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外的蝉鸣裹挟着热浪涌进研发部,人事主管陈姐领着个穿藏青色 衬衫的男人推开玻璃门。那人手腕上的机械表泛着冷光,嘴角噙着笑意,工装裤口袋里还露出半截电路图。
“给大家介绍下,这是新来的生产部梁经理。” 陈姐话音未落,男人已经谦虚的低头问候,手略显尴尬的挥手:“大家好,我叫梁宽,88 年生人,在苏州焊了十年线路板,被吴总用三箱阳澄湖大闸蟹骗过来的。”
\"哈哈。。。\"
研发部爆发出一阵哄笑。刘思亚攥着马克杯的手指微微收紧,目光偷偷打量梁宽 —— 对方衬衫第二颗纽扣没扣,露出若隐若现的锁骨,说话时眉飞色舞的模样,和总埋首代码的李君浩截然不同。
“以后还请各位多指教!” 梁宽突然从裤袋掏出把彩色糖果,像撒扑克牌似的甩在众人桌上,“先贿赂下,省得你们嫌我管太宽。” 薄荷糖滚到刘思亚脚边,她弯腰去捡时,听见梁宽压低声音说:“草莓味的给美女。”
午休时分的茶水间蒸腾着咖啡香气,刘思亚刚拧开保温杯,就被闺蜜张子枫拽到角落。“快说!新来的梁经理是不是在跟你暗送秋波?” 张子枫晃着手机,屏幕上是今早梁宽给刘思亚递糖果的抓拍。
“别胡说!” 刘思亚感觉脸颊发烫,低头搅动枸杞茶,“人家就是性格开朗。”
“开朗?” 林夕若挤眉弄眼,“他看你的眼神,比万用表测电流还专注!你再看看李君浩 ——” 她突然噤声,窗外正巧掠过李君浩抱着服务器的身影,那人目不斜视,工装裤膝盖处还沾着车间的机油。
刘思亚的勺子碰在杯壁上发出轻响。她想起今早梁宽衬衫领口透出的古龙水味道,和李君浩身上永远的松香气息截然不同。“其实梁经理挺厉害的,” 她盯着水面漂浮的枸杞,“昨天他一眼就看出钻孔车间的参数异常......”
“哟,这就开始维护了?” 张子枫突然凑近,“我可听说,他在苏州的时候,带的团队拿过行业创新奖。而且 ——” 她压低声音,“他单身。”
茶水间的微波炉突然叮响,惊得刘思亚差点打翻杯子。她望着镜中自己泛红的脸颊,听见张子枫在身后哼起小调:“春心动呀~” 窗外阳光正好,将李君浩匆匆而过的影子,和梁宽留在她桌上的草莓味糖果包装纸,一起镀上了暧昧的金边。
尖锐的警报声突然刺破贴片车间的空气,红色警示灯在梁宽脸上投下明灭不定的光影。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控制台前,工装外套的拉链还没拉上,露出里面印着 “pcb 极客” 字样的文化衫。
“怎么回事?” 梁宽的声音像块冷铁砸在地上。技术员小王举着平板电脑,手指都在发抖:“梁经理,b 区贴片机连续出现 0402 元件偏移,已经报废了七块板子!”
梁宽俯身查看实时数据,食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温度曲线不对,锡膏提前固化了。” 他转头对操作员喊道:“把贴装头温度下调 5c,同时检查钢网张力!” 说话间已经抓起安全帽,“小王,调出这批订单的排单表。”
众人跟着梁宽冲进车间,他蹲在贴片机旁,镊子精准地夹起一枚比米粒还小的电阻:“看到没?元件底部有虚焊痕迹,这是因为预热时间不足。” 他突然抬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李君浩和褚砚兵,“mES 系统里的设备参数关联模块,要把锡膏类型和贴装温度做强制校验。”
李君浩立刻掏出笔记本记录,笔尖沙沙作响。这时,生产调度员匆匆跑来:“梁经理,客户加急的 hdI 板订单和常规板撞期了,排单系统怎么都调不开!”
梁宽扯过排单表,快速扫过密密麻麻的工序节点。他突然用红笔圈出三个区域:“把常规板的阻焊工序挪到凌晨两点,那时候设备空闲。hdI 板的钻孔工序提前插入,用 3 号备用钻机。” 他转头对调度员说:“记住,hdI 板的孔径公差只有 ±0.02mm,必须用最高精度模式。”
褚砚兵忍不住开口:“可是梁经理,3 号钻机的维护周期到了......”
