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闻言,无不震惊。
梁山攻克汤阴县,按惯例,城中恶霸劣绅必将在公审台亮相。
这些事务无需徐悟锋费心,他目前专注于林冲、杨林之事,重点仍是岳飞。
穿越至两宋交替之际,怎能错过收服岳飞的机会?
纵观历史名将,远有卫青、霍去病,近有狄青等人,更往前还有隋唐时期的诸多名将。
若论战功勋业,岳飞并非独一无二。
岳飞出身农家,无显赫家世。
他不同于霍去病、卫青,身后有强大的汉帝国支撑。
也不同于李靖、李绩,有贤明的李世民扶持,朝中亦无人掣肘。
然而,岳飞出生于两宋交替之际,那是外敌入侵、国土沦丧、生灵涂炭的时代,偏偏又是重文轻武的社会。
皇位之上,坐着的是赵构这样的软弱君主,朝廷之中,秦桧等奸佞不断作梗。
出身贫寒的岳飞,始终以驱除外敌、拯救黎民、收复故土为己任。
他不计个人得失,不图名利,一心报效国家,至死不渝,堪称‘力挽狂澜,撑起危局’。
在徐悟锋心中,这就是真正的英雄。
无需多言,宋朝之后无数的岳王庙和跪拜千年的奸臣雕像,足以证明百姓对岳飞的敬仰。
岳飞坚决抵抗侵略的态度,与赵构、秦桧等人的软弱形成鲜明对比。
而岳飞最终的悲惨结局,更是提升了他的形象。
因此,徐悟锋可以原谅任何人,唯独不能放过岳飞,更何况岳飞年幼,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这时,陈兴匆匆跑来报告:“报寨主,林教头派人送来书信!”
徐悟锋眼睛一亮,接过书信迅速看完,随即大笑:“备马,随我去姚家村。”
不久后,徐悟锋带领亲卫队,还有武松、卢俊义同行,浩浩荡荡离开了汤阴,直奔姚家村。
距离姚家村不远,杨林已带人前来迎接,禀告道:“哥哥,姚家和岳家的老少已在村外等候。”
“快带我去!”徐悟锋喜形于色地道。
“是!”
杨林满脸笑意,他对未来岳飞的成就并不知情,只是将这个晚辈视为远房亲戚。
但他早听闻周侗的大名,这位年逾古稀的武术宗师被称为‘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三十年前便在东京声名远扬。
单论武艺,他是顶尖高手,曾镇守禁军多年,又在御拳馆授徒,先后培养出林冲、卢俊义、史文恭、武松等 ** 。
这四人是梁山上的顶级高手,足见周侗选徒眼光之准。
杨林对岳飞这位远亲刮目相看,因为他听说,那位传奇人物周侗竟将岳飞收入门下,由此可见,岳飞未来必有非凡成就。
杨林追随徐悟锋已久,深知寨主求贤若渴。
待岳飞成年后,又怎会不受重用?
当徐悟锋带领亲兵抵达姚家村外时,远远望见一群老少聚集。
看着这支整齐划一、装备精良的队伍缓缓靠近,即便岳飞、姚政等年轻人已见过几次,依旧心生敬畏。
难怪梁山能在京东称霸一方,让官军难以招架,朝廷多次征伐皆以失败告终。
这支军队的气势磅礴,每一步都透着不容忽视的力量。
相较之下,相州的禁军和姚家村的乡勇显得逊色不少。
姚涣注视着队伍前方骑在高头大马上的一位青年,意识到他便是梁山首领,于是带领族人迎上前去。”姚家庄保正姚涣,偕同姚家村、岳家村众人,恭候徐寨主多时。”
徐悟锋下马,笑着对姚涣说:“姚保正无需拘礼,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
杨林居中引荐,提及周侗时自然少不了岳飞。
徐悟锋打量着眼前这位高大挺拔、约莫十四五岁的少年,目光中满是欣赏。
岳飞年仅十三,身形却已相当健硕,举止间流露成熟稳重。
相比周围稍显局促的同龄人,他在亲卫军的威严面前依旧从容不迫。
有些人天生自带独特气质,而他们的潜力则由后天努力决定上限,天赋却奠定了下限。
徐悟锋见到岳飞,内心虽感兴奋,但仍保持镇定,与姚涣等人闲聊片刻后一同入内。
进入姚家大厅,卢俊义、武松向周侗问安,许久未见恩师,两人都难掩激动之情。
通过林冲的叙述,周侗了解到卢俊义和武松的经历。
