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贵妃正端坐在紫檀木雕花膳桌前,慢条斯理地用着午膳。桌上摆着几样精致的御膳:一碗碧粳粥,一碟水晶虾饺,还有几样时令小菜。贴身宫女翠微在一旁小心伺候着,时不时为贵妃布菜添茶。殿内熏着沉水香,袅袅青烟在雕梁画栋间萦绕,一派祥和宁静的气氛。
正当华贵妃略感疲惫,准备用完膳小憩片刻时,忽听得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只见一个身着淡绿色宫装的宫女慌慌张张地闯了进来,连行礼都顾不得周全,便气喘吁吁地禀报道:\"娘娘,大事不好了!二皇子殿下……二皇子殿下听说伤着了,这会儿太医已经赶过去了。\"
华贵妃闻言顿时花容失色,\"啪嗒\"一声,华贵妃手中的象牙筷子\"啪\"地一声掉在了桌上,上好的青瓷碗也碎成几瓣,碗中汤溅湿了她的裙角。她猛地站起身,凤钗上的珠串剧烈晃动:\"怎么回事?昕儿不是在跟武师傅习武吗?\"
那个禀报的宫女也急得直摇头:\"奴婢也不清楚详情,只听说殿下是在驯马时摔下来的。\"
华贵妃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她这三个儿子,老大赵昉沉稳持重,老三赵曦活泼好动,唯独这老二赵昕,平日里看着最是安静,偏偏痴迷武艺,整日里不是练剑就是骑马。她顾不得更衣,只匆匆拢了拢鬓发就往外走:\"备轿!不,直接走着去!\"
一路上,华贵妃的脚步越来越快,身后的宫女们小跑着才能跟上。
她脑海中闪过无数可怕的画面:昕儿会不会伤着筋骨?会不会被马蹄踩到?越想越是心慌,连迎面行礼的宫人都顾不上理会。
刚到赵昕的寝宫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嘈杂的说话声。
华贵妃三步并作两步跨进殿内,只见大儿子太子赵昉和小儿子赵曦都围在床榻前,太医正在给躺在床上的赵昕诊脉。
\"母妃!\"赵曦第一个看见她,立刻扑了过来,眼圈红红的像是哭过。
华贵妃顾不上安抚小儿子,径直走到床前。只见赵昕脸色苍白,额头上缠着纱布,右臂被固定在胸前,但眼睛还是亮晶晶的,见她来了还试图起身:\"母妃......\"
\"别动!\"华贵妃声音都变了调,一把按住他的肩膀,\"伤着哪儿了?太医怎么说?\"
太子赵昉上前一步,沉稳道:\"母妃别急,二弟右臂脱臼已经接回去了,额头上的伤也不碍事,就是......\"
\"就是什么?\"华贵妃急道。
\"就是得卧床静养三个月。\"太医躬身答道,\"殿下万幸没伤着筋骨,只是皮肉伤。\"
华贵妃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但随即又板起脸来:\"到底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怎么会从马上摔下来?\"
床上的赵昕眼神闪烁,不敢与她对视。倒是一旁的赵曦憋不住了,竹筒倒豆子般说道:\"都怪二哥逞能!狄将军不出征西夏了吗,二哥非说要跟着去,我说他武功还不够,他就......\"
\"赵曦!\"赵昕急得直瞪眼。
\"你闭嘴!\"华贵妃呵斥道,转向小儿子,\"曦儿,你继续说。\"
赵曦得了准许,立刻绘声绘色地讲起来:\"马厩新来了匹汗血宝马,凶得很,连御马监最好的驯马师都还没驯服。二哥为了证明自己厉害,非要上去骑。那马一尥蹶子,就把二哥甩下来了!要不是侍卫反应快,差点就被踩着了!\"
华贵妃听得心惊肉跳,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赵昕!你是要吓死母妃吗?那烈马也是你能碰的?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她说不下去了,掏出帕子按住眼角。
\"母妃,我错了。\"赵昕小声认错,却又不服气地嘟囔,\"可我平时骑术很好的......\"
