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鹰一号”试飞成功后,林宇深知这是“炎龙独立军”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他迅速对军队的战略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整,以充分发挥新获得的空中力量优势,并进一步提升部队在复杂战争环境下的综合作战能力。
首先,林宇着手组建独立的空军大队。他从全军范围内选拔出一批身体素质过硬、反应敏捷且具备一定飞行天赋的战士,作为空军大队的首批成员。这些战士们怀着对飞行的热爱和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接受着严格而系统的飞行训练。训练内容涵盖了飞行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巧、空战战术以及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为了让飞行员们尽快掌握先进的飞行技术,林宇还专门安排了经验丰富的教官进行指导,其中不乏从系统奖励部队中选拔出来的专业飞行人才。
在训练过程中,飞行员们不仅要在模拟飞行设备上进行反复练习,熟悉各种飞行操作和仪表读数,还要进行实地飞行训练。他们驾驶着“炎鹰一号”战斗机,在根据地的上空一次次起飞、降落,不断磨练自己的飞行技能。每一次飞行都是对勇气和技术的考验,而飞行员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逐渐成长为一支能够在天空中与敌人抗衡的精锐力量。
除了空军大队的建设,林宇还注重加强各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训练。他深知,在现代战争中,单一兵种的作战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各兵种紧密配合、协同作战,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因此,他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参演部队包括重装合成旅、步兵部队、炮兵部队以及刚刚组建的空军大队。
在演习中,各兵种按照预定的作战计划,密切配合,模拟实战场景进行演练。重装合成旅在坦克的掩护下,迅速向敌方阵地发起冲锋;步兵部队则在后方提供火力支援,并负责清理残敌;炮兵部队根据前方部队的指示,准确地对敌方目标进行炮击,为冲锋部队开辟道路;空军大队则在空中对敌方阵地进行侦察和轰炸,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通过一次次的演习,各兵种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协同作战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
在根据地建设方面,林宇加大了对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他组织军民修建了更多坚固的防御工事,完善了通讯和交通网络,以提高根据地的防御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办了多所学校,为根据地的孩子们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培养未来的建设人才。在医疗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医疗体系,培训了大量的医护人员,提高了对伤病员的救治能力,保障了部队和群众的身体健康。
展望未来,林宇深知“炎龙独立军”肩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艰辛和挑战。日军不会轻易放过“炎龙独立军”,国民党也可能会在背后继续搞小动作。然而,林宇充满信心。他相信,在全体将士的英勇奋战下,在根据地人民的全力支持下,“炎龙独立军”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炎龙独立军”将继续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他们将以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更加精湛的战术,与日军展开更加激烈的战斗,为收复失地、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不懈努力。在未来的战争岁月里,“炎龙独立军”必将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成为中华民族抗日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