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夜色中,朱棣踉跄着走出宫门,仍掩不住震惊。

他攥紧那份练兵策,靠着宫墙坐下细细翻阅,企图找出纰漏。

最终却只能苦笑。

\"原以为这位兄弟只是治国胜我一筹。

\"

\"不想这剿倭练兵策也出自他手。

\"

\"阵法、兵刃、演练......\"

\"若非大才,怎能考虑如此周全?\"

曾亲历抗倭的他,更懂得这份策略的精妙。

良久,朱棣长叹:\"本王最得意的军事才能啊......\"

朱元璋目送儿子远去,嘴角含笑。

近日之事他心知肚明,特意提及那个秘密儿子,就是要挫挫朱棣的锐气。

看着儿子失落的背影,老皇帝心情愉悦。

他仰望星空,想起朱瑜的话:

\"开海远征......\"

\"国威永扬!\"

朱元璋目光幽远,望向殿外苍穹:\"原打算平定蒙元后便颐养天年。

可如今——\"突然朗声大笑:\"这浩瀚星海倒叫朕壮志重生!老四这孩儿,竟让朕这把老骨头又燃起热血。

\"

他凝视手中茶盏,心中另有盘算。

近来诸多国策皆出自幼子之手,实则已行监国之权。

此番开海虽非朝夕可成,但让幼子参与朝政,将来继承大统时自能驾轻就熟。

翌日朝会,百官齐聚焚天殿。

朱元璋当即敕令户部拨银二十万两予燕王朱棣练兵。

朱棣肃然领命:\"儿臣必依平倭策严训士卒,不负圣恩。

\"

满朝文武闻言愕然。

练兵平倭?未及深思,又闻天子沉声道出:\"开海!\"二字如惊雷炸响,群臣恍然——难怪要燕王练兵。

工部尚书率先出列:\"陛下三思!沿海水寨耗费巨资建成,若为开海尽毁,岂非劳民伤财?\"兵部侍郎紧接着奏道:\"当年海禁方换得百姓安宁。

若容张士诚残部死灰复燃,恐酿滔天之祸!\"

“陛下,请慎重决断!”

朝堂之上,群臣俯首谏言,朱元璋眉头紧锁,面露不悦。

他站在御阶前沉声道:“如今国库充盈,何愁倭患?朕已命燕王操练兵马,有何可惧?”

户部侍郎急忙出列:“**,户部银钱吃紧。

本月赋税早已支用殆尽,仅余驿传司移交的款项,陛下却要拨付燕王二十万两军饷......若再裁撤水师营寨,只怕......”

“寻借口?”

朱元璋目光如炬,早看透众臣心思。

他们分明想借财政为由阻挠大计。

他猛然挥袖:“朕意已决,开海通商!”

“朕要做的事,尔等只管奉诏行事!”

说罢拂袖离殿。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叹息不已。

朱棣此刻眸光微动。

父皇突然解除海禁,又提前令他整军经武,连同手中那份《靖倭方略》......莫非又是那位神秘“兄长”的谋划?

正思忖间,数名大臣围拢过来,揖礼道:“燕王殿下,此番谋划想必是您与陛下的默契?”

“本宫......”朱棣愕然。

另一位老臣叹道:“殿下掌兵在前,陛下开海在后,这连环妙计瞒不过明眼人。

只是开海弊大于利,还望殿下劝谏圣上收回成命。”

朱棣望着一众期盼目光,喉头滚动却说不出话。

最终沉下脸来,冷哼转身。

\"对付这些人,必须堵得他们无话可说。

\"

那人指向屋内巨大的地球仪:\"老爷子,这个借您用几日。

\"

\"地球仪?\"

\"好!\"

朱元璋拍掌大笑,眼中精光闪烁:\"明日朕就扛着它上朝,叫那群井底之蛙瞧瞧大明之外——\"

\"好教他们长长见识!\"

他霍然起身,扛起**的地球仪大步出门。

叉腰的姿态让朱瑜心悬,正要上前搀扶,却听朱元璋头也不回道:\"当年战袍比这沉重十倍。

\"

那背影裹挟着\"速速让道,朕要震翻全场\"的气势渐行渐远。

朱瑜望着父亲背影,只觉威压扑面,霸气横溢。

自除夕夜讲授海外诸国至今,终见老爷子扛着地球仪走向奉天殿。

这场面......朱瑜不禁热血沸腾。

......

