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攀上中天,白晃晃的阳光把大地都要晒得直冒烟。
小柴房已化作平整的空地,最后几块碎砖被梁建国装上板车运走了。
接下来,便是要用白灰在地上画出的轮廓,开挖地基。
这是盖房的根基,马虎不得。
刘巧英和周玉梅在旁边的一处空地,用竹竿支起油布,临时搭起了一个小厨房,这会儿母女俩已经做好了饭菜。
“都别干了!过来吃饭啦!”
周玉梅扯着嗓子喊,周兴辉等人还真饿了,被她这么一嗓子喊,肚子当即咕咕作响,赶忙放下手中的家伙,大步走了过来。
发现八仙桌上摆着五六个装得满满当当的粗瓷大碗。
中间是一盆红亮的红烧肉,旁边摆着一大海碗酸菜炖粉条,还有一碟素炒空心菜。
另有一摞金黄的玉米面贴饼子,边缘烤出焦脆的硬壳,掰开还冒着热气。
这可真够丰盛啊!
梁建国和赵大壮是最有发言权了,因为两人家里平时吃的都是白饭加青菜,一个月都难得吃上一次荤腥,所以两人此时此刻,都要看呆了眼。
主人家是舍得花钱的。
看来是真没跟错周兴辉。
众人用木桶里的井水匆匆洗了洗手,就抓起玉米饼子就往嘴里塞,焦脆的边缘在齿间发出“咔嚓”脆响。
不过一刻钟,饭菜已风卷残云般见了空盘。
吃过午饭,四人又回到工地上。
周兴辉用木桩和麻绳仔细丈量出地基的尺寸,然后在地上撒上白灰,画出清晰的轮廓。
“按照这个线挖,深度要达到三米!”周兴辉一边比划一边交代。
挖土的工作比拆房更加辛苦。
地里的土质坚硬,夹杂着不少碎石,每挖一锄头都要使出全身力气。
四个人轮流上阵,汗水不停地滴落在新翻的泥土上。
“这土看着就结实,盖出来的房子肯定牢固!”赵大壮给大家鼓劲。
就在地基挖的热火朝天地时,周兴辉骑着二八大杠,带着周玉梅,朝着镇上的水泥厂出发了。
周兴辉上次是周玉梅是家里的顶梁柱,这话半点不假。
哪怕是盖房子的一系列事务,周兴辉总让周玉梅在旁边看着。
放线丈量时,特意让她握着卷尺头;和泥瓦匠商讨砌墙细节,也拉着她在旁听;甚至去县里买建材,都要她跟着记账算钱。
是实打实要让周玉梅在摸爬滚打中长本事、见世面。
如此一来,她才能成长为独当一面。
一路上颠簸不已,连屁股都差点要震开了花。
到了建材供应站,里面机器轰鸣,吵得耳膜生疼。
周兴辉在提货处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终于轮到他。
“师傅,按照这个地址,给我送两万五千块红砖,三十五袋水泥,五车沙子,钢筋嘛……来一吨!”
两层楼,每层八十平,层高3.2米,24墙得用共需约1.8万块红砖。
至于沙子、水泥和钢筋,也是经过了测量的,差不多就是这个数。
听到这,工作人员头握着笔的手顿了顿,他抬起头来瞥了一眼周兴辉,而后问道:“你这用量可不小啊!”
周兴辉抹了把额头的汗,有些慌乱地解释起来。
“我打算盖两层红砖房。这地基打算打深些,钢筋得多用些才结实。水泥除了砌墙,楼板和圈梁也得用。红砖看着多,等砌完墙、搭完隔断,怕是还得补。”
周兴辉上一世在建筑工地摸爬滚打多年,拿砌刀比拿饭勺还要熟稔。
对于地基深浅、钢筋配比这些门道也是烂熟于心。
如果地基打得浅,遇上暴雨大概率会开裂。
钱可以慢慢赚,但房子得一步到位,总不能住进去再修修补补。
“红砖七分钱一块,水泥八块钱一袋,沙子是四块钱一吨,装满一车是五吨,钢筋980块钱一吨,总共是3110块钱。”
这个数字让周兴辉心里咯噔一下,他现在的积蓄大概能有5500百多,这一下子就花出去一半,还是有些心痛的。
周兴辉从挎包里,好一顿数,才数够了2560块钱,递给了这位工作人员,随后他得到了一张收据。
“什么时候能提货?”
“红砖和水泥、沙子明天就能送,钢筋最迟三天。”
原以为周兴辉采购完了建筑材料后,就会赶回村子去,可接下来他做出了一个令周玉梅大吃一惊的举动来。
周兴辉骑着二八大杠,带着周玉梅到处逛,最后在一家农村信用社前停下。
“爸,你这是要存钱吗?”
面对周玉梅的满脸疑惑,周兴辉牵起她的手,掌心的老茧擦过她的虎口,语气沉沉道:“玉梅,我确实是要存钱,不过我是给你存钱。”
话落,周玉梅猛地抬头,瞳孔骤缩。
父亲竟然说要给自己存钱?这岂不是要她自己起一个户头?
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爸,这不好吧?”
周兴辉抬手轻轻地拍了下周玉梅的后脑勺,咧嘴笑道:
“这有啥不好的?庄稼人的规矩,只要出了力就得给钱!你帮我干活,累得够呛,不给钱我心里能踏实?别啰嗦,就这么定了!
我暂且算你一块钱一天,一个月下来就是三十块钱。以后还会再涨的。”
一个月三十块钱的工资,这可不低!
村里的很多家庭,两个月都未必能赚到三十块钱。
周玉梅的鼻尖猛地发酸,咬着牙“嗯”了一声,却不敢开口多说些什么,生怕一张嘴就会哭出声来。
她怎么也没想到,父亲竟会对自己这般好。
能做他的女儿,肯定是三生修来的福气。
可她哪里知道,上一世的自己,被周兴辉害得那样惨,他如今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赎罪罢了。
周兴辉数出三十块,将户口本一并塞进周玉梅手里。
“拿去存好,也不要把这事告诉任何人,知道嘛?因为财不外露。”
周玉梅在此之前,就别说存钱了,哪怕连信用社的大门都没有进去过,这一刻都不知道多紧张呢。
在深呼吸一口气后,周玉梅硬着头皮跨进信用社。
十几分钟后,周玉梅走了出来,她手里多了一本红塑料封皮的存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