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勇看着娜塔莉亚的八个击坠,一股危机感在自己心里陡然而生。
他自认为刚才自己打的不算差,但是娜塔莉亚依旧交出了比他廖勇更好的答卷,这只证明了一件事情——
——自己在太空里,技术不如娜塔莉亚。
一想到这里,廖勇的手就不由地想赶紧把推进杆推到最大,这要不是AI考虑了阿伦的意见,及时拦了他一下,他就又要和在大气内一样开着加力就冲过去了。
【廖勇中尉,请冷静一些。根据计算,现在的速度是最佳巡航速度,目前为止的敌机数量大于等于六十,你有充足的目标数量。】
“你这家伙还蛮懂的。”
【这只是基于你的面部表情、身体肌肉的细微动作,以及你在平时表现得出的正常推论。】
“得,我觉得等专用机到了,让老爹给你装个语音接口算了。”廖勇笑着摇了摇头,“只不过你说得对,我确实有点着急了。”
【我和娜塔莉亚中尉的机载AI进行了数据同步,很明显,娜塔莉亚少尉的在个人风格上,更倾向于服从于自己在飞行时的直觉,而她的直觉确实非常准确,至于你,根据你的肌肉电信号判断,你的直觉也非常准确,但是你太过于理智,太过于相信自己的经验,压制了自己的直觉。】
AI一通长篇大论下来,给廖勇整懵了。
“你意思是,我服从我自己的直觉就行?”
【并非这么简单,但是你确实不应该继续压制自己的直觉。】
“我知道了,我试试。”
廖勇长出一口气,重新集中了自己的精神。
论直觉,廖勇在这方面有着最顶级的天赋,也就是超集中状态。在超集中状态下,廖勇的思考以及神经反射速度快到夸张,并且有着近乎于人机一体的变态操作能力。
唯一的问题是,这种状态下,廖勇基本上只能注意到眼前的几个敌人,以及自己附近的一两个队友。
对别人而言,这算不得什么debuff,但是对廖勇而言就有点尴尬了。
原因也很简单,除了超集中状态这项羡煞旁人的天赋之外,他的另一项天赋也同样让人眼红,那就是和开了天眼一样的战场视野,或者说,对战场的阅读与判断能力。
廖勇之前拿下的击杀里,有不少被认为是所谓的简单击杀。这种击杀一般出现在二打一时,队友帮你拉扯出对方破绽后,你抓住机会将其击坠。
但是,在战场上,哪有那么多局部二打一的机会,更多的是均势对抗。
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简单击杀给你捡人头。廖勇能有这么多的简单击杀,连带着给娜塔莉亚也刷了不少,靠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在阅读战场后,将自己,自己的友军,甚至于敌军和敌军的友军全都算计在内,将敌方在部分情况下变为己方,压迫其余敌方做出受迫性失误罢了。
因此,邓恩和诺埃尔更看重的就是他阅读战场的能力。一个操作能力无敌的天赋怪最多只能一个人解决三四个敌人。这种天赋怪在联邦里多的是,娜塔莉亚在操作上的天赋就不比他差多少。
比起这个,战场视野如此优秀的,邓恩和诺埃尔除了廖勇他爹廖建华之外,可就只见过廖勇一个。
这种天赋可是能实打实地让友军都变强的,邓恩退役在即,1212中队需要一个足够优秀的接班人,拥有这项天赋的廖勇当之无愧。因此他一直在培养廖勇成为一名合格的中队长,因此大部分时候,廖勇的另一项天赋都是处在封印中的。
现在,自认为已然落后的廖勇决定揭开这项封印。而想要进入超集中状态,就需要一头冲进最惨烈的战场里。
于是,他控制着闪电隼,一头扎进了补给舰队外侧那残渣乱飞的旋涡里。
不得不说,短短半小时不到,战场的局势又有了变化,第三舰队已经成功俘获了七八艘运输船,现在正在掩护着被俘的船只向星系外侧转移。而从艾辛格本星,小行星带防御系统中出发的反击部队,现在也抵达了战场。
攻守之势逆转,第三舰队不得不进行快速的轮转,利用护盾容量尚高的战列巡洋舰去进行防御,其余的战列巡洋舰则是集中火力,优先处理对方的高危目标。
这种战术对缺乏高速战舰的人类帝国一方极其不利,好在,在占据了一定空间之后,人类帝国一方缺乏先进战斗机的情况得以缓解。
“这是什么?”
