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这一刻仿佛被无限拉长,每一秒的流逝,都像是在无情地吞噬着突击成功的生机。
模拟机舱内,那片由红色应急灯映照出的幽暗空间,此刻在石云眼中,仿佛变成了一个充满了未知与致命陷阱的深渊。
“队长?队长?!听到请回答!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蛇眼系统失联!我们失去了内部视野!”
“是否按原计划强攻?请指示!”
冰冷的战术耳机中,接连传来各个突击小组队员压抑而焦急的询问声。
他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察的慌乱与躁动。
毕竟,他们是特警,是习惯了在精确情报支援下执行雷霆行动的利刃,突然失去战场“眼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石云深吸一口气,胸腔中的空气仿佛瞬间凝结成了冰块,让他感到一阵刺骨的寒冷。
但他脸上的表情,却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绝境,爆射出两道令人心悸的寒芒。
那是濒临绝境的野兽,在准备搏命一击时才会有的决然与疯狂!
“所有单位保持冷静!A计划取消!”石云的声音斩钉截铁,迅速压下了通讯频道中的躁动。
“技术组,尝试恢复‘蛇眼’系统,或者启用备用侦察手段!告诉我,需要多久!”
“报告队长!Emp冲击强度过大,核心芯片可能已烧毁!备用微型探头在刚才的冲击中也受到波及,信号极其不稳定,基本无法使用!我们……我们失去了科技侦察能力!”技术组的声音带着绝望。
果然如此!
石云心中最后一丝侥望也随之破灭。
王靖宇教官,是真的想将他们逼入绝境,看看他们在失去科技辅助后,还剩下多少战斗力。
或者说,敌人,已经强大到可以如此轻易地瘫痪他们的尖端装备。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预示着接下来的战斗,将无比艰难。
“启动‘幽灵b方案’!”石云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下达了备用指令。
“狙击组,放弃预定狙击点,根据战场情况,转入射手自主判断,自由猎杀高价值目标!”
“其余人员,放弃潜入,准备极限强攻!听我指令行事!”
所谓的“幽灵b方案”,其实是一个在极端情况下,放弃所有精巧战术,完全依靠队员个人能力和临场反应进行强攻的搏命方案。
这往往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和不可预测的伤亡。
下达完指令,石云猛地闭上了双眼。
在这一刹那,他整个人的身体仿佛与冰冷的模拟机舱的金属骨架、引擎在动态模拟下发出的沉闷震颤、以及空气中那细微的流动,彻底融为了一体。
他的耳廓,如同两面最精密、最灵敏的雷达天线,微微颤动起来,捕捉着来自四面八方,哪怕是最细微的声音信息。
【武学奥义·听风辨位…极限启动!】
这一刻,他摒弃了所有对科技装备的依赖,将自己数十年苦修的石家武学,将那种源自东方古老智慧的战场感知能力,催动到了极致!
引擎在模拟飞行状态下发出的低沉咆哮声……
空调系统为了营造真实环境而吹出的,带着令人牙酸的嘶鸣的冷风声……
被困“人质”群中,那些被恐惧压抑到极致,几乎细不可闻的哽咽抽泣声……
扮演“劫匪”的老兵们,为了避免暴露位置,刻意压低了嗓门,用沙哑的如同野兽低语般的声音进行的简短交流声……
金属枪栓在不经意间摩擦碰撞时,发出的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的刮擦声……
每一个“劫匪”、“人质”乃至他自己队员们,在紧张状态下,心脏在胸腔中如同擂鼓般,发出的沉闷而有力的搏动声……
数以亿万计的声音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又像是狂暴的飓风,在万分之一秒内,疯狂地涌入石云的脑海,试图将他的意识撕扯成无数碎片!
这种噪音的干扰强度,这种信息的庞杂程度,远远超过了他以往经历过的任何一次实战环境,甚至比“炼狱”工厂核心区域那如同魔音灌耳般的机械轰鸣,还要复杂和难以分辨!
石云的额角,黄豆般大小的汗珠,不受控制地滚滚而下,顺着他那如同刀削斧劈般坚毅冷峻的脸颊滑落,滴答滴答地落在冰冷的“幽灵黑”作战服上,迅速洇湿了一片。
他必须在三秒之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内!
从这片混浊、狂暴、充满了欺骗与误导的声音汪洋之中,精准无误地剥离出那唯一一根可以决定无数人生死,可以撬动胜利天平的——金针!
他的大脑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无数声音信号被接收、过滤、分析、比对……
“左侧,经济舱中段靠窗位置,三号‘劫匪’,正在悄悄向‘人质’群后方移动,脚步声极轻,但呼吸频率暴露了他……距离我方潜伏观察点,大约一点八米!”
“他的左手袖口内……有柱状硬物的细微摩擦声……根据声音的质感和形状……高度疑似……某种遥控起爆器的保险栓!他想做什么?!”
石云的分析在电光火石间完成,每一个判断都基于对声音最细致入微的洞察。
就是现在!不能再等了!
石云那紧闭的双目陡然睁开,两道精光如同实质般爆射而出,声音果断、急促,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通过喉麦传遍了整个作战网络:“狙击手!听我口令!三点钟方向,预计目标为三号‘劫匪’左手手腕!务必一击命中!准备……开火!”
他判断,那个“劫匪”很可能因为通讯中断,以为突击小组的行动受挫,想要趁机引爆早已布置好的模拟爆炸物,制造更大的混乱,甚至“团灭”他们!
然而,就在他下达狙击指令的同时,他似乎忽略了另一个方向传来的,同样细微但更加隐蔽的呼吸声和金属摩擦声。那是源自……头顶的行李舱!
一个致命的疏忽,往往就隐藏在对主要威胁的过度关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