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在紫铜香炉里袅袅升起,叶徽跪坐在四合院的茶室中,指尖轻轻摩挲着首长昨日赠予的战国玉璧。窗外雨声渐密,打在老槐树叶上发出沙沙声响。这处位于皇城根的院落比他想象中还要古老,地砖缝隙里似乎都沉淀着数百年的时光。
\"叶先生,客人到了。\"保姆在门外轻声通报。
叶徽没有抬头,只是将玉璧收回锦盒:\"请进。\"
木门被拉开时带进一阵潮湿的风,随之而来的还有高跟鞋敲击青砖的清脆声响。来人脚步很轻,却在距离茶席三步远时突然停住,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
\"你是陈小姐?\"叶徽这才抬眼,看见一个约莫二十出头的女子站在雨光交织的门口。她穿着剪裁利落的暗红色西装裙,长发用一根玉簪松松挽起,眉眼间透着股与年龄不符的锐利。陈老打电话说要他的孙女过来拜访。
\"爷爷说您不爱说话,倒没说是聋的。\"陈墨将滴水的伞靠在门边,径直走到茶席对面坐下,\"这地方连手机信号都没有,您是在这修仙?\"
叶徽提起铁壶往茶盏里注水,水线在空中划出一道晶莹的弧:\"陈首长身体可好?\"
\"托您的福,自从跟您下棋斗嘴,血压倒是降下来了。\"陈墨从手包里取出一个锡罐,\"听说您懂茶,尝尝这个。\"
揭开锡罐的瞬间,叶徽闻到一股异常馥郁的香气。大红袍,但混着些别的——岩兰草根?还是印度没药?他不动声色地取茶拨入盖碗,余光瞥见陈墨正盯着他的手腕。
沸水冲入茶碗,异香骤然浓烈。叶徽执起茶盖轻刮沫饽,忽然将整碗茶泼向窗外。
\"可惜了五十年树龄的武夷奇种。\"叶徽重新取茶,\"陈小姐若想试药,医学院的小白鼠更配合些。\"
陈墨瞳孔微缩:\"您这是什么意思?\"
\"广藿香掩盖下的莨菪碱,混在第三道烘焙时加入。\"叶徽重新注水,\"提神效果不错,只是对心动过速者不太友好——比如令祖父。\"
茶室里霎时寂静,只剩雨打屋檐的声音。陈墨突然笑起来,从西装内袋掏出一个小瓶倒进自己茶杯:\"那陪我喝一杯?\"
叶徽看着她喉结滚动,突然伸手扣住她腕间列缺穴。陈墨整条手臂瞬间麻痹,茶杯跌落前被叶徽另一只手稳稳接住。
\"穴位注射免疫球蛋白,陈小姐准备很充分。\"叶徽将茶杯放回茶盘,\"不过下次最好提前三天禁酒,否则解毒酶活性会降低四成。\"
陈墨揉着手腕,眼中锐气化作惊诧:\"您怎么...\"
\"《本草备要》载莨菪全株有毒,唯花可入药。\"叶徽从茶几下取出一个漆盒,\"令祖父的降压茶里,我加的就是这个。\"
漆盒里躺着几朵风干的淡黄色小花。陈墨捡起一朵对着光看,忽然笑出声:\"爷爷说您像从古画里走出来的,我当是老人家夸张。现在信了——这年头谁还读线装本《本草》?\"
\"199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版,第137页。\"叶徽将茶汤分入盏中,\"陈小姐若感兴趣,我院子里还有晒制的半边莲。\"
陈墨这次接过茶盏时,指尖在杯沿微妙地顿了顿。茶汤入口,她眉头舒展开来:\"这不是爷爷收藏的龙井。\"
\"白鹤峰野茶,用竹露煎的。\"叶徽看着窗外渐大的雨势,\"首长提到过您在国际贸易局工作?\"
\"挂名而已。\"陈墨放下茶盏,\"我真正负责的是陈家海外资产重组。听说叶先生拒绝了好莱坞的邀约?\"
叶徽指尖在膝上轻敲,那是前世私塾先生教他的平仄节奏:\"《雨巷》只是恰逢其会。\"
\"恰逢其会?\"陈墨突然倾身向前,玉簪在乌发间轻颤,\"您修改的十七处台词,设计的三个长镜头,包括坚持实景拍摄——这些都在您的'临时演员合约'之外。\"
茶案上的水渍倒映着两人交错的影子。叶徽想起三天前收到的加密邮件,那个调查他背景的Ip地址原来在此。
\"陈小姐。\"叶徽突然换上古音韵调,\"天雨粟,鬼夜哭,作何解?\"
陈墨怔住,这是《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时的异象。没等她回答,叶徽已起身推开雕花木窗。雨幕中,一株白茶花正在庭前怒放。
\"商业调查局的手段我领教了。\"叶徽背对着她,\"请转告令尊,那批滞留在鹿特丹的明代家具,海关编码应该是,不是。\"
陈墨手中的茶盏\"当\"地撞在托盘上。这是陈家海外产业最大的把柄,错报艺术品分类涉嫌走私,她花了三个月都没查清的关务漏洞。
雨声忽然变得很远。陈墨看着窗前那个修长的背影,青衫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内里绣着的暗纹——那是叶氏家族的家徽,她在爷爷收藏的民国档案里见过。
\"您到底...\"陈墨的声音第一次出现波动。
叶徽转回身,茶案上的手机突然亮起。柏林电影节组委会的邮件提示跳出来,抄送栏里赫然是陈家控股的影视公司邮箱。
\"茶凉了。\"叶徽将白瓷茶壶推向她,\"雨大路滑,陈小姐不妨等雨停了再走。\"
陈墨凝视着这个矛盾体般的男人——他指尖有常年练琴的薄茧,太阳穴处却留着注射玻尿酸的针孔;说着最古雅的词句,手机里却是最新的区块链合约。就像这间屋子,明代黄花梨家具旁摆着德国产的离心机。
\"爷爷让我带给您这个。\"她最终从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说是您会需要的。\"
叶徽拆开纸袋,里面是一份1952年的医学院学报,某篇文章被红笔圈出:《论气功疗法对肾脏功能的修复作用》。作者署名\"叶怀远\"——他前世的三叔公。
雨声渐歇时,陈墨站在门槛前突然回头:\"那批家具,您是怎么...\"
\"海关档案室有本《明式家具研究》。\"叶徽将学报放入袖中,\"第213页的榫卯结构图,和您父亲上周拍卖的'清代'紫檀柜如出一辙。\"
陈墨走后,叶徽从茶渣里拣出几片可疑的叶片。对着阳光细看时,手机再次震动。芳姐发来的照片上,云姐正与一个酷似他的年轻演员共进晚餐。他笑了笑,将茶叶与照片一并扔进香炉。
火焰窜起的瞬间,院角的监控摄像头微微转动了一下。叶徽假装没看见,只是取出针灸包,在足三里穴缓缓刺入一根银针——陈墨的\"茶\"终究还是起了作用,只是远不如她以为的那么显着。
香炉里的灰烬蜷曲成奇怪的形状,像某个古老的文字。叶徽望着它,想起前世三叔公说过的话:\"药毒本一家,端看用者心。\"
窗外的白茶花不知何时谢了一地,而远在城郊的陈家别墅里,陈墨正对着电脑屏幕蹙眉——监控画面中的叶徽突然抬头,对着摄像头做了个她无比熟悉的手势:那是民国时期古董行当里,表示\"看破不说破\"的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