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内心苦涩。
易中海进来后说道:“王主任,既然定量调整了,贾东旭家四口人,就他一人有工作,母亲腿脚不便,家中粮食明显不足。
您能否帮忙把秦淮茹的户口迁到四九城?这样也能多分些口粮!”王主任答:“老易,这事街道办早有说明。
如今户口管理严格,不好办理。
再说,之前我不是没让你通知大家申请,结果你们为了乡下的地,推诿拖延。
除非秦淮茹能在四九城找到工作,不然落户根本不可能。”“这……”易中海长叹一声:“我明白了,谢谢王主任!”
易中海正准备离开,冯鹏站起来拦住他:“等等,请问您是秦淮茹同志吗?”
秦淮茹没想到冯鹏会跟她搭话:“我是!”
冯鹏出示了自己的警官证:“我是市公安局副局长,冯鹏!听说最近这条街传言罗小青同志对你一直念念不忘?这让他相亲遇到了些麻烦。
所以我来向您了解一下情况,毕竟罗小青同志可是擒拿敌特的英雄,他的工作与生活作风,组织上都很关心。”
身为五六十年代的市公安局副局长,冯鹏的身份何等显赫,手上更是沾着血迹的。
他随便摆出一点威势,就让秦淮茹吓得脸色惨白:“我……误会了,全是误会!我之前跟小青说过不成婚的事。
后来我们各自成家,互不相关,根本没有所谓的念念不忘!”
“是吗?我还以为有人故意抹黑小青同志的名誉呢。
那这样,如果以后再有这样的流言,我就来找您了。
您得把事情说清楚,我记得当初是你悔婚吧?”“对……对!我保证以后不会再有人说小青的坏话。”
冯鹏点点头:“大爷,听说您是这片的大爷,出了名的老好人。
您也希望罗小青同志能过得好吗?”
易中海回答道:“那是自然,小青是我们四合院的骄傲,就像我对我的徒弟贾东旭一样,我也很关心他的生活。
冯局长请放心,我一定好好约束院子里的人,也照顾好小青的生活。”
冯鹏笑着调侃:“哦?那小青结婚时,您这位大爷准备随礼多少?可别比您徒弟的少啊。”
易中海脸有些尴尬:“不会,他们一样多,一样多!”
冯鹏笑道:“哈哈,小青,你们院子的大爷真不错!”
罗小青附和:“是啊,院里很多人都有困难,都是他帮忙解决的。”
易中海也笑着说:“小青知道就好,这样吧,小青结婚时,我随礼给他六十块,跟东旭的一样!”
罗小青笑言:\"那就提前谢过一大爷了!\"
易中海领着贾东旭与秦淮茹离去,神色极为阴沉。
市局副局长为何如此重视罗小青?这其中定有缘由。
冯鹏看似闲话家常,实则字字句句都对一大爷有所限制,尤其提醒了秦淮茹。
一大爷刚赔给罗小青百元,如今又得拿出六十的份子钱,简直希望罗小青一辈子不成亲,否则他的养老钱可就要被折腾光了。
秦淮茹依依不舍地走出罗小青的屋子,问一大爷和东旭是否能帮忙找个活计。
她说王主任讲有了工作就能迁户口。
贾东旭冷哼一声:\"你瞎想什么?你以为工作这么好找?二大爷家的刘光齐,高中学历,找工作花了千把块;三大爷阎解成也要五百块。
就连沈幼甜,罗小青也没给她安排工作。
这下工作更是稀罕物,家家户户都当宝似的。
\"
秦淮茹眼含泪水,她确实渴望一份工作。
家里粮食,先紧着贾张氏和贾东旭吃,接着是小棒梗,最后剩点清汤寡水,自己吃不饱还得干活。
这样的日子,简直像农村生活一样艰难。
并且,她在沈幼甜身上察觉到了威胁,处处都不如人。
若有份工作,便能在沈幼甜面前占上风,或许还能让罗小青后悔没娶她。
易中海也有同样的遗憾,若当时周婆婆家的职位给了秦淮茹,岂不更好?可惜世上无后悔药。
易中海等人走后,王主任与罗慧珍继续翻阅万年历:\"明日十月九号,农历九月初二,适宜结婚、合婚、订婚,是个吉日,不如就定在明天?\" 王主任赞同:\"就这么办,等他们成婚后,我也好尽快为沈幼甜谋个好差事!\"
其实,王主任并非忘记给沈幼甜安排工作,而是因为她的家庭背景特殊。
沈幼甜的父母皆为国家献身的英雄,王主任真心想给予她更好的照顾。
那个年代的新人结婚,特别看重婚史,婚姻这种大事得听从组织的安排,想要结婚,先得打申请,领证时还需单位开证明并且领导签字呢。
罗小青和沈幼甜的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好在如今结婚花不了太多钱,只要一张床、一个脸盆、一个痰盂、一个暖瓶就够了,总共不到十五块钱,收到的彩礼大多都是些日用品。
不像后来,动不动就是天价彩礼,甚至有些地方直接报出五十九万的数字,简直是把人榨干啊!