翌日朝堂。

文武百官肃立如林,空气凝着刀光剑影。

特邀入朝的燕王朱棣立于武官之列,只待与兵部户部交割完毕,便可领兵出征。

龙椅上的朱元璋扫视群臣,嘴角噙着冷笑:放马过来!

\"今日继续议开海一事。

\"

他掷地有声地开场:\"若还做锯嘴葫芦,往后就不必再提了。

\"

首名出列的官员高举奏折:\"臣有本奏。

\"

朱元璋展开这卷万字长文,通篇引经据典痛陈开海之弊。

他饶有兴致地挑眉:\"卿亲笔所书?\"

\"这个......\"官员额头沁汗:\"实乃国子监黄大人代笔。

\"

\"黄子澄?\"朱元璋了然点头:\"裹脚布文章,确是他的拿手好戏。

\"

\"拉出去,杖责!\"

话音未落,殿外锦衣卫已持刀鱼贯而入。

打人总得有个由头。

朱元璋扫了眼蠢蠢欲动的朝臣,将手中奏折狠狠摔在地上,冷哼道:\"满纸废话,华而不实!\"

\"朕早说过,奏折要言简意赅,一针见血。

\"

\"每**阅数百奏章,你们还尽写这些虚浮东西?是嫌朕活得太长?\"

\"哼!不知体恤君父,该不该打?\"

群臣面面相觑,终究没敢吭声。

角落里,黄子澄缩着圆滚滚的身子,心里叫苦不迭。

不过是替人代笔赚点银子,怎么祸事就落自己头上了?被拖出去时,那张胖脸上写满冤屈。

听着殿外惨叫,再看满朝低头噤声的同僚,朱元璋眯起眼。

挑个倒霉鬼杀鸡儆猴,效果倒是不错。

大臣们悄悄交换眼神,想起方才的前车之鉴,纷纷将袖中奏折往里塞了塞。

不递了,总行了吧?

可开海之事,绝不能退让。

老头儿这是想吓退我们?没门!

众人一齐出列,拱手高呼:\"陛下!昨夜思虑开海利弊,臣等以为此事有百害而无一利!\"

\"耗费国库,危害百姓,倭寇虎视眈眈,边疆永无宁日!\"

\"如今民心安稳,岂能冒险?\"

\"请陛下三思!\"

满朝反对声中,朱棣抱臂而立,嘴角噙着看戏的笑。

他已然猜到,开放海禁的政策是父亲与那位素未谋面的\"兄弟\"共同筹划的。

如今这政策遭到群臣**,想起近日心中郁结,他倒要看看这对父子如何应对。

龙椅上的朱元璋见到众臣如此整齐的反对阵势,倏然起身,一言不发地拂袖离去。

大臣们面面相觑:\"圣上这是被我们气走了?那可算散朝了?圣上未言退朝,我等岂敢擅离奉天殿。

\"

正议论间,朱元璋去而复返。

更令众人震惊的是,他肩上竟扛着一个巨大圆球。

那物件形似武器,百官吓得连连倒退。

几个耿直的老臣却不退不让,昂首道:\"纵使圣上以此物处死老臣,臣也绝不改初心!\"说着还将脖颈向前探了探。

朱元璋冷笑道:\"砸你?你这脑袋碎了无妨,朕还怕伤着这宝贝。

\"说着将地球仪轻放于地。

群臣这才恍然大悟,朱棣率先上前,转动圆球找到北平位置,又见金陵等地皆在其上,不由惊呼:\"这是地图?竟是球形的地图?\"

百官闻言纷纷凑近端详,有人质疑道:\"地图怎会是圆的?\"更有人断言:\"此物古怪,绝非地图!\"大殿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议论声。

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说道:“我去过安南国,这位置确实如地图所示,就在大明边上。”

另一位大臣附和:“我也曾去过那边,若走水路须十日以上。”

又有人道:“当年随圣上征讨蒙元,这图上标注的几座城池方位分毫不差。”

然而有人疑惑不解:“可为何大明疆域看起来如此狭小?且这形状为何呈圆形?”