早年间,周侗离开东京,初遇史文恭时,对其赞赏有加,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分别后,两人再无音讯。
周侗游历各地,遍访高手,直至抵达河北大名府,结识了玉麒麟卢俊义。
史文恭与卢俊义,堪称周侗年轻时期的顶尖人物。
随后,他遇见武松,可惜武松虽天资聪颖,却钟情于饮酒,若能专心习武,日后必能超越师傅。
多年过去,史文恭、武松相继上梁山,卢俊义也被陷害加入梁山。
周侗心想,徐悟锋或许真有福分,短短几年,自己几位得意 ** 竟纷纷追随其左右,成就非凡事业。
寒暄过后,徐悟锋提及岳飞,道:“久仰周大侠威名,我曾随史先生学艺,算起来也是您的徒孙。”
又夸赞岳飞沉稳冷静,实为少年英才。
此言令周侗及岳和、姚涣等人皆展颜欢笑。
众人计划前往梁山,此时更应与徐悟锋增进感情。
徐悟锋对岳飞的赞誉让姚涣、岳和满心欢喜,就连岳飞自己也难掩激动,因为眼前正是威震天下的梁山大寨主。
不论岳飞未来如何,此时年仅十三,正是敬仰英雄的年纪。
徐悟锋一番话使岳飞倍感欣喜,而同龄的姚政等人则略显艳羡。
周侗笑着提醒:“徐寨主莫要过誉,五郎尚年幼,需多加督促以免骄纵。”
徐悟锋回应道:“此次前来并无厚礼,倒是卢员外赠送了几杆长枪,权当薄礼赠予岳五郎。”
徐悟锋示意后,陈兴呈上一杆未装枪头的长枪,交至岳飞手中。
岳飞双手接住枪杆,目光立刻明亮起来。
他认出这是经过精心培育的牛筋木,风干数月后,再以桐油反复打磨而成。
这样的枪杆若在外围缠绕麻绳,用上等胶漆固定,待麻绳干透后再涂上生漆,裹上葛布,反复多层,直至刀砍其上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
虽为木质,却坚硬如铁,又不失木材的弹性,堪称刚柔并济。
相比之下,白蜡杆虽佳,但质地偏软,容易弯曲至一百八十度,更适合切磋与练枪,但在战场上稍显不足。
这种顶级牛筋木制作耗时耗力,唯有像卢俊义这般富裕之人才能承担。
岳和虽是小地主,让家人温饱不成问题,但制作这样一根枪杆却显得捉襟见肘。
岳飞手握枪杆,满心喜悦。
这根枪杆是徐悟锋的赠礼,林冲、卢俊义、武松也各自有所表示。
林冲从随从手中接过一张两石雕弓,弓身与弦均由上等材料打造。
卢俊义取出一柄宝剑,他赠予徐悟锋财物,后者仅收下金钱,其他物件未收,这柄剑是他早年高价购得。
武松则让人牵来一匹枣红马,高大威猛,是在破大名府时从梁世杰后院马厩找到的良驹。
一件件礼物展示出来,岳飞已完全愣住,只觉幸福来得猝不及防。
无论是枪杆、雕弓、宝剑,还是那匹神骏的坐骑,都是武者梦寐以求之物。
一旁的王贵、徐庆、张显、汤怀及姚家、岳家年轻一代无不艳羡,眼中泛红。
原本你岳飞在我们之中基础属性稍高,装备也都差不多。
如今梁山泊众人到来,长枪雕弓、宝剑坐骑齐备,你岳飞瞬间成了全副武装的大神级人物。
这让我们怎么继续下去?
特别是那匹枣红宝马,王贵等人围观看了一遍又一遍,几乎要流出口水。
徐悟锋早就清楚这几名少年的身份,他们皆是岳家军的核心成员,他心中自然有将其纳入麾下的打算。
于是,徐悟锋此次前来,准备得极为周全,立刻让人取出礼物,分别赠予姚政、王贵等人。
在姚家村逗留数日后,安阳传来消息。
安阳是相州的治所,当初梁山攻陷汤阴时,尚未有进攻安阳的迹象,但韩家众多子弟却吓得纷纷逃离家园。
以韩忠彦这一支为例,成年男子共有六人,分别是韩治、韩澡、韩浩、韩澄、韩濬、韩滂。
加上韩琦的孙子辈,大半都在做官,留守相州的人寥寥无几,如今都已逃得无影无踪。
韩家是相州的重要支柱,上至州府官员,下至普通百姓,所有人都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眼见韩家人大规模避难,相州上下军民士气尽失,纷纷逃散,就连知州韩肖胄也选择了逃跑。
韩肖胄是韩忠彦的孙子。
韩家的这些后人,承袭祖辈福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几个能保持骨气?