把婚事安顿好了之后,罗小青就到单位开了介绍信,
张所长挥挥手,还给了她三天假。
第二天清晨,罗小青穿上崭新的列宁装,载着穿红色布拉吉的沈幼甜,准备去登记。
出门时正巧碰见贾张氏唾沫横飞地指责罗小青对秦淮茹心怀不轨呢!
秦淮茹哭着解释:“妈,您别说了,那都是误会,小青现在可是个干部!”
罗小青嘴角微扬,不得不说,冯鹏这招还真够狠的。
就是有点大材小用了,一个市局的副局长,去对付秦淮茹这样的农村妇女,显得太夸张了。
其实就算冯鹏不用这一招,罗小青整治贾东旭的那一顿也足够让秦淮茹服帖了,要是还不服气,罗小青自有办法让他安静下来。
不过王主任和冯鹏今天帮他的忙,罗小青都记在心里,日后有机会一定得报答他们。
四合院里除了日常的嬉笑怒骂、琐碎小事,自然也少不了人情往来。
想在这个时代走得更远,光靠实力是不够的,还要懂得人情世故。
沈幼甜坐在罗小青的自行车后座上,回想起这半年多来与罗小青相处的点点滴滴,眼里满是柔情。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今天的风仿佛都是甜的!
去民政局之前,罗小青先到供销社买了不少奶糖装进口袋,又给沈幼甜塞了一些:“等下领完结婚证,可别忘了给工作人员喜糖,好好感谢他们,明白吗?”
“好!”
沈幼甜的眼中闪烁着光芒,望着罗小青说道:“走吧,表姐!”
沈幼甜被罗小青拉着走进民政局,待两人再次走出时,各自手里都攥着一张像奖状似的结婚证。
沈幼甜高兴地举着结婚证,偷偷瞄向罗小青:“不能再喊表姐了!”罗小青问:“为何?”
沈幼甜涨红了脸,沉默不语。
罗小青故意逗她:“那该叫我什么?先叫一声!”沈幼甜脸颊发烫:“小青。”
罗小青揽过沈幼甜,在她脸颊用力亲了一下:“记住了,我是你的男人!”沈幼甜捂着脸,低头不语,恨不得钻进地缝里。
看着害羞的沈幼甜,罗小青越看越喜欢,这丫头真纯情。
领完证后,罗小青带着她回了四合院。
一进门,阎埠贵笑嘻嘻地迎上来:“小青,刚出去?”
罗小青掏出一把奶糖递给阎埠贵:“三大爷,我和甜甜结婚啦,这是喜糖!”
阎埠贵惊讶得瞪圆了眼:“你跟她……你们不是亲戚吗?”
罗小青:“我妈只是说收养我,但我们户口不在一起。”
“明白了!原来两家变一家,这是好事。
小青你别急,我去给你们写两副新婚对联。”
罗小青答应一声,转身先去了老林家:“老林叔,水桃,出来拿喜糖!”
林水桃正端着盆,听见罗小青的话,手中的盆直接摔在地上,随后哭着跑回屋里。
老林叔叹了口气,接过大红糖纸包:“小青,恭喜啊!”
罗小青虽觉奇怪,也没多问,把糖递给老林叔就走了。
阎埠贵跟上来:“小青,给你对联!你现在可是咱们院子的大干部了,不办个酒席?”
罗小青接过对联,三大爷说:“上联是‘成新家家和顺婚姻美满’,下联是‘立大业业通达前程辉煌’。”
此处还有几枚喜字,依惯例是要贴在门上的。
这儿还有红纸和红砖,你们先回去,让沈幼甜踏着红纸进屋,再将红纸裹好,放到窗台上。
这便是压红砖,也是镇门红。
另外,你家的斧头也用红纸包起,藏于床底之下,
这便称作“压福”!
阎埠贵终于寻得机会向罗小青献殷勤,立刻如数家珍般介绍这些对联,他往年都会帮邻里书写春联,收些花生瓜子作为酬劳。
但今日,他为罗小青效劳可是分文未取。
罗小青见状,又从口袋掏出一捧喜糖:“多谢三大爷!”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无论过往有何恩怨,在喜庆之事、大事面前,有人帮忙便是人情,罗小青记在心里,当下加倍回报以喜糖。
阎埠贵见罗小青态度转好,忙谄媚道:“不用了,我现在是组织的一员,我的婚宴会在单位举办!”
阎埠贵听后既羡慕又遗憾:“若是能在院子里摆上一桌,那该多好,咱们大院许久未曾有过喜事了!”
罗小青未置可否,既然人情已还,她便不再多言,牵着沈幼甜步入四合院中院,“雨水,出来尝尝喜糖吧!”
何雨水欢欢喜喜地跑出来:“哥哥嫂嫂新婚快乐!祝你们早生贵子!”沈幼甜听得开心,不断往何雨水的口袋里塞糖。
秦淮茹在正院洗衣服,得知罗小青娶了沈幼甜,也想趁机巴结罗小青,同样如数家珍地介绍那些对联,以往过年她也会帮忙写,顺手拿些花生瓜子。
这也算免费为罗小青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