\"好什么好!\"太子赵昉难得严厉地打断他,\"你知道那匹马伤了多少驯马师吗?要不是父皇特意吩咐要好生照料,早就按烈马处置了!你身为皇子,如此莽撞,置自身安危于何地?置父皇母妃的担心于何地?\"
赵昕被训得低下头去。华贵妃心疼儿子受伤,又气他不知轻重,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你们一个个都不让我省心。曦儿整日里东奔西跑没个消停,你好好的习武也就罢了,偏要去逞这个能!\"
正说着,外面传来太监尖细的通报声:\"官家驾到——\"
众人连忙行礼。官家匆匆走进来,连朝服都没来得及换,额头上还带着汗珠:\"昕儿怎么样了?\"
华贵妃刚要回答,官家已经快步走到床前,仔细打量着二儿子:\"伤着哪儿了?疼不疼?\"那关切的神情,哪还有半点帝王威严,分明就是个心疼孩子的父亲。
赵昕见父皇这般着急,反倒不好意思起来:\"儿臣没事,就是......就是摔了一下。\"
官家却不放心,亲自查看了他的伤势,又细细询问了太医,这才稍稍安心。他坐在床边,竟一把将已经十六岁的赵昕搂进怀里:\"傻孩子,你要吓死父皇吗?\"
这突如其来的亲昵让赵昕涨红了脸,挣扎着要起来:\"父皇......儿臣没事......\"
\"别动!\"官家却抱得更紧了,声音都有些发颤,\"你知道父皇听说你坠马时有多害怕吗?\"
华贵妃在一旁看得又是感动又是无奈:\"官家,您别太惯着他了。这次是万幸没事,要是真......\"
\"朕知道,朕知道。\"官家松开赵昕,却仍握着他的手,\"可孩子受了惊吓,总得安抚一下。\"
赵昉和赵曦在一旁看着,一个抿嘴微笑,一个偷偷扮鬼脸。赵昕窘得耳朵都红了:\"父皇,儿臣知错了......\"
官家这才转向华贵妃,温声安慰道:\"爱妃也别太担心了,太医不是说没事吗?男孩子嘛,磕磕碰碰总是有的。\"
华贵妃抹着眼泪道:\"官家就是太纵容他们了。昕儿这次敢去驯烈马,下次还不知道要做出什么来。\"
\"母妃,儿臣真的知错了。\"赵昕诚恳地说,\"以后一定量力而行。\"
官家拍拍儿子的肩:\"有志气是好事,但也要懂得审时度势。你想随狄将军出征是好事,但武艺要慢慢练,急不得。\"
赵昕眼睛一亮:\"那父皇是同意儿臣以后可以......\"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华贵妃立刻打断,\"现在给我好好养伤。\"
天色渐晚,宫灯次第亮起。官家见赵昕面露倦色,便起身道:\"时候不早了,让昕儿休息吧。爱妃也别太劳神了。\"
华贵妃点点头,又叮嘱了伺候的宫女太监一番,这才随官家一起离开。赵昉和赵曦也告退出来,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慢慢走在宫道上。
月光如水,华贵妃挽着官家的手臂,轻声道:\"官家今日可把昕儿吓着了,他那么大个人了,还被父皇抱着哄。\"
官家笑道:\"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朕还记得他小时候,一受委屈就往朕怀里钻的样子。\"
华贵妃不禁莞尔:\"是啊,一转眼都这么大了。昉儿稳重,昕儿执着,曦儿活泼,各有各的性子。\"
\"这不挺好?\"官家拍拍她的手,\"孩子们平安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福气。\"
回到寝宫,华贵妃仍是放心不下,又派贴身宫女去赵昕那里看了看,确认他已经安睡,这才真正安心。
她望着窗外的明月,想起三个儿子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既为他们骄傲,又忍不住担忧。做母亲的,这份心怕是永远放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