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什么问题?”赵煊询问。
话急着唠,一问何事,赵构又支支吾吾左顾右盼说不出来,没办法,赵煊答应他宣御医给他看一看瞧一瞧,莫吓坏了身子。
“好啊好啊,大哥永远是我的好大哥!”赵构笑得春风满面,其实金人围城前,他和这个大哥的关系其实并不怎么亲密,大哥贵为太子,和他这个无所长的亲王压根玩不到一块,倒是肚子有墨水的皇家状元三哥郓王赵楷,与爹爹和太子等关系最为亲密。
想到此处,赵构便问起父亲近况,自从离开开封城,开封围城的各种细节外界都不得而知,至于那个晚上的血雨腥风,赵构只听说死了不少人,具体情况朝廷也不提,当初大名府传言是太上皇捣乱,消息鱼龙混杂,赵构是不相信的。
如今当事人就在身边,不得问个清楚。
“爹爹?”赵煊思索一番,“爹爹很想你们诸位兄弟,如今单剩你在外飘荡,今晚就可去看望看望父亲......另外,父亲手指遭反贼砍断,这些日子情绪不稳定,你好生孝顺孝顺,我也准备了些礼物,到时咱们一起到龙德宫去。”
“手指被砍断!?”赵构惊讶,他们诸位兄弟谁不知道爹爹最在乎自己那双手,不能作画书写简直是要了他老命,“哪个反贼如此跋扈,大哥没有砍了他么!”
“莫担心,反贼已经尽数斩杀,这些事情不必再问。”赵煊搪塞过去,也不愿再提那个晚上的事,过去就过去,死的也死去,事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赵构忽然露出一副惋惜的表情:“爹爹......还有五哥肃王,若是把我留在金营,五哥也不会被金贼杀害,都怪我!”
“不怪你,哪能怪你呢?”赵煊说,“天下动荡,是我们整个赵氏的责任。”
“......”赵构颔首,“是啊是......大哥要多加努力......这天下,似乎到了乱世呢。”
赵构意味深长的一句话让赵煊愣住。
没等赵煊反应过来,赵构又笑着说:“大哥,听说改了名讳?”
“噢,对,改了。”
改名一事当初开封围城没有办成,后来金军撤走,礼部正常运作很快就改名成功,并重新昭告天下避讳“煊”字,这个不常用的字,不会引起什么社会动荡。
如今可以真正的说,他是赵煊,不是赵桓。
赵构陷入沉思,他忽然想起什么:“大哥......这是改回去了呀?”
“什么改回去?”赵煊觉得奇怪。
“名讳呀,我可记得很清楚,爹爹起初给大哥的名字就是如今这个。后来兄弟增多,爹爹倒是给咱们一道木字伴身呢。”赵构又摆手叹气,“哎呀,大哥贵为天子,火伴身,着赤服,咱大宋亦属火德,这才是真龙天子嘛。”
沉默一阵,他接着说:“太祖、太宗两朝,还有爹爹一朝,都未放弃北复幽云,大哥亦不能言败呢......河北战局虽然有败,若不轻言放弃,我相信大哥能做到祖宗未能办到之事......大宋,不至于如今模样。”
赵构真诚的话语差点打动赵煊,兴许是赵构说些好话讨好自己,也有可能此时是真吐露真言,期望大宋光复旧土,总之,赵构重重点头,眼里满怀期望。
这家伙劝谏来了?
不过转念一想,赵构最后和当今圣上见面,是开封围城之前,在那之前皇帝是如何模样?
软弱,战和不定,谁说话便听谁的,没有主见。
赵构从北方“历练”回来,还被金贼吓了一路,此时属他最恨金贼,倘若这个大哥还是那种软弱模样,不知啥时候又把亲兄弟们、国家土地出卖给金贼,他就算待在开封也不安全!
所以,赵构要劝醒这个大哥,天塌下来让大哥顶着。
赵煊能不知道他的小心思,装着心力憔悴的模样对赵构说:“家事国事纷乱如麻,诸位兄弟,可不要让我过多操心。这样,我才能安心应对河北局势。”
赵构听完脊背一凉,连忙摆手:“大哥!我绝对不麻烦朝廷,我跟爹爹住,我去伺候爹爹,我非常信任宗泽,大名府的事儿,我也是迫不得已,大哥你要相信我,我这不是回来了么,大哥看着、监督,我赵构要是干出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大不了让禁军砍了我,我无怨无悔!”
赵煊哈哈一笑,这康王还挺可爱的,比历史书上那位真实多了,年纪还小,吓一吓便也老实。
“杀兄弟,你可知道给我找事。”
赵煊按住赵构的脑袋,使劲儿揉搓。
宋高宗是吧,当皇帝的你太复杂,褒贬不一,不如安心当个康王逍遥自在,也好过被历史浪潮打死在枯黄的纸页上。
回宫后,赵煊安排了御医给赵构彻底检查了遍身体,面对御医,支支吾吾的赵构终于把所有症状讲出,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这次轮到御医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形容。
赵煊汗颜,偷偷将御医老头拉至一边询问:“康王有何毛病,怎么都难以启齿?”
“官家......这......”御医叹气,“康王......阳不举也。”
“什么意思,说人话?”赵煊刚问,立刻理解了其中意思,眼珠子瞪的老大,“不会吧......阳......那个痿?”
“阴痿,康王南下途中受颠簸、惊吓......”御医又偷偷告诉赵煊,“恐怕不止于此,康王途中可能有寻欢作乐,行云雨之事。”
赵煊扶额,眉头皱成麻花,康王你小子真不老实啊,都这局面了还玩,这下老实没有?
命也,逃不掉。
待御医离开,赵煊冷静地对赵构宣布了这一消息,宫内瞬间传来赵构杀猪般恐惧的叫喊。
......
四月下旬,肃宁保卫战已经进入尾声。
围困时间长达一个月,韩世忠和他的部下们顽强地坚守了整整一个月,终于等到援军的抵达。
率先抵达的是宗泽派遣的骑兵精锐,他们利用极高的机动性在外围骚扰二太子粮道,让金军头疼不已,同时朝廷派遣的禁军精锐御龙神军也正式抵达,随王宗濋抵达的还是成万之众的义军士兵,他们手握大宋皇帝圣旨,势要让二太子陷入义军的汪洋大海里。
圣旨上,宋皇亲征的消息已经传遍河北大地,以及金人营地,局势再一次陷入扑朔迷离。
轮到二太子翰离不抉择时刻,是死磕到底,还是认怂后撤?
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