“让老张带着人现场巡检,重点检查 Z 轴垂直度。” 梁宽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我在苏州的时候,处理过更棘手的排产冲突 —— 有次遇上客户要求 24 小时交货,我们愣是把六层板的生产周期压缩了三分之一。” 他说着从口袋里摸出颗薄荷糖丢进嘴里,“关键是要抓住瓶颈工序,就像写代码要找到核心算法。”
警报声不知何时已经停止,梁宽拍了拍手上的灰,对惊魂未定的技术员们笑道:“都别愣着了,继续干活。等这批板子过了飞测,我请大家喝奶茶!” 转身离开时,他特意走到李君浩身边,压低声音说:“小李,mES 系统的设备预警模块,记得加上锡膏保质期的倒计时提醒,这玩意儿比女朋友的生理期还难伺候。”
看着梁宽远去的背影,李君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车间里机器重新轰鸣起来,而那个总带着轻松笑容的男人,已经像枚精准的螺丝钉,将整个生产链条重新拧回正轨。
晨光斜斜切进研发部的钢化玻璃,在电路板样品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刘思亚抱着一摞文档走向打印机,余光却死死盯着工位那头的李君浩。他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藏白衬衫,正用镊子夹着电阻往电路板上焊接,手腕翻转时,袖口的松香痕迹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
打印机吞吐纸张的嗡鸣中,刘思亚按下 “复印” 键的手指微微发颤。李君浩绘制的系统状态图在滚筒里飞速流转,她数着心跳默数到第三十七下,才小心翼翼抽出多印的那份图纸,折好塞进笔记本夹层。
“早啊,思亚。” 身后突然响起梁宽带笑的声音。刘思亚猛地转身,笔记本差点滑落,却见新来的生产部经理倚在门框上,领带歪斜地挂在脖子上,手里晃着两杯星巴克,“美式加浓缩,没放糖。”
“谢... 谢谢梁经理。” 刘思亚接过咖啡时,眼角瞥见李君浩的肩膀明显僵了一下。他的万用表表笔重重磕在元件引脚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小李,昨天说的 AoI 检测模块......” 梁宽刚要开口,刘思亚突然惊呼一声 —— 手中的咖啡杯 “失控” 地滑向李君浩的工作台,深褐色的液体在图纸上漫开。
“当心!” 梁宽一个箭步冲上前,却见李君浩已经抽出一叠纸巾,利落地垫在咖啡杯下。他戴着橡胶手套的手隔着纸巾将杯子推回来,目光始终没离开示波器上跳动的波形:“下次拿稳。”
刘思亚的脸涨得通红,连声道谢。梁宽突然伸手扯了扯李君浩的衬衫袖口:“你这松香沾得,我那有专用清洁剂,下班帮你处理?”
“不用。” 李君浩抽回手臂,继续调试代码,“还有三个接口没测完。”
梁宽耸耸肩,转而对刘思亚眨眨眼:“周末新开了家密室逃脱,组个局?听说有个机械谜题关卡特别难,正好让我们的技术大拿露两手。”
刘思亚还没来得及回答,李君浩的工位突然响起尖锐的蜂鸣 —— 他盯着万用表的读数,眉头拧成死结:“阻抗异常。” 话音未落,人已经抱着电路板冲向测试区,白衬衫的后摆被空调风吹得鼓起。
梁宽望着他的背影轻笑一声,将自己那份咖啡推到刘思亚面前:“别理他,工作狂一个。尝尝这个,我特意让店员拉了个爱心拉花。”
刘思亚低头看着咖啡表面逐渐消散的奶泡,突然发现李君浩留在桌上的图纸边缘,被咖啡浸出的褐色痕迹,形状竟像极了一颗破碎的心。
深夜的研发部灯火通明,空调外机在暴雨中发出痛苦的嘶吼。李君浩盯着大屏幕上 mES 系统的甘特图,红色的延迟预警线像道刺眼的伤口。三天前钻孔车间因排期冲突导致的延误,此刻正化作报表上跳动的数字,刺痛着在场每个人的神经。
“问题就出在时间计算逻辑上!” 宋哥把第三罐红牛重重砸在桌上,铝罐凹陷的声响惊醒了打盹的褚砚兵。他扯了扯皱巴巴的领带,“现在系统默认上道工序完成时间,就是下道工序的起始时间,但实际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梁宽转动着机械表,表盘的蓝光映在他眼底:“确实。就像上周蚀刻车间的板子,理论上 14:00 完成就能流转,但实际要等质检签字、物流转运,等沉铜车间真正接手,已经是 16:30 了。” 他突然用钢笔尖戳向屏幕,“按现在的算法,系统还在傻乎乎地倒计时,不延误才怪!”
李君浩摘下眼镜擦拭,镜片上的雾气模糊了他紧皱的眉头:“可如果改成接收制卡单开始计时,又会出现新问题。” 他调出生产日志,“看这个案例,开料车间提前两小时完成任务,但后续车间没准备好接收,这段等待时间就成了系统盲区。”
“所以我说要加个缓冲机制!” 宋哥的太阳穴突突直跳,“每道工序之间设置 30 分钟弹性时间 ——”
“不行!” 梁宽猛地站起,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声响,“不同工序的交接复杂度根本不一样!钻孔到沉铜要质检三次,而蚀刻到阻焊只要扫码确认,一刀切的缓冲时间就是耍流氓!” 他抓起白板笔,在上面狂草般画出流程图,“必须按工序类型设置动态缓冲!”
