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看到闪着金光的黄金和闪着银光的银元更是被震的连眼睛都挪不开了。
嘴里喃喃嘀咕着:“这该死的老绝户!
心眼儿咋就这么多呢?
亏着东旭还喊了你那么多年师父,藏着这么多小黄鱼和大洋也不知道接济接济我们家。
现在倒好,全被公安没收了!
活该你被抓!
就是把你枪毙了,东旭也不会给你收尸!
哼!”
院里围观的其他住户也被木盒里的小黄鱼和银元惊到了!
刘海中朝一旁的许富贵嘀咕道:“老许,该不会真让你猜中了吧,难道易中海真是敌特分子?要不然他一个普通工人哪来的这么多硬家伙?”
许富贵眼睛微眯,冷哼道:“哼,我觉着他就算不是敌特,也干净不到哪儿去。”
阎埠贵在一旁推了推眼镜,骂道:“这个易中海藏得可真够深的,有这么多好东西,还舍不得接济贾家,每次非要召开全院大会坑大家伙给贾家捐钱!”
二大妈:“谁说不是呢,瞧着易中海的面相不像是个坏人,没想到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个王八蛋就是一个伪君子!”
墙倒众人推,虽然关于易中海的处罚决定还没下来,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易中海肯定是回不来了。
一想到易中海这么有钱,还老是召开全院大会道德绑架大家伙给贾家捐钱,捐粮,院里人就恨得慌。
尤其是许大茂,对易中海更是恨之入骨!
许大茂平时就看不惯易中海那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没有做老人的不是”,成天到晚的教育人,不就是多吃了几年棒子面嘛,有啥了不起的?
如此千载难逢踩压易中海的机会要是错过了,那绝对得悔到肠子都青了!
于是,许大茂清了清嗓子,故意提高音量说道:“哎呀,我说各位街坊,
咱们平时都被易中海那老绝户给蒙蔽了啊!
瞧瞧这些小黄鱼和大洋,他背地里藏着这么多财富,却还天天哭穷,撺掇大家伙接济那贾家,这不是明摆着拿咱们当冤大头嘛!”
说到这里,许大茂眼珠子一转,朝正在贴封条的马富贵问道:“公安同志,易中海犯了法,枪毙他都不过分。
不过,他坑了我们全院街坊不少钱,您看枪毙易中海之后能不能把钱还给我们?”
这话立马引起了院里街坊的附和。
“对对对,许大茂说得对!易中海这家伙,藏着掖着这么多小黄鱼和大洋,还让我们捐钱捐粮,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阎埠贵也跟着附和起来,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二大妈也连连点头,气愤地说:“就是,我们可不能再当冤大头了,公安同志,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
那些钱可都是我们辛苦挣来的,不能就这么便宜了易中海那老家伙!”
贾张氏听着周围的议论声,心里虽然解气,但也免不了有些慌乱。
毕竟,易中海组织捐款的那几回,最后得实惠的可都是自家。
秦淮如和贾东旭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躲在角落里根本不敢掺和,生怕一个不小心把自家牵连进去。
看着情绪激动的老百姓,马富贵眉头微微皱起。
他来95号院是搜查易中海的犯罪证据的,不是来处理邻里矛盾的。
可身为公安,辖区内的老百姓提出这样的诉求,他也不能置之不理。
马富贵轻咳一声,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各位街坊邻居,我理解大家的心情,易中海涉嫌犯罪的事情,我们公安机关一定会依法处理,绝不姑息。
至于大家提到的财产损失,我并不是太了解,不过,听大家伙的意思,好像易中海组织捐款是捐给贾家了。
这个贾家是咱们95号院的住户吗?
如果他家是困难户,可以由街道办帮他们申请困难户补助。
像大家伙刚刚提到的这种民间自发的捐款行为不符合社会主义集体管理的原则,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倾向!”
说到这里,马富贵顿了顿,眼神凌厉的扫视着众人,再次开口:“你们谁是贾家的人?必须马上把钱还给大家伙,否则我们公安机关将依法介入调查,追回每一分不当得利。
同时,我也要提醒大家,参与非法集资或是未经许可的募捐活动,不仅个人财产不受法律保护,还可能触犯法律。”
贾张氏一听,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本想站出来狡辩几句,但看到马富贵那严肃而凌厉的眼神,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秦淮如和贾东旭也是吓得浑身一颤,两人对视一眼,都没了主意。
就在这时,阎埠贵眼珠一转,大声喊道:“公安同志,我有账本!每次捐款,我都有记录!”
公安的话,阎埠贵算是听明白了。
简单来说,就是冤有头,债有主!
捐款大会虽然是易中海组织的,但钱是捐给了贾家,那就应该让贾家还!
至于会不会因此得罪贾家?阎埠贵才不在乎呢。
论身份,自己是四合院的三大爷,贾张氏只是一家庭妇女。
论男人,我阎家连大带小四个爷们儿,贾家只有贾东旭和棒梗两个带把的。
我会怕得罪他?
以前不搭理贾家,完全是看在易中海的面子上。
现在易中海都完犊子了,谁还在乎贾家?
难怪老话说一条炕睡不出两样人,听到阎埠贵的话,三大妈杨瑞华非常默契的跑回了家,没过一分钟,便跑回了中院,手里还抓着一本笔记本。
喘着粗气把手里的笔记本递给了马富贵:“公安……同志,您看,这是账本。”
马富贵接过账本,打开看了一下,顿时被震惊到了!
根据账本记录,从1951年开始,截止到1953年,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易中海一共帮贾家组织了十七次募捐大会,募捐金额高达上千块!
1951年,还不是街道联络员的易中海就张罗着帮贾家组织捐款捐物的活动。
第一次是贾东旭娶媳妇儿,媒婆说女方要求男方买一台缝纫机,贾张氏说没钱。
易中海便借着自己身为轧钢厂高级钳工的威望组织了第一次募捐大会,那一次帮贾家募捐到了62块5毛钱。
之后,
贾东旭找上门,说家里揭不开锅了,找易中海借。
秦淮如怀孕,需要补充营养,找易中海借。
棒梗出生,需要喝奶,找易中海借。
……
无一例外,易中海每次都会组织全院大会,动员全院给贾家捐款。
直到易中海因为醉酒闹事蹲了炮儿局,被轧钢厂处分,在院子里的威信一落千丈。
这种动员全院捐款的活动才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