述想起现代社会的种种,也不由感慨提出这个概念的领导人的高瞻远瞩。
雍正又问道:“名录上其他各地的庄子和铺面,爱妃也打算这样经营么?”
简述说道:“皇家的庄子和铺面可不能像臣妾的产业那样管理,皇家的庄子和铺面管理的都是八旗的包衣或各府的家生子,各家自有一套管理办法,臣妾不打算大动,只将贪污太过的揪出来就即可,其他的臣妾想以开源为主,节流为铺,保留那些经营好的,将经营不善的铺面调整经营内容,有海贸做支撑,铺面的货物不愁卖。”
简述见雍正没有反对,继续说道:“对于各地的庄园,臣妾想着最好能将这些零散的庄园整合到一块,这些庄子上的田地大多都是良田,可以与当地的农户置换一下,尽量收拢在一起。臣妾庄子上有便于大规模耕种的农具,这个管理可以套用臣妾庄子上的。庄子上的产出除了满足各府的供应,还可以留出一定量的储备粮,剩余的也可以直接收当地官府收购,统一存储于府库内。储备粮储备满三年的可以交由当地府衙平介出售,即可平稳当地粮价,也可保障军粮或赈粮的供给。”
允禟说道:“若各地府县都有几个这样的庄子,遇到灾情时就可以从周边的府县调粮应急,朝廷就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拨款筹粮。”
简述说道:“正是如此。”
雍正想了想说道:“爱妃各地的庄子上有多少存粮?”
简述回忆了一下才答道:“最少的数千石,最多的数万石不等,另有地瓜粉,土豆粉等可替代粮食的物资若干。”
允禟问道:“粮食放久了就会减重,地瓜粉和土豆粉这类的风化的更厉害吧?”
简述点了点说道:“存放三年损耗约有一成半,可相对于受灾后粮价飞涨,这些损失不算什么。”
停了一会儿,简述又说道:“各府的产业还是得由皇上信得过的人帮着监管着。”
雍正点头说道:“这个朕另有安排。”
说过了各府产业的处理办法,简述借此机会又提另外的一件事。
简述对雍正说道:“另外还有一件事,是关于内务府的,内务府上下不仅仅贪污成风,还虚报采买价格。同样的青菜,市面上售价一文钱一斤,报到宫里就是几十文一百文不等,几文钱一个的鸡蛋,到了宫里就要一两白银一个,宫里那些不受宠的嫔妃和位分不高的贵人、常在,想多吃个鸡蛋要掏上三、五两的银子。就这还算是好的了,有些答应连份例的东西都拿不全,但凡想要取些吃的用的,都要掏银子,没银子就没有东西。这也是后宫消耗颇费的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