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面厂办公室里,空气似乎都比往日凝重几分。
高晋递上的,是一份冰冷的传唤通知单——o记反黑组总督察亲自签署,点名陈然需在24小时内到西九龙警署“协助调查”昨日遍及尖沙咀、旺角、油麻地的严重扰乱公共秩序、多起命案及财产损失事件。
措辞严厉,不留余地。警方的秋后算账,虽迟但到。
然哥,需要我安排人手护送?”高晋的声音依旧平静,但眼底带着警惕。警方压力如山,明面上的“协助调查”背后危机四伏。
陈然轻轻将通知单推到一边,指腹无意识地划过桌上那包刚下生产线的“好味来”。塑料包装下金黄的面饼,似乎能隔绝窗外的风浪。
“护送?”他微微摇头,嘴角竟噙着一丝微不可察的、洞悉一切的淡然,“现在需要的不是刀,是账本。
洪兴这把‘刀’的残渣碎片,得用更硬的钢去扫。”
他目光转向高晋:“三件事。”
1
“清算令”: “通知洪兴财务(以‘洪兴集团’合法名义),所有在这次冲突中产生直接或间接关联(含地盘损失、人员伤亡抚恤)的账目,立刻分仓、冻结、抹平!不允许有任何‘黑账’外露。所有涉案现金流向,全部断绝!”(斩断所有可能的资金链罪证源头)
2
“烟雾弹”: “让太子、韩宾以洪兴公司名义发布公开声明:强烈谴责昨日不法分子冒用洪兴名义进行的暴力破坏活动!洪兴作为港岛合法注册企业,始终坚守法律底线,呼吁警方严惩暴徒,维护社会稳定!洪兴愿主动提供部分安置资源,协助警方善后。”(将洪兴整体切割为“受害者”和“主动配合者”,淡化主犯色彩)
3
“敲门砖”: “把我那份……元朗食品加工产业综合开发区的整体规划书(附带港府立项批文)、《好味来》出口创汇报表(加盖税务局公章)、‘冰爽’啤酒东南亚订单合同(附带动检许可证)、以及为屯门避风塘渔港重建承诺捐赠的协议文件……装好。
一份送去西九龙反黑组。
另一份,”陈然顿了顿,眼神锐利,“让律师联络那位……刚刚在市议会‘经济促进委员会’高票当选主席的李议员秘书,就说‘为促进本地民生就业的企业家代表,准备了一些关于优化中小企业营商环境、降低税费负担的资料,烦请李主席指正’。”
洪兴集团总部,会议室。o记反黑总督察黄Sir脸色铁青。
他对面,一身定制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的陈然,神情平和得像在参加董事会。桌上摆着一杯清茶,手边是厚厚一摞文件。
“黄Sir,”陈然声音清朗,毫无被传唤者的惶恐,“各位阿sir辛苦,昨日的骚乱,影响市民安宁,实在令人痛心!洪兴坚决支持警方彻查!这里是我司掌握的,一些可能与昨日事件有潜在关联的线索信息(指向几处已被抹平现金流的空壳账户及几个早已被抛弃的‘炮灰’),希望能为破案尽微薄之力。”
黄Sir正要斥责陈然避重就轻的套话,陈然话锋一转:“当然,打打杀杀伤天害理,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市民和小生意人。
”他拍了拍桌上那份厚得惊人的“敲门砖”文件,“就像我们这些老老实实开厂、做面卖酒的小商人,几千工人指着我们吃饭,一点风浪就能翻船啊……”
他语气诚恳得令人无可指责:“昨日冲突导致我司尖沙咀一处食品中转冷库断电,损失三十吨冻虾(价值一百八十万)。
元朗面厂北区运输线因道路封锁延误发船,一柜集装箱半成品在码头压仓超期,违约金就要赔给货代公司五十万……这都还是账面上的。
真正心痛的,是看到那些因为骚乱关张歇业的小士多、早点铺老板……他们只是想安安稳稳赚点糊口钱。”
陈然的眼神透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虑:“洪兴作为本地企业,看着乡亲们受苦,心里过意不去。”他推出一份承诺函,“所以我司董事会临时决议,由‘洪兴慈善基金’一次性捐助300万港元给警方‘支持警队装备更新基金’!另外,对于因昨日事件直接遭受经营损失的屯门避风塘渔业协会旗下二十七户小型鱼档、海鲜加工点,我们设立‘洪兴渔业复苏专项无息贷款’,每户最高20万港元应急资金!相关材料已在办理,还请警方对我们这种小企业……多一点理解和耐心。”
陈然的说辞和动作,一套组合拳滴水不漏:
切割, 洪兴是受害者,是支持警方的企业。
卖惨, 我们正经小生意,几千人靠我们吃饭。
主动示“证”: 提供无关痛痒的“线索”,表明配合姿态。
大额“捐赠”: 直指警队核心利益(装备)。
民生捆绑, 点出受损失的底层群体,并用洪兴名义(而非社团)提供直接援助,将其痛点与洪兴“善行”绑定!