朝堂上一时沉默。

朱元璋瞧着众臣被吸引的模样,脸上浮现傲色。

他想若告诉众人我们居住的大地是个圆球,怕是会引起轩然**;若说从金陵出发绕行一圈能回到原处,更无人肯信。

这些惊世之言此刻不宜道出,毕竟连他自己也未全然确信。

当初朱瑜那孩子向他讲述这些时,他也难以接受。

虽心存疑虑,但想着自家孩子总不至于**。

见满朝文武都被这奇异地图吸引,朱元璋轻咳一声,殿中立时鸦雀无声。

他指着地球仪傲然道:“诸位都看过地图了,朝中不乏出使过外邦的重臣,也都见识过《大明混一图》。

对照史料想想,这地图可有假?”

朱元璋站在殿前挥手道:“各位心中自有判断,若连真假都辨不出,这重臣之名怕也当之有愧。”

这话并非刻意贬损。

确实在场不少大臣都知晓外界情形。

这时有人提出疑问:“皇上,即便地图为真,与开海又有何关联?”

“有何关联?”朱元璋反问道。

“事情没那么简单!”

朱元璋目光一凛,大步走向地球仪,手指重重戳在岛屿群上:“看见了吗?这是琉球!张士诚、陈友谅那些残兵败将如今就盘踞在这里,竟与倭人狼狈为奸。”他的手指突然划过一道弧线,停在狭长的岛链上,声音陡然转寒:“这条像蚯蚓似的破地方,当年还派过遣唐使来求学。

如今倒学成倭寇,劫掠我大明沿海!”

他猛地转身面对众臣,袍袖带起风响:“大唐的教化都改不了这群豺狼的本性,留着必成祸患!朕为何要开海练兵?就是要一举铲平这个毒瘤!”说着忽然顿了顿,想起除夕夜朱瑜指着地球仪暴怒的模样——那孩子竟咬牙切齿道:“蛮夷禽兽,当诛尽以明天道!”当时眼中怒火,活像要烧穿地图上的岛国。

朱元璋嘴角泛起笑意。

这小子虽不知为何如此激愤,但懂得为民**,真像朕!何况海外还有广袤的沃野、矿脉,以及......他摩挲着地球仪光滑的表面,眼底掠过野心的火光。

他轻蔑一笑,扫视朝堂上议论纷纷的群臣,众人的手指正划过地球仪上那片辽阔的美洲大陆。

有大臣躬身询问:\"陛下,这些疆域属于何方?\"

朱元璋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沉默不语。

他突然弯腰抄起地上的地球仪,扛在肩头大步流星走向内殿。

\"那些地方?\"

\"朕偏不告诉你们!\"

\"朕乃大明天子,要你们看得多远,你们便只能看得多远!\"

他心中暗自思量,眉宇间尽是**威仪,昂首阔步离去。

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

朱棣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

刹那间,他竟在年迈的父皇身上窥见了久违的雄心?

朱棣始终认为,随着年岁增长,父皇早已消磨了开疆拓土的壮志。

这些年来,父皇对内施行仁政,对外采取守势。

种种迹象都验证着他的判断。

然而他不同。

他渴望征战,誓要用手中利剑荡平四方蛮夷,胸中燃烧着熊熊野心。

正因如此,他才能敏锐地捕捉到父皇方才流露出的雄心。

老头子变了!

暮年之际,竟重燃壮志!

他脑海中不断回放朝堂上朱元璋的言论......

满朝文武哑口无言,虽未完全说服众人,但父皇重启海疆的决心......已不可动摇!

朱棣平复心绪,快步追向御书房。

御书房内,朱元璋郑重地将地球仪安放在地,背着手绕行细观,不时轻抚胡须,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

痛快!

今日驳得群臣哑口无言!痛快!

若在从前,早该拔刀相向。

而今占据大义,看他们目瞪口呆的模样,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朱棣踏入殿门时,正看见父皇凝视地球仪的专注身影。

那令人窒息的王者威压,依旧笼罩着整个大殿。

自幼随徐达将军征战沙场,他听过太多关于父皇当年气吞山河的传说。

了解之后,朱棣深知父亲从底层崛起的艰辛。

即便自己久经沙场,面对朱元璋时仍不敢有丝毫松懈。

\"老四?有事?\"

朱元璋今日心情不错,并未计较朱棣擅闯之罪。

\"父皇。

\"

朱棣恭敬行礼,迟疑片刻终是问道:\"这地球仪与开海方略......莫非与您民间那位......\"

话未说完,朱元璋反手一掌掴在他头上,厉声喝道:\"胡言乱语!那是你亲弟弟!\"

\"亲弟?\"

\"正是朱棱!\"

朱棣如遭雷击。

他犹记当年那个总追着自己嬉闹的幼童......听闻其病逝噩耗时,远在边疆的自己曾悲痛呕血。

如今竟......

