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姐,原来太后是异国公主。”
言倾城一边轻轻晃动着手中的茶盏,一边兴致勃勃地对言惜玉说着,听了关于太后的故事后,她那八卦之心一下子就被勾了起来。
言惜玉赶忙微微皱眉,凑到言倾城耳边,小声警告她,“嘘,莫要太大声。”
方才她就已经留意到,不远处有几个官家夫人和千金正目光隐晦地朝她们这边打量,还时不时地指指点点。
她心里隐隐觉得不安,在这等场合,还是不要太过招摇为好。
三妹妹言倾城向来好动又好奇心极重,实在担忧她再说出什么引人瞩目的话来。
太后的一生,确实充满了令人惊叹的传奇色彩。
一旁的桃夭也听得如痴如醉,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出一幅幅画面,这不就是妥妥的大女主戏码吗?
一个青春少女,本应在自己的家乡无忧无虑地生活,然而为了家国的安稳,却不得不背井离乡,不远千里踏上远嫁之路。
她牺牲的,可是自己一生的美好年华,只为换取天下的太平。
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伟大女性实在太多了。
但细细想来,这又何尝不是古代女子的悲哀呢?
用一个女人的一生去换取和平,表面上看是大义之举,听起来也满是悲壮之情。
可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的是对女子权利的打压和压榨。
在那个古老的时代,女子没有自主选择命运的机会,即便心中满是不愿,也只能默默承受,随波逐流。
曾经,她也是这么想的。
若是能在言府安稳度日,一辈子吃穿不愁,那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生活。
毕竟,人努力奋斗的最终目标,不就是为了能有一天可以毫无忧虑地躺平,衣食无忧吗?
她身为言府的大丫鬟,凭借着聪慧伶俐和勤劳能干,深得夫人姨娘们的喜爱。
府里上上下下的事务,经她之手都被办理得井井有条,可谓德心兼备。
在她看来,只要公子们能娶到贤良的夫人,小姐们能嫁得如意的好人家,那她就可以功成身退,悠闲地躺在贵妃椅上,舒舒服服地混吃等死,这样的日子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在骨子里,始终向往着自由。
没办法,谁让她的内在住着一个有趣的灵魂呢?
她渴望能去看看外面,天大地大,她想去各处走走瞧瞧。
但她心里明白,想要看遍世界,那必须得有钱有闲才行。
于是,她暗自定下了计划。
第一步,便是从点点滴滴开始积攒钱财,平日里,她总是精打细算,能省则省,每一文钱都被她小心翼翼地存起来。
与此同时,她还四处搜罗各种书籍,尤其是那些记载着各地风土人情的,还有详细的地图,只要一有空闲,她就会拿出来仔细研读,在心中勾勒着外面世界的模样。
不仅如此,她需要强健的体魄,便每日悄悄锻炼身体,或是在无人的角落练习简单的拳脚,或是绕着园子快走几圈。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还没等她来得及按部就班地施行计划,公子们就开始对她蠢蠢欲动。
其实,做妾这件事,对于一些丫鬟来说,或许是个不错的归宿。
但桃夭却有自己的坚持,若是要受气,那她是万万不愿意的。
就拿大夫人来说,平日里表面上和和气气,对府里的姨娘们似乎都很好。
可桃夭心里清楚,哪个女人会真心愿意与人平分自己的丈夫呢?
在那看似和谐的表象之下,隐藏着怎样的心酸呢?
她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不要趟这趟浑水为妙。
说说大公子,那可是南州赫赫有名的第一美男子,初次见面,确实会让人瞬间心动不已。
可时间久了,桃夭对他的性子了如指掌。他生性风流,处处留情,整日里只知道在脂粉堆里厮混,这样的人,桃夭实在是消受不起。
再来就是二公子,模样倒是长得俊俏,可偏偏还有点恋爱脑。
每次与人相处,总是表现得过于热情,甚至有些油腻。
桃夭实在是无福消受这样的热情,每每面对二公子,她都觉得有些无奈,实在是下不去嘴,自然也就对他无心无感,喜欢更是谈不上了。
至于三公子,桃夭连想都没想过。
三公子平日里天天不在家,难得能见上一面。
他长相英俊,气质斯文,言行举止间尽显礼数,而且文武双全,在整个府中都算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最让桃夭觉得难得的是,三公子身边并无莺莺燕燕围绕,仿佛是个清心寡欲之人,就像一枚温润的美玉。
然而,桃夭却不敢对他心动。
身份的差距犹如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横亘在两人之间,这是不争的事实。
再者说,就算自己真的有意,也难保对方就一定有情。
与其陷入一段未知且可能充满束缚的感情,倒不如坚守心中对自由的向往,在她看来,自由才是最为高尚且珍贵的东西。
此时,言惜玉见桃夭一副神思游离的模样,忍不住轻轻碰了碰她,低声问道:“桃夭,你在想什么呢?这般入神。”
桃夭这才回过神来,忙说道:“没,没什么,二小姐,只是听了太后的事,有些感慨罢了。”言惜玉似有深意地看了她一眼,也不再多问
席间,佳肴美馔罗列,言倾城和言惜玉却忽感内急,想要去出恭。
二人对视一眼,便悄悄对身旁侍奉的宫女轻声低语,那宫女微微点头,神色恭敬而平和,领着她们轻步出席。
许是这宴会进行许久,也有其他几位小姐夫人一同起身离席。
柳氏身为姨娘,心中对自己身份的局限有着清晰认知,向来行事低调,她在这诸多贵妇人、千金小姐齐聚的场合,不宜多言,于是便默默安静地端坐着,神色娴静。
看到自家两位姑娘出去,柳氏想着一道去,也好照看着些。
她微微侧身,凑近身旁正与他人交谈甚欢的大夫人,轻语了几句。
大夫人听闻,目光慈爱地看向柳氏,点头应允,还特意吩咐身旁的桃夭跟着她一道。
随着宫人的带领,言倾城和言惜玉手牵手,步伐轻盈。
她们身着华丽的锦服,衣袂飘飘,发间珠翠闪耀,引得旁人侧目。
而在她们身后不远处,柳姨娘和桃夭亦步亦趋,距离不过几步远。
有几位夫人小姐,正站在一旁低声谈笑,看到她们一行走来,目光顿时被吸引过来。
其中一位身着锦绣华服,头戴累丝金钗的夫人,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开口道:“这是言府的那位主子呢?居然如此出挑?”