规则背书, 甩出所有“正规身份”的官方文件证明自己是重要民生经济贡献者!
这一套打下来,哪怕是铁面无私的黄Sir,也被堵得胸闷! 他准备的一连串盘问、高压审问的技巧,在陈然这面由“合法文件”、“民生贡献”、“政治正确捐赠” 和“规则底线”构筑的铜墙铁壁面前,如同拳头打进了棉花!强硬?
陈然是主动配合的模范企业家!关押?港府签批的食品加工区规划书就在桌上!他动陈然,动的不只是洪兴,可能是他屁股底下的位置!
黄Sir脸色变幻,最终只是冷冷丢下一句:“陈先生很会做人。警方不会冤枉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事情还没完,你好自为之!
”便带着手下悻悻离去。这次传唤,雷声大,雨点小,成了西九龙警署一次憋屈的记录。
翌日,港岛市议会大厦,李议员办公室。
陈然的律师团队正与李议员的首席经济顾问进行一场极其专业、严肃的商业对话。陈然本人并未到场。
律师打开文件,精准切入:
“李主席,我们的陈然先生一直密切关注您的‘中小企税负减免特别提案’!非常认同其缓解经营压力、保民生、促就业的核心理念!”
“基于此,结合陈先生旗下元朗食品加工产业园的实际运营数据(附详尽报表),我方草拟了这份‘关于强化本地食品产业链中小微企业金融扶持及配套服务优化建议书’,里面提及的几点实操建议(如港口食品专用快速通道、本地原料采购增值税返还试点等),或许能对您的提案形成有力支撑和补充……”
“另外,‘洪兴集团’旗下的元朗面厂、屯门啤酒厂,已正式承诺加入‘李主席’倡导的‘港岛未来食品产业联盟’第一梯次!
我们愿意承担‘行业龙头企业责任’,为联盟内符合标准的困难小微企业,提供三年免息供应链垫资服务(上限一百万\/家)!”
律师的话术,如同精密的齿轮,瞬间切入对方最在意、也最容易产生好感的领域!不谈社团冲突,只谈经济民生;不谈个人麻烦,只谈产业贡献和政治背景!
李议员秘书翻看那几份数据扎实、目标明确的建议书,以及“洪兴”慷慨的免息垫资承诺,眼神瞬间不一样了!这些都是能在市议会上拿出来讲的、实打实的政治资本和政绩!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港岛各大财经版面悄然出现一则不起眼却信息量巨大的报道:“本土食品巨头‘洪兴集团’纳税额突破行业记录!年创汇同比激增35%!旗下元朗食品产业园就业人口稳居港岛制造业首位!
” 新闻配图是一张陈然穿着工装(没露脸)在自动化车间检查生产的抓拍。
无形的风,开始在规则层面悄悄吹拂,将西九龙警署那点“未了”的麻烦迅速吹散。
当o记最终将一份“调查无明确进展,疑点指向离岸资金操控与境外势力”的结案备忘录归档时,洪兴的彻底转型已然完成。
元朗面厂的物流车队挂着“洪兴食品配送”的标牌,平稳驶入油麻地、尖沙咀重新开放的车站便利店。店员将印着卡通龙虾的碗面整齐码上货架。
屯门啤酒厂的生产线上,“冰爽”新包装的易拉罐喷着泡沫滚动向前。
高晋和“影子安保”成了洪兴集团合规的“风险控制与紧急响应部”。他们依旧守护面厂与啤酒厂,也处理全球渠道的合规审查。
港岛江湖,换了天地。和联胜成了地面唯一的庞然大物,邓伯信守承诺,洪兴收缩的安全区静如止水。
洪兴的旗帜已不再街头招展,却更深地烙印进了机器轰鸣、账单流转的日常里。
在每一碗热气腾腾的面中,在每一瓶冰凉的啤酒里,在那数千张安稳领取薪水的银行流水账单中。
在陈然的棋盘里,那场席卷整座城市的风暴,终被凝固为一封冰冷的经济报表、一笔合规的慈善捐赠和一张张标注着“已缴税”的工资条。
江湖的血火已熄,生灭只在一纸合同与一个税印之间。
那厂里的机器昼夜不息,轰鸣如潮,碾磨的不再是面粉,是无数腥风血雨冲刷后,仅存的、能扎根于这摩登世界的坚实土壤。
他坐在面厂天台的藤椅上,看着维港璀璨依旧。
高晋送来一份报告,是东南亚避风港“新生代食品集团”的最新季度增股方案,执行董事的名字栏,印着陈然曾用过的某个“白手套”。
**机器永动。
面香依旧。
这滚滚红尘,终究需得一口安稳的饭食吊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