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吃饭吧,月饼太甜,又太胀肚子。
吃多了就吃不下其他东西了。
还是先填饱肚子,把月饼留作饭后的点心好了。”
韩成的话音刚落,宁国公主和小荷的目光才从韩成做的那个大月饼上移开,同时略显尴尬。
特别是宁国公主。
按理说,她平时也不是特别贪吃的性格,可今晚面对韩公子做的大月饼,居然毫无招架之力,表现得如此馋相,实在让她自己都有些难以置信。
随后,韩成与宁国公主坐下用餐。
小荷非常机灵地退后半步,待韩成拿起筷子准备为宁国公主摆好碗筷时,才赶紧上前说由她来帮忙,让韩成可以安心吃饭。
然而,她的提议自然被韩成婉拒,表示这小事无需他人代劳。
“公子身份尊贵,这种事怎能让您亲自动手?”
看着不远处摆着的那个看起来极其诱人的大月饼,小荷咽了咽唾沫,再次递上了一记助攻。
“我的身份谈不上尊贵,再说,这种事根本不算什么低贱的事情。
为心爱之人摆放碗筷,本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事……”
韩成接住小荷的助攻,毫不迟疑地顺势而为。
一句话便让宁国公主芳心乱跳,面泛红晕。
韩公子竟这般直接地说出如此羞人的话语,还表现得如此坦然?
后世之人,难道脸皮都这般厚吗?
表达感情的方式,竟是如此直白?
宁国公主被韩成弄得有些招架不住。
【宁国公主感受到你的深情,心中甜蜜无比,恋人积分+4,百倍积分生效中,恋人积分+400,当前积分5050。
好感度+1,当前好感度36】
接下来吃饭时,韩成依然不让小荷插手。
韩成时不时地为宁国公主布菜,还附带一些稍显亲密却又不失礼貌的话语。
即便在后世,韩成所做的不过是寻常之举,可放在宁国公主这儿,却如同特效般奏效。
短短片刻间,恋人系统便再次蹦出了三条新通知。
无需查看,韩成定是连续收获了不少恋人积分。
由于时代的缘故,那时的人们在这类事情上比后世更加含蓄。
韩成在现代看似普通的举动,到了这里简直是杀手锏。
别说宁国公主这般未曾婚嫁的姑娘,就算是那些阅尽沧桑、自认洒脱的女子,遇到韩成这般攻势,也难以招架。
宁国公主虽内心甜蜜,但这是她与韩成的首次共餐,难免忐忑害羞。
她处处留心,唯恐何处失礼,让韩成对她有负面印象。
自宁国公主记事起,似乎从未如此在意自己的言行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宁国公主有这样的反应实属正常,毕竟在这个时代,许多男女直到成婚当晚才见对方真容。
订婚后能像他们这样同室用餐,仅有一名侍女陪伴,实属罕见。
宁国公主尤为敏感,身处此境,若宁国公主人不紧张倒真奇怪。
因此,她几乎没有好好吃饭,只顾埋头喝汤,一大盆汤几乎被她独吞。
橘黄色烛光使整个场景格外温馨。
韩成看着低头不敢直视自己的宁国公主,为了掩饰紧张,竟想把面前的汤一饮而尽,不禁露出宠溺的笑容。
宁国公主这般反常行为,与她绝世容颜和平日的淡定气质格格不入,却让人觉得可爱。
能娶得这样一位女子为妻,实乃韩成之幸。
“别只顾喝汤,尝尝其他菜。”
韩成出言提醒。
宁国公主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举止略显尴尬。
为了掩饰这份尴尬,她一本正经地说自己喜欢喝汤。
今晚这汤确实做得美味。
为证明自己的话属实,已经喝了不少汤的宁国公主又给自己盛了一小碗,三口两口喝了下去。
其实她更想尝尝其他的菜,可现在只能不停地喝汤,以此来表明她真的爱喝汤,绝不是因为跟韩成一起用餐太过紧张才一直喝汤。
开什么玩笑,她堂堂宁国公主,怎么会因为与韩成一起吃饭就紧张到只顾喝汤呢?
会吗?会吗?会吗?