\"小六尚在人间?\"

朱元璋含笑颔首,抚着他肩头:\"记得你幼时最疼这个弟弟。

\"

\"那新税制、驿道改革......\"

\"皆他所为。

\"

\"地球仪?练兵策?开海?\"

\"尽出他手。

\"朱元璋眉宇间尽是自豪。

朱棣怔然半晌,终是轻叹:\"不想他竟有这般能耐。

\"

朱元璋凝视着这个骁勇的儿子,郑重道:\"确比你长兄更为出色。

\"言下之意已不言而喻。

朱元璋赞许道:\"你这孩子比你兄长更有潜质,需仔细权衡。

\"

朱棣心领神会,壮着胆子请求:\"儿臣想见六弟一面。

\"

\"见他?\"朱元璋面上不显,心中却暗忖:未曾安排你们相见,倒已情同手足,连义妹都赠予他了。

好在并非嫡亲姊妹。

他挥袖道:\"机缘未至,来日自会相见。

且去研读平倭方略,为朕练就精兵。

\"

见父皇逐客,朱棣只得施礼告退。

走出奉天殿时步履沉重,今日所得讯息令他震撼万分。

未料幕后对手竟是六弟朱棱!此人不仅健在,更首创商税新政,改革驿站,制定剿倭方略,力主开海......

自太子朱标薨逝,皇孙朱允炆失势,朱棣深知唯有马皇后所出皇子可继大统。

秦王晋王皆不足虑,惟己文武兼备,原以为帝位非己莫属。

如今方知竟还有一位劲敌。

若六弟当真如此了得,自己确实逊色三分。

想到这里,朱棣黯然长叹。

既父皇说要静待机缘,便只能暂且按下心思。

回府后命人收拾行装,却独自携朱瑜策马出城,径往皇陵而去。

望着眼前陵墓,朱瑜愕然。

燕王方才神色阴郁地召其同行,他不敢多问只得跟随。

未料竟来到皇家陵园......

“王爷,这是为何?”

朱瑜忍不住开口。

一路沉默至此,总不会专程来皇陵闲聊吧?

朱棣默然片刻,低声道:“我奉命前往北平。”

朱瑜暗想:这事儿还有我的功劳。

他看向朱棣:“这不是好事吗?为何愁容满面?”

朱棣不答,只淡淡道:“今日来见一个人,顺道告别,明日我便动身。”

穿过陵道,他在一座墓前停步。

朱瑜瞥见碑文,惊讶道:“朱棱?”

“不错。”朱棣点头,“他是我的六弟,父皇与母后的孩子。”

朱瑜眉头一皱,历史上马皇后仅有五子,何来六皇子?

看来此大明与所知不同……

朱棣忽然问:“可知父皇在宫外另有养子?”

“自然,此事并非秘密。”朱瑜答道。

朱棣指墓碑,苦笑:“就是他,我的六弟。”

“他还活着?”

“不仅活着,才能更胜于我。”朱棣神色黯然。

朱瑜恍然,原来如此。

他曾听父亲提过,这位养子极为出众。

如今朱棣得知胞弟受宠,备感压力,难怪郁郁寡欢。

相识以来,尚未见他如此消沉。

突然,身后传来一声怒喝:“放肆!区区商贾,擅闯皇陵该当何罪!”

二人回头,朱允炆正怒目而视。

朱允炆眼中充满怒火,死死盯着朱瑜。

朱棣本就心烦意乱,见状大步上前,扬手便是一记耳光。

清脆的响声过后,朱允炆呆立原地,捂着脸颊喃喃道:\"四叔......\"

\"放肆!\"朱棣厉声呵斥,\"朱瑜既与本王结为姻亲,便是你的长辈。

国子监的先生们都是摆设吗?连基本礼数都教不会?\"

朱瑜暗自摇头,这朱允炆真是毫无长进。

......

返程路上,朱棣忽然勒马问道:\"你可知海外情形?\"

朱瑜失笑。

这世间怎会有人比他更了解?当初制作地球仪的场景历历在目。

\"海外虽险,却暗藏机遇。

以商人之见,大明理应放眼四海。

\"

\"哦?\"朱棣挑眉,\"你竟如此了解?\"

\"年少漂泊时遇异人指点。

\"朱瑜沿用旧说辞,\"若朝廷开海,愿组船队远航。

先前说过——若你夺位失败,海外尚存退路。

\"

朱棣放声大笑。

原本当是戏言,此刻面对朱棱的威胁,这提议竟格外真切。

他重重拍打朱瑜肩膀:\"好兄弟!\"

......