不论韩琦的评价如何,不可否认他那份担当,正如他自己所说:“为人臣者竭力侍奉君主,生死置之度外。
至于成败,乃天意,怎能因担忧失败而停止努力?”
可惜韩家后代无人能继承这份担当,梁山兵马未至,便纷纷逃命。
孙安、刘唐、李逵、关胜四部轻松攻入安阳城,战斗最为激烈的地点竟是昼锦堂。
徐悟锋看到这条消息时,不禁哑然失笑,相州的兵马都监在梁山大军攻城时毫无作为,甚至将府衙大堂轻易丢弃。
唯有韩家的昼锦堂被视若珍宝,召集数百兵马坚守,与梁山泊展开殊死搏斗,也让李逵打得畅快淋漓。
收到消息后,徐悟锋留下杨林、杨志守护姚家村,护送姚家、岳家众人前往梁山。
王贵、徐庆等人本是附近村民,又受了徐悟锋的馈赠,自不会拒绝加入梁山。
徐悟锋花费数日抵达安阳城时,得知一件让他震惊的事——李逵竟将昼锦堂付之一炬。
实话说,韩琦堪称一代贤相,然而他那句“东华门外唱状元名者,才是真才”,让徐悟锋对其心生反感。
赵宋推崇文官而轻视武将,相州韩氏便是典型代表。
韩氏不仅为文人树立了标杆,也让大宋士人有了追求与效忠的动力。
唐末藩镇之乱源于武人专权,而赵宋的弱势则因过度依赖文官。
徐悟锋对两者并无偏袒,他认为文武皆不可或缺,如同人之双腿,缺一不可。
因此,徐悟锋并不介意从韩家获取些利益,只是昼锦堂尚未定下处置方案,却遭李逵焚毁。
安阳城中,徐悟锋目睹州府衙门惨状,昼锦堂与府衙皆遭火劫,二者本为一体。
韩琦任相州知州时,认为府衙花园狭小,遂向北、东扩展,形成南北二园。
北园名为康乐园,南园属州署后院,专供官员使用,合称“郡园”。
郡园东北部,韩琦再建昼锦堂,后设忌机楼,东有狎鸥亭,西有观鱼轩, ** 有鱼池康乐园,后接书楼。
昼锦堂楼阁精致华丽,绿琉璃覆顶,古朴典雅,位列当时四大园林之一,是韩琦晚年居所。
可见韩琦修建此堂耗费颇多。
徐悟锋目光转向李逵,疑惑道:“铁牛,你为何烧了别人的宅院?”徐悟锋虽对昼锦堂无好感,但也不曾想过破坏,哪知李逵行事直接,竟一把火彻底烧毁。
李逵搔搔头,解释道:“我并非有意为之。
破城之后,我和孙安兄等商量,决定犒赏弟兄们,结果……”
“我买了一只肥羊,看到那园子修得精致,便与几位兄长商量,在那里烤羊。
没想到一时疏忽,引发火灾。”
“大哥,这事是我的过错,您只惩罚我一人就好。”
“真这样?”徐悟锋目光扫向孙安、关胜、刘唐等人。
孙安等人面露难色,纷纷点头。
他们对相州的昼锦堂早有耳闻,却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毁于一旦。
关胜开口道:“大哥,此事我们也难辞其咎,我愿意与铁牛同受责罚。”
“我们都愿意与铁牛一同领罚!”孙安、刘唐等人附和。
徐悟锋挥了挥手,淡然道:“罢了,不过是一座园子,烧了就烧了,可有兄弟受伤?”
孙安摇头答道:“并无伤亡,只是天气干燥,火势一起,一时未能扑灭,这才蔓延开来。”
“没事就好!”徐悟锋虽略感惋惜,但很快释然。
即便在后世,昼锦堂也曾因大火而损毁,他本想亲眼看看它的模样,可惜终究晚了一步。
然而,这点遗憾并不重要。
昼锦堂烧了就烧了,徐悟锋并未放在心上,他更关心此次在安阳城中的所得。
徐悟锋问:“这次在安阳城中的收获如何?”