柳姨娘和桃夭听到这话,下意识地顿住脚步。
柳姨娘面带浅笑,温婉有礼地问道:“问夫人,小姐安。”
那位夫人上下打量着柳姨娘,开口道:“看气质,倒有几分书香世家的韵味,可刚才明明见你与那言夫人态度恭敬,就像,姨娘对待主母一般。”
柳姨娘依旧笑着,眼神坦然,回道:“夫人说的是,妾身本就是姨娘。”
“哦,那这位呢?莫不是姨娘的女儿?”她们将目光投向气质出众的桃夭,眼底不经意间闪过一丝轻蔑。
不等柳姨娘回答,桃夭落落大方地欠欠身,声音清脆悦耳道:“奴婢只是言府的一个婢女,承蒙几位夫人小姐青睐,实乃桃夭之幸也。”
“哦,是个婢女?唤桃夭?”其中一位打扮得娇艳动人的小姐不禁挑眉,上下打量着桃夭,心中暗暗诧异,居然觉得她的打扮都快比过自己了。
忍不住轻嗤一声道:“呵、都说有钱人家,财大气粗,这言府本就是商户,可见家教门楣亦是特别。
就连一个婢女都生的如此好看,还衣着华丽,真真是开了眼了。”
不等桃夭说话,柳姨娘笑着道:“多谢夫人小姐们夸赞了。
奴家老爷,主母,一向开明,对于府中无论是主子还是奴婢,都是毫不吝啬。
桃夭本是家生子,是夫人身旁的大丫鬟,身份与一般奴才不同。”
“哦,原来如此。家生子啊,那倒是有些不同。但毕竟是奴婢,初次进宫,可要小心着点。”
一位年纪稍长些的夫人语重心长地说道,虽说是提醒,却也隐隐带着几分高高在上的姿态。
“多谢夫人的提醒,奴婢桃夭感激不尽。”桃夭言辞恳切,礼数周全。
见她们应对不卑不亢,话语如同棉花一般,看似柔软却又难以拿捏,几位夫人小姐顿觉无趣。
本想着寻些乐子,调侃调侃,不料竟是如此,也就不再与她们好说歹说,而是相继转身,迈着优雅的步伐往目的地去。
其实她们本就觉得这宴会无聊,故意出来透透气,又看见几个言府的女子出来,便打算好好调侃一番。
不料,竟然像对着两个“软柿子”,毫无逗趣之感。
“三妹妹,这里是皇宫,可不能太招摇了。”走在她们前头的言家姑娘,一前一后地走着,言倾城对皇宫内部的一切充满好奇,言惜玉则是谨慎小心。
走在她们前头的宫女,时刻关注着身后的动静,时不时回头看她们,见她们脚步稍缓,便出声催促:“姑娘,请跟随奴婢往前走,脚步可再快些。”
宫女的催促并没有让言倾城当回事。
她依旧慢悠悠地走着,眼睛滴溜溜地四处打量,皇宫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在她眼中都新奇无比。
言惜玉则紧紧拉着言倾城的手,她生性本就有些胆小,初来这威严庄重的皇宫,心里难免有些怯意。
听到宫女催促,她下意识地扯了扯言倾城的衣袖,小声说道:“三妹妹,我们还是快些走吧,别让宫人难做。”
言倾城撇了撇嘴,小声嘟囔道:“急什么。”但还是稍稍加快了些脚步。
柳姨娘看着前面两个姑娘,心中不免担忧,轻声对桃夭说道:“这倾城,在这皇宫里还如此孩子气,真怕她闯出什么祸事来。”桃夭安慰道:“姨娘放心,我们且跟紧些。”柳姨娘微微点头,加快了步伐。
她们继续前行,穿过一条回廊,回廊两侧的墙壁上绘着精美的壁画。
言惜玉忍不住顿了顿脚步,仔细端详了几眼。
言倾城也被吸引,刚想凑过去,却听宫女焦急地说道:“姑娘们,此处不可久留,还请快快随奴婢前去。”
言倾城有些不情愿地迈开步子,嘴里还念叨着:“等回来的时候,我定要好好看看这些画。”
终于,她们来到了一处幽静的庭院,庭院中央有一座精致的楼阁,便是她们要去的净房所在之处。
宫女在楼阁外停下,说道:“姑娘们,这里便是了。”
言倾城和言惜玉跟着宫女走进楼阁,柳姨娘和桃夭则是互看一眼,也跟了进去。
庭院中摆放着几盆稀有的花卉,花瓣娇艳欲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靠墙壁挂满了盛开的蔷薇花。
“姨娘,桃夭,你们怎么也来了?”
到了里边,言倾城发现柳姨娘和桃夭就惊讶的打招呼。
柳姨娘微笑着嗔怪道:“你们呀,在皇宫里,可别光顾着贪玩,处处都要小心谨慎。”言倾城嘟嘟嘴,不以为然,言惜玉则是乖巧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