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涌动的余波
宫墙的阴影一寸寸爬过青石板,苏棠握着团扇的指尖微微发紧。叛乱平定后的第十日,京城表面风平浪静,茶楼酒肆却暗潮汹涌。说书人惊堂木一拍,讲的不再是忠臣报国,而是\"妖女惑主\"的荒诞戏码;胭脂铺的老板娘神神秘秘压低声音,说半夜常听见城外传来铁器碰撞声。
这日她照例去绸缎庄采买,刚踏入布庄,角落里突然有人撞翻茶盏。抬头望去,竟是从前在丞相府当差的老仆王福。对方脸色蜡黄,眼神警惕地扫视四周,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姑娘快随我来!\"
偏僻巷子里,王福从怀中掏出半块烧焦的帕子,上面歪歪扭扭画着骷髅头与火焰:\"九幽门的人在城西破窑集结,三日后月圆之夜动手。他们不知从哪弄来的霹雳弹,一颗就能炸塌半座城门!\"老人剧烈咳嗽,掌心染着黑血,\"小老儿昨日撞见他们运货,怕是活不成了......\"
话音未落,暗器破空声骤响。苏棠本能地拽着王福翻滚闪避,三枚淬毒的透骨钉擦着耳畔钉入砖墙。待她回头,巷口只余几道黑影,王福胸口插着最后一枚毒钉,瞳孔逐渐涣散。
\"该死!\"夜影的声音从屋顶传来,软剑出鞘斩断最后一名杀手的退路。月光下,杀手颈间的蛇形刺青泛着诡异的幽蓝,正是九幽门死士的标记。他跃下屋檐时,发现苏棠正攥着那块烧焦的帕子,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三更天的军机处,沙盘上的小旗被烛火映得明明灭灭。夜影铺开最新绘制的城郊地图,上面用朱砂标出七处可疑地点:\"暗卫回报,破窑附近的确有重兵把守,但周围埋了连环雷火。贸然进攻,只怕伤亡惨重。\"
苏棠盯着地图上蜿蜒的护城河,突然想起王福死前急促的喘息声:\"他们说......走水路......\"她指尖划过河道走向,在距离皇宫最近的渡口重重一点,\"如果从这里用船运送火器,借着夜色掩护,不到半个时辰就能抵达玄武门!\"
计划刚刚敲定,窗外突然传来瓦片轻响。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吹灭烛火。夜影如狸猫般翻窗而出,却见三条黑影早已消失在屋脊尽头。苏棠捡起对方遗落的半片衣角,布料上隐约绣着金丝云纹——那是京城富商常用的绸缎。
\"九幽门在朝堂的眼线还未除尽。\"夜影摩挲着布料,眼中寒芒闪烁,\"明日我去会会漕帮的老刀疤,他掌管着京杭运河的船只,或许知道些内情。\"他突然凑近,替苏棠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你留在府中,最近别单独出门。\"
然而第二日清晨,苏棠刚踏出府门,就察觉不对劲。卖炊饼的老汉多往她篮子里塞了两个饼,压低声音道:\"姑娘当心,有人跟着您呢。\"街角的算命瞎子将卦摊挪得更近,卦幡上的蛇形暗纹若隐若现。
她佯装去胭脂铺,却从后门绕进小巷。跟踪者显然是老手,始终与她保持十步距离。苏棠突然拐进死胡同,反手甩出烟雾弹。朦胧中,三道身影从墙头跃下,弯刀泛着森冷的光:\"小娘子,跟我们走一趟!\"
千钧一发之际,夜影的软剑如银龙破空。缠斗中,苏棠发现杀手靴底沾着红褐色泥土——那是城西窑厂特有的土质。更诡异的是,其中一人手臂上的旧伤疤,竟与昨日在茶楼说书的先生如出一辙。
\"原来如此。\"夜影用剑挑起杀手的面罩,冷笑一声,\"九幽门这是打算把眼线安插到市井各处。\"他转头看向苏棠,眼中既有担忧又有赞赏,\"他们开始急了,这次行动,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凶险。\"
暮色渐浓,苏棠站在城楼上远眺。城外的炊烟袅袅升起,看似祥和的景象下,不知藏着多少杀机。她握紧腰间的短剑,暗自发誓:九幽门一日不除,这个世界的故事线就永远存在隐患,而她,绝不会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