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的深夜,万籁俱寂,陆晨正沉浸在梦乡之中。突然,一阵刺耳的紧急集合哨声划破夜空,将他从睡梦中猛地惊醒。宿舍的灯管瞬间亮起,刺目的白光让人有些睁不开眼。
“全体武装!边境线发现不明武装人员,疑似越界渗透!”连长的声音在广播里响起,带着一种罕见的急促。陆晨的心跳陡然加速,他来不及多想,迅速翻身下床,抓起身边的装备,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出营房。
头盔下,陆晨的额头已被冷汗浸湿,夜风吹过,寒意袭来,他不禁打了个寒颤。运输直升机的旋翼在不远处轰鸣着,巨大的噪音震耳欲聋。陆晨和战友们快步奔向直升机,他们身上的战术背心在月光下泛着冷金属的光泽,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紧张局势。
登上直升机后,机舱内的气氛异常凝重。情报简报在投影屏上不断闪烁,陆晨的目光紧紧锁定在上面。简报显示,边境某段无人区监测到异常热源信号,初步判断是有不明武装人员活动。对方人数不明,但从携带的武器光谱特征来看,与邻国的特种部队极为吻合。
“这次不是演习。”连长的声音像淬了冰,“我们的无人机群在十分钟前被干扰坠毁,对方有电子战能力。”
陆晨的心跳加速,指尖不自觉触到战术手套内侧——那里藏着系统昨夜签到获得的“微型无人机集群操控权限”。三百架纳米级无人机在背包中蛰伏,如同沉睡的蜂群。他犹豫是否启用:这项技术理论上能穿透任何电子干扰,但过早暴露系统能力,后果难以预料。
直升机突遭炮火拦截,夜空中炸开刺眼的曳光弹。陆晨的耳麦传来爆破声,三架运输机中竟有两架被击伤迫降。他随剩余人员跳入戈壁,沙尘在防弹衣上刮出细痕。前方侦查兵传来噩耗:对方已突破铁丝网防线,正向我方军事基地的燃料库逼近。
“燃料库一旦引爆,整个后勤线都会瘫痪!”连长下达命令,“三组迂回包抄,四组正面压制,不惜代价拖住他们!”
陆晨所在的四组刚冲出掩体,对面山坡便射来密集子弹。他咬牙激活系统界面,无人机操控模块在视网膜上展开。三百架纳米无人机如黑色雨点从背包涌出,瞬间编织成电磁干扰网,敌方通讯器在尖锐杂音中失效。
“全体注意,他们的瞄准系统在偏移!”陆晨嘶吼着,无人机群锁定敌方位移轨迹,将子弹引导至空处。他第一次感受到系统赋予的“上帝视角”——敌方的战术布局、武器弱点、甚至单兵的呼吸节奏,都在数据流中无所遁形。
战斗在十五分钟内结束。当陆晨用SSAS锁定最后一名狙击手时,对方头盔摄像头突然闪烁红光——那并非瞄准信号,而是一串加密的摩尔斯电码:“h-07技术确认,撤离。”
陆晨瞳孔骤缩,对方竟知晓系统的代号。他扣动扳机的动作慢了半拍,那身影已消失在沙丘之后。回营后,他在系统日志中发现新的警告:
“检测到敌对势力情报网络活跃,宿主技术泄露风险等级:高危”
次日晨会上,军区司令的通报让所有人面色凝重:邻国在联合国军事会议上,公然指责我方使用“未经报备的量子级干扰技术”。而陆晨的战术记录仪里,那串摩尔斯电码已被破译——
“h-07载体确认,坐标东南12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