孙安闻言笑了:“大哥之前说相州城内富足,起初我们不信,亲临后才明白。”
“韩家在此,朝廷的括田法未波及相州。
因此,城中大小官员和地主个个富得流油。”
“我们突袭时,抄没那些劣绅恶霸的家产,比上次去大名府的收获还多。”
孙安说完,让人呈上账册,递给了徐悟锋。
查看账目后,徐悟锋露出笑容。
此次相州之行的成果,果然没让他失望。
随后几日,梁山大军开始装运战利品,杜迁、宋万得知消息后,率部赶来支援,队伍壮大了许多,浩浩荡荡地向开德府进发。
徐悟锋率军渡过黄河,直取濮阳城,未费多大力气便攻克了这座开德府的治所,轻松得如同闲暇时打了个哈欠。
这一战让徐悟锋再次见识到大宋军队的无能。
梁山大军攻入濮阳的消息,震动了临近的滑州。
滑州与开德府相邻,往南行百十里便是京城汴梁。
徐悟锋先破大名,后克相州、开德府,捷报早已传至京城。
赵佶及满朝文武无不震惊,担心梁山贼寇会直逼东京城下。
尽管赵佶认为东京城固若金汤,但若真被攻破,皇家颜面将荡然无存。
自大宋建国以来,尚无一支贼寇能打到东京城下,而眼下梁山此举正值年关,意在营救卢俊义,这让赵佶十分愤怒。
赵佶严令高俅出兵,并命令封丘、长垣、阳武等地的禁军进驻滑州以防贼寇。
他同时也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因梁中书觊觎卢俊义的家产,导致大名府再度沦陷于梁山之手。
赵佶虽面上冷笑,实则怒极而笑。
卢俊义与梁山勾结已是铁证,否则梁山不会冒险来救。
对于梁中书任内两次丢失大名府这样的重镇,赵佶深感不满。
得知梁中书夫妇已被俘虏,他甚至有几分幸灾乐祸。
梁中书的无能让赵佶对蔡京也开始失望,身为当朝 ** ,理应助君主治国安邦。
梁山之乱若非赵佶之过,那必定是蔡京失职所致。
因此,朝堂局势悄然生变。
眼见皇帝态度转变,蔡京昔日的政敌纷纷现身,指责他执政失策。
有人公开指责说,京东动荡不安,皆因括田之法所致。
括田之法虽由杨戬发起,但如今实际主导者却是蔡京。
这种说法明显是在针对他。
大观三年(1109年),由于台谏官接连弹劾,蔡京主动请辞归隐,加之张克公等人的步步紧逼,他 ** 迁至杭州居住。
直至政和二年(1112年),蔡京才再度入朝。
这次复出后,尽管蔡京依然手握大权,但与之前相比,已显逊色。
王黼是蔡京复起的关键人物,为感谢其相助,蔡京任命他为左谏议大夫、给事中及御史中丞。
王黼从校书郎晋升至御史中丞仅用两年时间。
按理说,他应是蔡京阵营的核心人物,但实际上,两人关系渐趋疏远。
主要原因是蔡京与枢密使郑居中不和,而王黼却与郑居中交好,这让蔡京颇为不满,两人间摩擦不断。
然而官场无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蔡京虽与郑居中不合,但在宣和年间,郑居中为争权夺利,先联合刘正夫攻击张商英和刘逵以助蔡京重返相位,随后却又处处与蔡京作对,一时引发舆论热议。
因此,蔡京的日子也不好过,面对政敌的持续攻击,他倍感困扰,期盼高俅能早日发兵。
并非期望彻底消灭梁山,而是希望能取得一场胜利,平息外界非议。
在多重压力下,一向悠闲的高俅也开始紧张起来,迅速筹备粮草军需,向济州转运物资,随时准备出征。
原本打算待天气转暖再行动,未曾想这些贼寇竟如此大胆,做出如此猖獗之事。
高太尉愤愤道:“这群叛匪,连个安宁年都不让人过。”
即便朝廷局势复杂,徐悟锋仍专注于濮阳的搜刮行动,查看了一众 ** 官员后,满载而归,直奔濮州。
滑州的数万禁军虽严阵以待,却未主动出击。
得知敌 ** 向濮州,禁军将士皆松了一口气,毕竟临近新年,和睦为佳,战事显得不合时宜。
梁山兵马逼近濮州,离梁山泊不远,全军欢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