廖勇刚一进场,就看到有数架自己没有见过的双发重型战斗机从远处掠过。
“不知道,我这里的热纹信息和辐射信息都对不上号,光学外形上看和狂怒式有七成像,但是根据其他信息的推算,狂怒式的Δv可没这么高!”闪电的信息传来。
在太空里,速度多快意义不大,更重要的是Δv,也就是速度变化量。这个参数决定了战术机动能力、任务持续能力以及最关键的,即与对方战斗单位对抗能力的强弱。对太空战舰和战斗机这种作战单位而言,是真正的核心参数。
“新型机?我来试试他的成色!”廖勇一舔嘴唇,一推操纵杆冲了上去。
“队长,有一架超级闪电隼跟上来了。”帝国一方的战斗机飞行员很快发现了冲上来的廖勇,“要不要先去解决他?”
“专注在任务上,利爪二号,我们的任务是摧毁被敌方俘获的舰船。”队长回答,“而且,你真相信这是单机前出的目标吗?我们的性能并不比超级闪电隼更先进,只要他不攻击就别管他,确保制天权的任务不归我们管。”
“收到。”利爪二号点了点头,没有太在意廖勇。
他们不在意廖勇,那廖勇可要在意他们了。随着瞳孔猛地一缩,廖勇的精神瞬间高度集中。
超级闪电隼的尾焰骤然暴涨,这是开启加力的表现。随着速度暴涨,廖勇轻松追上了怨恨式小队,目视锁定瞬间完成。
“该死,我被锁定了。”利爪四号骂了一句,“申请离队规避。”
“只有一个敌人吗?”作为队长的利爪一号看了一眼,皱了下眉。
自己的利爪小队可是足足有五个人,虽然大家的技术都不是最顶尖的,但是胜在都有个一千多小时的飞行经验,在人类帝国一方算是航空航天部队的中坚力量之一。
因此,利爪一号对自己小队的战斗力是有一定信心的。看到真的只有廖勇一机冲上来,他不由得也起了捞个击坠再走的想法。
“好像确实只有他一个人。”利爪四号快被廖勇玩弄疯了。
为了节省弹药,在对方执行严格编队飞行的时候,廖勇并不想发起攻击。如果只有一架战斗机抛洒干扰弹,那么他还可以进行光学引导。但是要是一个中队的战斗机同时抛洒干扰弹,那导弹的引导头会不听光学引导的指挥,直接一头撞进去。
因此,他一直在使用火控雷达单独照射一架敌机,也就是利爪四号,时不时地挑逗他一下。
【对方距离我方被俘舰船阵列还有1400公里,根据当前速度,预计三分钟内抵达。】
“我知道了,在剩余时间不足1.5分钟时提醒我。”
在AI的帮助下,廖勇在超集中状态下姑且找回来一点战场感知能力。他知道对方的目标是被俘获的舰船,而这也让他对敌方的战备情况有了一点猜测。
大概,冥河之门可能确实是刚刚修好,但是这个维修恐怕只能让这个庞然大物恢复到星际间大战时的水平,尚且没来得及进行现代化改装。
既然如此,那么保住这几艘俘虏就更重要了。比起自己的战绩,干扰对方对重要目标发起攻击显然更加重要。
而就在廖勇即将正式展开攻击时,对方的六架战斗机突然分散成三个双机编队,从不同的方向向他包围了过来。
“哼,怕的就是你不主动来找我!”看到对方主动应战,廖勇露出了求之不得的表情。他拉动操纵杆,配合脚下踩舵,以一个比AI精校后更加精准的控制,改变了航向,冲着其中一个双机编队冲了过去。
-----------------
“哎,明明纠缠粒子已经生成完毕了,这家伙怎么不接通讯?”李听寒看着自己的终端,上面的量子封存环内,一缕蓝光正闪烁着。
“可能是在作战吧。”和她视频的李见侠笑了笑,“不能使用常规手段,只能用漂流瓶,那他们发信息的时候,可能已经要进入战斗状态了,但是又很需要AcE的定制机,否则我想不出来这么做的理由。”
“那他们不更应该立即接起通讯吗?租用超精度级的超空间传送系统很贵的啊大哥。”李听寒抱怨了一句。
“也许用不了你等太久,比起这个,既然作战条件如此严酷,你不如先想想办法,看能不能趁着这次传送,把那些刚刚定型准备参与竞标的东西一块送去?”另一个窗口内,李延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