\"但莫因此懈怠。

\"朱瑜突然正色,\"这条后路是为兵败准备的。

王爷如此消沉,莫非打算向朱棱低头?\"

朱棣沉默苦笑。

见他这般反应,朱瑜暗自心惊。

若连朱棣都偃旗息鼓,大业岂非更加渺茫?

\"不思进取......\"朱棣喃喃重复。

朱瑜顿时急了眼——往常提及此事,这位王爷眼中的野心可是藏都藏不住。

今日这情形当真不妙?他果真撑不住了?

撑不住也得撑!

朱瑜认为朱棣尚有一线生机......

他恳切道:\"我必倾力助你成就霸业,你可要振作啊!\"

\"振作?\"

朱棣对\"振\"字显得格外在意。

他指了指自己:\"你看本王现在还能振作么?我那三弟朱棱名中带个振字,想必此刻正精神抖擞。

\"

朱瑜:\"......\"

望着朱棣远去的背影,朱瑜怔在原地,半晌无言。

朱棣话中何意?当真不可救药?要向胞弟朱棱俯首称臣?

......

皇陵深处。

在此守灵的朱允炆抚着红肿面颊,满腹怨怼。

四叔竟为个外人掌掴于他!

可恨......着实可恨,这卑贱商贾!

他暴怒难抑,几欲癫狂。

身旁近侍趁机进言:\"殿下,此乃良机啊。

\"

\"良机?\"

\"陛下素来疼惜您,若知燕王这般作为,或许会召您回东宫。

\"

朱允炆先是一怔,随即恍然。

他岂愿终生困守皇陵?

这小太监所言确有道理。

\"如何能让皇祖父知晓此事?\"

\"奴才愿疏通宫禁总管......只要您点头,立刻去办。

\"小太监谄笑着,自不会道破此行实为调离此地,再不愿跟随这落魄皇孙。

此刻见机不可失,盘算着若能助朱允炆脱困,便是大功一件,遂决意一搏。

\"好!\"

朱允炆郑重点头,欣喜道:\"若能重返东宫,你当居首功,我必厚待。

\"

小太监喜形于色,匆匆退下。

......

深宫之中,朱元璋对朱棣动静了如指掌。

听闻朱棣离宫后竟颓然寻访朱瑜,二人同赴皇陵,神色顿显异常。

恰在此时,内侍总管前来,状若无意地提及朱允炆。

见皇上未有表态,总管又继续禀奏。

当提到朱允炆辱骂朱瑜、朱棣怒而掌掴时,朱元璋重重拍案。

内侍总管见状暗喜,顺势进言:\"皇长孙**,请陛下主持公道。

\"

朱元璋斜睨道:\"依你之见?\"

太监揣测君心,壮胆奏道:\"商贾擅入皇陵当诛,燕王以下犯上更该严惩。

\"话音未落忽觉寒意彻骨,抬眼正撞上朱元璋噬人的目光。

\"你要杀朕的儿子?\"天子声音似冰。

太监大骇,猛然惊觉那商人竟是龙种!当即伏地战栗如筛:\"陛下饶命!\"

\"朱允炆收买你的?\"朱元璋冷笑挥手,锦衣卫即刻将瘫软的太监拖出殿外。

\"装孝子不耐烦守陵?\"**寒声下令:\"蒋瓛!传旨朱允炆守陵三年,少一日提头来见!\"待蒋瓛领命退出,又见其折返,朱元璋勃然作色:\"要抗旨?\"

蒋瓛悄悄抹去额间冷汗,暗想:陛下刚斩了内侍总管,如今外廷事务只能由我通传。

他躬身禀报:\"兵部铁炫、吏部詹同、户部卓敬、工部茅大方四位大人已在殿外候旨多时。

\"

\"原是咱召见的他们。

\"朱元璋敛去怒容,\"宣。

\"

殿门外,四位大臣静候召见。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一戟平三国冠冕唐皇我要做首辅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万域之王梦境归来做才子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大宋第三帝国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盛唐剑圣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大殷小地主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锦官梦乾元盛世系统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古代当镇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