褚砚兵怯生生地举手:“那... 那历史数据怎么办?之前的计时方式会不会导致统计偏差?”
这句话让空气瞬间凝固。李君浩盯着甘特图上堆积如山的历史数据,喉咙发紧。如果修改计时逻辑,意味着要重构近三个月的生产数据,这工作量不亚于重新开发半个系统。
“改!” 梁宽突然用力擦掉白板上的公式,“长痛不如短痛!我明天就去车间,把每个工序的交接细节都摸清楚。小李,你带人开发新的计时模块,重点做数据迁移的兼容方案。” 他转向宋哥,“宋工,你负责和财务部沟通,修改成本核算的时间基准。”
宋哥沉默良久,狠狠灌了口红牛:“行!但丑话说在前头,这次要是再出问题......”
“不会有问题。” 李君浩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却坚定。他的手指划过屏幕上闪烁的错误代码,“我会在系统里加个双重校验机制,新旧计时方式并行运行两周,用实际数据验证准确性。”
梁宽将一叠皱巴巴的排班表甩在桌上,纸张边缘还沾着车间的机油渍:“现在的排班系统就是坨烂泥!” 他用钢笔尖戳着表格上密密麻麻的名字,“看看,上周夜班有三个技术员同时请假,系统居然还在按原计划派单,结果蚀刻车间直接停摆!”
李君浩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看着 mES 系统里不断跳动的红色警示 —— 除了时间计算的难题,新提交的排班需求文档又像座大山压了过来。
“说说吧,这次排班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宋哥把第四罐红牛的拉环狠狠扯开,铝罐碰撞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李君浩调出旧版排班界面,屏幕蓝光映在他疲惫的脸上:“目前系统只能按固定班次自动分配,确实没法处理突发情况。但如果要实现灵活排班......” 他顿了顿,“需要重构整个调度算法。”
“不仅如此!” 褚砚兵推了推下滑的眼镜,声音里带着焦虑,“生产部要求每个工序的班组交接必须有 30 分钟重叠时间,方便设备检查和进度交接,但现在系统连跨班次的人员调配都做不到。”
梁宽突然起身,在白板上画出交错的时间轴:“我在苏州时,用的是‘动态池’排班法。” 他的笔尖快速游走,勾勒出复杂的网状结构,“把所有技术员的技能、可工作时间、历史绩效都录入系统,生成一个动态资源池。当某个岗位出现缺口,系统自动从池中匹配最合适的人。”
“这和招聘网站的人才匹配算法类似!” 李君浩眼睛一亮,随即又皱起眉头,“但我们的情况更复杂,还要考虑设备权限、安全培训等级这些限制条件。”
宋哥突然重重拍了下桌子,震得红牛罐都跳了跳:“最头疼的是老员工的排班习惯!” 他扯了扯领口,“机修组那帮老师傅,宁愿手写排班表也不用系统,说什么‘电子表格没有人情味’。”
会议室陷入死寂,只有空调外机在暴雨中发出呜咽。梁宽突然笑了,从口袋里摸出两颗薄荷糖,抛给李君浩和褚砚兵:“我有个土办法。” 他剥开糖纸,“先做个简易版的手动排班模块,让班组长在系统里拖拽人员图标。等他们习惯了数字化操作,再逐步接入自动调度算法。”
“这是个好主意!” 李君浩在平板上快速绘制草图,“可以设置权限分级,普通员工只能查看自己的班次,班组长能进行临时调整,管理员才能修改全局规则。”
褚砚兵咬着笔杆,突然开口:“那加班时长和调休呢?现在的考勤系统和排班完全脱节......”
“这是下阶段要解决的硬骨头。” 梁宽敲了敲白板,“但当务之急,是让系统先‘活’起来。我明天就去车间找班组长开会,摸清楚他们最迫切的需求。” 他转头看向李君浩,“小李,能抽出几个人先做原型?”
李君浩盯着团队成员疲惫的脸,咬牙道:“我和褚砚兵亲自上。不过需要梁经理提供详细的岗位技能清单和安全规范。”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梁宽看着两个熬红眼睛的技术骨干,突然笑了:“等系统上线那天,我请你们去下馆子。不过现在 ——” 他抓起安全帽,“我得去车间抓几个通宵班的,问问他们交接时到底在磨蹭什么。”
门重重关上的瞬间,李君浩和宋哥对视一眼,同时笑出声。这场关于时间的争论,但至少,他们已经找到了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