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们小平真是越来越聪明了。”孟谷秋笑道。
两人就一直在作坊转悠,一会儿帮忙运草木灰,一会儿帮忙将东西拉去仓库。
拌作料的工位上倒是比别人更细心些。
孟谷秋告诉他们的作料几乎都是精准到几斤几两。
拌作料是放在一个大木盆里放上作料不停搅拌,然后再有人一盆一盆的端到打包处。
所以几乎上都是一大盆的用筷子搅拌。
孟谷秋上前教了他们怎么控制。
这东西也不用非要精准到那个数字,上下浮动一小点都是正常的事儿。
这边处理完后,孟谷秋又去看了打包部,她们都极为小心的进行着打包,生怕没弄好。
廖秋莲也在这儿部门,她可是用心极了,也是学的最快的一个。
学会打包之后,几乎都是她亲力亲为去教授别的女工,孟谷秋愣是一点没操心,这打包部就很快的运作了起来。
三日后,秦掌柜如约带着人来到了丰华村。
这次不比上次见面要客套。
孟谷秋上前迎着他们一同去到了作坊。
秦掌柜双手背着抬头看:“丰华魔芋作坊,好名字!”
“不过是随意取的,哪有这么跨装?”孟谷秋扯了扯唇角,伸手,“走,我带你们进去看看。”
秦掌柜跟着孟谷秋,还有一同来帮忙的孟小平廖秋莲。
“这作坊看起来还挺大的,没想到孟老板有这么大的能耐。”说实话,秦掌柜只是尝过味道,其实还没追本溯源的看过着魔芋豆腐是怎么制作的。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简直是开了眼。
没想到这么复杂,怪不得孟老板还要耗费心力开上一个工厂。
“不过都是慢慢计划的,等到这工坊的效益好起来,我便将面疙瘩汤的原料也用作打包,到时有人想吃,只需要撕开包装用热水冲泡即可。”
“这是好想法!我可还从未听说过可以这般。”秦掌柜是打心底里觉着这主意好,不仅节省了用料,还能轻便不少。
孟谷秋没再多说。
她带着秦掌柜去看了工坊的每一个地方,到打包部时,秦掌柜尤为好奇。
“这些就是上次孟老板说的袋装?”
还真是新奇。
“是的,这样包装出来的魔芋豆腐,分成两种口味,而且保存时间可比我们每日送去的要长。天气炎热,我们送去的魔芋豆腐不过半天就会变味,但这般的包装只需避免金乌照射便可以储存七日之久。”
七日?
那这么来说只需要一周就将七日所需要的货送到即可?
“孟老板,这每周送七天,我还要......”秦掌柜没说下去。
孟谷秋拿起一包魔芋:“虽然能保存七天,但咱们也不能七天送一次,四天送一次最为可观,再者来说,若是销量好,秦掌柜一下卖个精光,不还是得找我们补货吗?”
往后就只送面疙瘩汤和霉豆腐,确实也省事了不少。
“还有别的菜品呢。”孟谷秋提醒道。
秦掌柜这才想起,自己需要的可不止这一样。
四天送一次,按照储存和贩卖的速度来说,确实是最为合适的。
秦掌柜一咬牙:“好!这生意我们做了,不知道孟老板的价格是否还和从前一样?”
“不。”孟谷秋唇角轻翘,“比从前便宜。”
“从前一盘的价格贵是因为运送的困难,以及储存的时间短。”孟谷秋带着秦掌柜走到了打包部的成品。
那里有两桶分着的成品:“这两批,一批的量正好是一盘的,而另外一批则是可以作为零嘴,偶尔馋了来上一小袋的,这可以作散称来卖,价格以重量来定。”
秦掌柜似懂非懂的颔首。
这还分着类别?
也就是说自己不仅可以将其作为菜品售卖,还可以散称售卖?
“这散称的,在酒楼怕是不会好卖......”这都来酒馆了,怎么还会称斤回去卖?
“所以您只需要定大的,我给你一百五十文一兮(三公斤),四日就是六百文。”
通俗来会所就是每日一百盘,四日就是四百文。
秦掌柜皱着眉,思索了片刻:“好!就这么定了,往后的面疙瘩汤和霉豆腐继续按量送,而这魔芋豆腐,就每四日送一次!我先定上一月的!”
孟谷秋眸中一亮。
“好咧!这边走。”
孟谷秋带着秦掌柜去签署了文书,付了钱。
孟小平在一旁边算账,边计算成本。
“孟老板,以后这种生意,您还是得第一个找我啊!”秦掌柜笑着作揖。
“一定!”
送走了秦掌柜之后,时间也差不多到了下工的时候。
孟谷秋和众工人开了个小会,便让他们各自回家吃饭。
顺带还提了一嘴要找送货工的事儿。
回到孟家,冯春艳已经做好了饭菜。
“哟,回来了?”她笑着脱下围裙,“饭菜都弄好了,就等你们回来吃了!”
“行!”
可能是第一天开工,冯春艳做的饭菜特别丰盛。
还弄了孟谷秋最爱吃的鸡蛋蒸肉。
孟兴盛今儿也是累得不行,直接就吃了两大碗饭。
倒是宋华琴,毕竟有了身孕胃口不好是正常的事儿。
“老二媳妇这肚子怎么也有五个月了吧?”孟老太笑着。
她还真是蛮期待着肚子里的乖孙儿的。
宋华琴颔首:“是,这月过完就六月了。”
“也快咯!”孟老太喃喃道。
“等到招到新的送货工,二哥就不用成天跑了,到时候也能好好照料着二嫂,月份越大越是要小心。”孟谷秋给宋华琴碗里夹了一块肉。
宋华琴笑着颔首,拿起筷子吃着。
“没事儿,这事儿不急,还得先买牛车呢!”孟兴德边吃边说。
一旁的冯春艳有些嫌弃:“行了你,就不能嚼完再说话吗!”
孟兴德傻呵呵一乐:“都是一家人,在意这干啥?”
冯春艳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一家人就可以吃饭没个吃饭的样子了?
“出大事儿了!”
一家人才吃好饭,就听到三婆子朝着这边喊。
“谷秋!谷秋!”三婆子自上次事情之后,就从来没敢再来孟家过。
听她这么一嗓子,孟谷秋忙不迭起身出去。
三婆子是跑着来的,本来就年纪大了,这么一跑,更是急的气喘吁吁的。
“出啥事儿了,三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