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我真受不了。”
赵煊阻止她们的动作。
“今晚就免了,朕身体好着呢。”
“可以吗官家?”已经走进来的女官犹豫不知如何是好。
“放心,出去吧。”
赵煊明确拒绝她们。
尚寝众人这才退出寝宫,不过她们纷纷在门外站立。
“怎么还不走呀?”赵煊询问,“不走我感觉我睡不着......”
“等官家睡熟,灭了油灯火烛我们才会离开。”
外面传来女官玲珑的声音。
“真麻烦,那你们待着吧。”赵煊脱了裘衣,随手丢在床头,床上被褥叠放整齐。
赵煊将被褥掀开。
奇异的香味扑鼻而来。
“全是香料的味道。”
“真香——”
气味如梦如幻之时,寝宫外又出现情况。
犀利的女声响起:“待在外面干嘛呢,怎么不进去?”
这声音一听就是大官。
赵煊猛地坐起。
有点熟悉。
被询问的女官赶紧解释道:“朱圣人,是官家不许暖床,就没进去。”
“官家今天是怎么了,又是撞柱又是赶人的。”寝宫门被推开,鲜活的美人出现在赵煊眼前。
她的年龄可比那些女官大多了,正是和赵煊的年纪相仿,瞬间就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二十四岁,正是风华绝代的时候。
朱琏朱皇后,宋钦宗赵桓的正妻。
也就是说,她现在是赵煊的妻子!
单身许久的赵煊,这一刻像腼腆的小男生,茫然无措地坐在床边,不知道该干什么。
眼神飘忽,脸蛋通红。
不敢抬头直视。
直到一双白皙的手掌轻轻抓起赵煊的手腕。
“官家,莫非让臣妾来暖不成?”
“天寒地冻的,如何睡得着呀。”
珠圆玉润的嗓音加上手掌柔软的抚摸,赵煊害羞的小声喃喃:“不习惯......”
“嗯哼哼......”
朱皇后遮嘴羞涩。
“明儿还有早朝,官家保重身体,大局如此社稷为重,好好休息。”
说罢皇后俯身把赵煊双脚慢慢抬上床榻,把凌乱的被褥整理好,动作不紧不慢,优雅舒心,不愧是大家闺秀,形态礼仪都很到位。
给赵煊盖好被褥,又端坐在床榻边儿上。
只露出一个头的赵煊看得出神,什么话都说不出。
只能拼命咽口水。
“官家好好休息......金人要是撤走,有的是机会。”
朱琏微笑的侧脸,好像一轮弯月。
“我......我......”
竟然结巴了!
赵煊恨不得扇自己一巴掌,不争气。
朱琏的玉手最后在被褥上拍了拍,随后起身道别,跟随女官们离开寝宫。
当寝宫的大门被关上时,赵煊才像个大王八似的翻身趴在床沿。
“确实挺漂亮......”
赵桓你小子不知道珍惜!
想到靖康之耻,为她感到十足的可惜。
随后在暖炉的庇护下,赵煊很快陷入梦乡。
穿越而来的第一个晚上,竟然没有失眠。
女官们不知何时吹灭烛火,轻手轻脚撤退。
......
一直到鸡鸣,黑夜中再次出现灯笼,沿着福宁殿两侧而来,女官们轻轻敲击大门。
“官家,官家,该上早朝了。”
没有回应。
众人推门而入,发现皇帝还在睡梦之中。
众人围在床榻前,一个一个轻声呼唤。
直到赵煊从睡梦中醒来。
“哇——”
赵煊被吓得不轻,差点晕厥。
半梦半醒,十几个美女把自己周围。
这是梦吗?
这是现实啊!
赵煊心脏狂跳。
没有心理准备真坚持不住一天,他总算知道为何有的皇帝宁愿一辈子待在后宫了。
他要是个昏君......指不定在史书上被骂成什么模样。
赵煊揉了揉眼睛,此时天还没亮,窗户外乌漆麻黑。
“这才什么时候,我还想睡觉......”
“官家再不起床,赶不上早朝啦。”
“文武百官都在候着官家呢。”
赵煊被他们撑起,擦了脸,换了身衣服,就是他昨天选的那套赤色衫袍。
女官给他扣好腰带,穿上袜子,又耐心地给赵煊穿上黑革履。
穿戴好,女官们簇拥着赵煊来到铜镜前,梳妆打扮。
赵煊的眼睛就没完全睁开过,太困了,皇帝每天都要起那么早吗?
会折磨死人的。
梳好发鬓,赵煊得以体验了一把宋朝的牙刷,那感觉非常酸爽,不过好在女官温柔。
一边睡一边刷。
所有步骤走完,最后隆重戴上皂纱折上巾,准备上朝。
女官几乎是推着赵煊走,赵煊本人还在迷迷糊糊的状态,经常熬夜晚睡的他,忽然要凌晨起床办事儿,要把他身体搞崩溃。
出了后宫,李神仙带着入内内侍省的宦官们等候多时。
“陛下,宰执们已先一步至殿庐等待!”
李神仙上来扶住赵煊。
“好......好,让他们继续等,我能不能回去再睡一会儿?”
“哎呦陛下别开玩笑啦!”
“常例早朝陛下若是不去,岂不是坏了规矩,就是太上皇来了,宰执们也不放过!”
“啊?”赵煊脸部抽搐,“那么严重?”
在内侍黄门的簇拥下,赵煊进入文德殿,软趴趴瘫坐于宝座上,想着宰执还没来,小睡一会儿。
谁料站在御座旁的一位官员马上批评皇帝:“陛下,瘫软之身如何维持江山社稷?”
“请陛下端坐!”
赵煊吓出一身冷汗,抬头看了眼吼他的臭小子。
东上合门使是吧!
老子明天就废掉这个官职!
“朕就躺了怎么着?”
那小子微微一笑:“若不想宰执口语风暴,陛下请听臣一句劝,大宋百年之制,祖宗之法,自然有其道理。”
“......”
赵煊乖乖坐直,算了,这种小事抬扛,到时候不得被文官们口水淹死?
毕竟古人思想和现代大不一样,皇帝身上任何小事都是大事。
赵煊端坐,宦官便开始引导宰执入殿参拜。
因为只是常例早朝,只有宰执参加,六部以下,以及中书门下众多官员没有资格参加。
孙傅同知枢没了,作为兵部尚书的他,只有每隔五六天召开的大朝会才能参加。
宰执鱼贯而入。
人数较和平时期其实已经大为减少,很多岗位上现在无人就职,都是宋钦宗赵桓干的好事。
刚刚升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的何栗作为押班,率领群臣参拜。
接着是点名,赵煊昏昏欲睡,每次一倒下,耳边就响起那小子严厉的声音。
好像老师在批评他。
“当皇帝是真的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