韩成看到宁国公主对汤如此喜爱,也就不再劝阻,自己开始享用桌上的其他美食。
今晚的菜肴色香味俱佳,一看就知道不是出自首席御厨徐兴祖之手。
显然,朱元璋了解徐兴祖的真正水准,在这样的重要节日期间,他特意减少了徐兴祖的工作量,让儿子们能够好好享用一顿饭。
而韩成也借此机会品尝到了真正的宫廷御膳手艺……
不管宁国公主到底喝了多少汤,她此刻的心情有多紧张,韩成借着中秋佳节的良辰美景,与宁国公主共享晚餐,氛围依然温馨且甜蜜。
至于小荷,只要宁国公主和韩成没吃完,她就不能动筷。
但此刻明明肚子还饿着的她,却感觉有些饱了。
并不是她偷吃,而是因为目睹了太多韩成和宁国公主之间的情意绵绵。
……
时间回到稍早之前,在离坤宁宫不远的一座偏殿内。
太子朱标与燕王朱棣正在观看秦王朱樉的背部。
朱标亲自为朱樉上药。
“这药是老五调配的,对这种伤势最有效果。
我特意让他多留了几瓶,心想肯定会有用。
果然现在派上了用场。
老五的药非常管用,不用十天半月,你就能痊愈。
老二,你回到封地后,一定要记取教训,不能再胡闹了。
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绝不能碰。
你是王爷,是家里的顶梁柱,家中权力应该掌握在你手里,不能一味听从女人的话……”
朱标一边上药,一边语重心长地说着。
如同朱樉等人尚未离开京城时一样。
那个曾经被朱元璋严厉责打,也只是哀求、喊痛却未曾落泪的朱樉,此刻在朱标的温和话语下,哭得像个两百斤的孩子。
眼前的景象,令他不禁回忆起自己曾被父皇责打,而大哥总是迅速出手相救,还细心替他敷药的日子。
这么多年过去,大哥依旧是他记忆中的模样,没有丝毫改变。
只是,想到今天发生的一切,朱樉内心依然感到委屈。直至现在,他仍无法完全理解,为何这一次挨打竟如此严重。
他自认为并未做过什么大逆不道之事,为何父皇下手这般狠厉?
“可是……父皇对母后不是言听计从吗?”
朱樉的话让朱标微微一怔,不知该如何向他说明这其中的差异。
在一旁的朱棣接话道:“那是因为咱娘既贤惠又聪慧。”
说这话时,朱棣带着几分骄傲的表情。
毕竟他的妻子徐妙云,也是如此出色的人。
当然,这也间接暴露了他与父亲同样惧内的一面。
“我媳妇儿也是这般贤惠,聪慧!事事为我考虑!”
通常反应迟钝的朱樉,在这一瞬间便领悟了朱棣话语中的含义,转头与朱棣争论起来。
情绪十分激动,不愿他人诋毁自己的侧妃邓氏。
朱棣听后,本想上前为二哥包扎伤口,以示兄弟和睦。
却被朱标拦住,不准朱棣动手。
朱棣给老二包扎伤口,哪是在认真包扎?
不过是趁机时不时给老二添点小痛,看老二疼得倒吸冷气,取乐而已。
听到秦王朱樉的这番话,朱标与朱棣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沉重的心情。
秦王侧妃邓氏的行为,让太子朱标与朱棣都对她生出了杀意。
他们想要除掉她。
然而,如今看来,此事绝非易事。
邓氏不仅是卫国公之女,这一点尚且次要,最重要的是,老二早已对她深深迷恋。
一旦处理不当,将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
为朱樉处理好伤口后,天色已近黄昏。三人前往坤宁宫赴宴,朱棣行至半途,却忽然借机脱身,拔腿朝寿宁宫奔去……
(本章完)
------------
(两章合一章)
黄昏时分,**宫内灯火初亮。
到处灯火渐次亮起,将夜晚装点得格外迷人,那平日里未曾显现的独特韵味,此刻悄然绽放。
燕王朱棣与朱标、朱樉等人正朝坤宁宫行进,预备赴宴。然而,行至中途,朱棣忽然改变方向,奔向寿宁宫。
他反复思量后决定,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刻,无论如何都要去看看自己的妹妹宁国公主,把她请出来加入他们的晚宴。这次宴会是家宴,只限家人参与。
他们收到急报后便马不停蹄赶回南京,因此家眷还在后头。
这意味着,除了父皇、母后以及太子妃、允炆、允熥等少数几位外,其他妻子都不出席。可以说,完全没有外人。
二妹就算再敏感,也不至于惧怕他们兄弟几个。
他们只会关心她,不会有人用异样的目光看待她。
而且,他已经离京就藩两年,久未相见,确实很想念二妹。
“四弟,你去哪儿?!”
朱标察觉到朱棣的举动,急忙喊道。
韩成的事情是否告知弟弟们,朱标尚未决定,至今仍在纠结。
“我去寿宁宫看看二妹,很快回来,大哥你们先去吧。”
朱棣一边回应,一边加快脚步往寿宁宫跑去。
见朱棣如此行事,朱标很是焦急。
“回来!别去!你现在过去只会让她更难过!”
朱棣说道:“大哥,我不去的话她才会更难过!
想想看,我们在这里欢聚,唯独二妹一人在寿宁宫,该有多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