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温体仁道:“陛下,现在新政推广在即,东南的报纸,臣以为已经在民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应当立刻彻查,兹事体大,不可再拖延。”

温体仁说得没错,这也是崇祯一贯的思路。

后世一位伟人说过,办大事要靠两样东西。

一是枪杆子;二是笔杆子。

缺一不可。

明末的社会极度撕裂,陕西饿殍遍野,东南奢华无度。

且东南那群人在隆庆开关后,赶上世界大航海时代的红利,大部分白银集中到了东南,早就了一批空前膨胀的新势力。

他们开始自我吞噬社会资源,甚至把控当地舆论导向。

最典型的就是东林书院。

正统的历史上,这帮年轻、有钱还有各种想法的读书人,又搞了几社、复社,抱团在一起,对天下事指指点点。

自从穿越者崇祯过来,把大明日报推出来后,这群人似乎又找到了一块阵地,在东南搞报纸。

去年已经禁过一批,没想到又出现了。

你要说他们是键盘侠也不准确,键盘侠最多在网上喷一喷,不会产生实质的破坏。

但他们一个个都是出身大家族,又自诩是读圣贤书的,身上一大堆的光环。

对天下事指指点点倒也无所谓,毕竟他张凡也不是那种搞黑暗统治的人,民间小老百姓妄议朝廷无可厚非,毕竟资源配比不协调是无法短时间内根除的,必然就有一部分人抱怨。

可是这群人,都是可以调动大量的社会资源的,影响广泛。

这就是一股朝廷不可控的因素。

明朝朝廷本身就对全国失去了动员和掌控能力,东南就更加危险,屠氏的案例就说明了一些。

崇祯的早膳很简单,就是面,炸酱面,吃得快,吃完就可以干活了。

他让温体仁先坐着,一边吃早餐一边说。

“这件事分两步来走,一是你立刻亲自去一趟南京,去见一见那些办报纸的人;二是礼部立刻提案新闻法,凡是没有经过朝廷批准撕开报社的,属于违法行为,至于具体入狱多久,细节礼部来起草,这件事要快。”

温体仁一听皇帝这话,微微一怔,原来皇帝心中早有安排了,看来自己所想,皇帝早就想到。

“是!”

“学校的事,交给刘宗周去办,接下来朕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你来去办。”

“臣遵旨!”温体仁似乎也猜到了什么,这一次湖广案牵连甚大,别看现在的京师表面风平浪静,但暗地里已经风急浪高,连南京也牵扯进来了。

一大批政治投机者正站在岸边观察,不少人心里都在猜想皇帝要再掀起更大的案件,如此必然会造成诸多地方的官位空缺。

这是最好的政治投机机会,将自己的人安插过去,机不可失。

温体仁当然也在观察,他做梦也想安排自己的人下去,这样他在朝堂上才稳啊。

例如你提个新政策出来,下面的人都不是你的人,谁帮你执行?

再好的政策,没有自己的人,最后一地鸡毛。

你别说,温体仁这两年还是扶持了不少自己的人的,就说新学这一块,不少新补充进来的官员都是他点的头,只认他,很少认刘宗周的。

崇祯又随口问道:“朝鲜那边怎么样?”

温体仁回答道:“朝鲜国王已经在筹备粮草,积极配合我们在义州修城,只是朝鲜方面的军事统帅还没有选出来。”

“这是为何?”

“据探子说,朝鲜内部分出了两派,一派亲我大明,还有一派正与皇太极私下来往密切。”

崇祯微微蹙眉道:“李倧这个人果然是一个优柔寡断,不识大体的人,看来得在朝鲜国内另选一个人扶持上位,关于辽东战略不是,不容任何差池,朕打算派陈新甲出使一趟朝鲜,你以为如何?”

温体仁道:“陈新甲性格刚直,臣担心他在朝鲜会造成必要的麻烦。”

“不不,朕就需要他这个性格,我大明是朝鲜的宗主国,朕的使者过去了,难道还要处处讨好他李倧不成!”

温体仁不想让陈新甲过去绝对不是因为陈新甲的性格问题,而是陈新甲与他温体仁不和,朝鲜是一块肥肉,皇帝已经着手在朝鲜北境建立大明与朝鲜的联合军事重镇从东线威慑建奴。

这以后必然是来往密切,若是交给了陈新甲,他温体仁就没办法从这块肥肉获利了。

温体仁还想说什么,例如他想推荐自己的人过去,但崇祯继续道:“就这么定了,朕会召见陈新甲的。”

皇帝都这么说了,温体仁也不好说什么了。

事实上,温体仁心里的想法,崇祯是一清二楚,他表面征求温体仁的建议,其实就是想试探温体仁。

最后绝对不会让温体仁安排人过去。

“陛下圣明。”

崇祯把话题又转回来了北京大学:“你认为去年那批学生,今年都放出去如何?”

“新农政用人在即,自然是可行的。”

“好,走一个流程,这事提报到内阁,都安排下去吧。”

“是!”

吃碗面,温体仁就告退了。

崇祯现在实在太需要人才了,也需要一种新的制度。

人才和制度是相辅相成的。

大明没有人才吗?

自古中国人才多如过江之鲫,但大明为何还有那么多贪官?

这是制度的问题。

那些贪官真的都是没有能力的吗?

当然不是!

就说闵学之那种一省的一把手,怎么可能没有能力就坐上去了!

他们大多数人能力都很强,可惜人在面对诱惑的时候,能力就容易跑偏。

人非圣贤,贪是人的本性。

以前的朝廷又什么事都不管,地方官当然放飞自我。

那现在北京大学成了新政的人才摇篮,则更需要建立一套好的制度来管控地方官府,否则北京大学的人才下去之后,岂不可能又会变成那种人?

制度如果不改过来,那只贪钱不干活的人真的就成了韭菜,砍了又长了。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才能缓解一个巨大的组织的惰性,从而提升地方行政的效率呢?

首先,得明白一点,地方行政效率崩溃的原因是朝廷经历了万历和天启朝的党争,中央变得佛性了。

或者说中央被党争搞得人心疲惫,没有心思去管地方了。

那现在最重要的当然是把全国的行政核查全部抓起来。

当然,崇祯也给全国每一个省设置了年度目标。

可这还不够啊,这是对结果的考核,有些地方官为了完成结果,过程是一塌糊涂,用老百姓的血汗钱去填补结果,这个的结果有扯淡的用?

所以,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监控过程。

这才是重中之重。

例如给李自成的新政督察增加人手,这是方法之一。

例如整顿都察院,撤换目前全国各省的监察御史,监察御史的人选全部要把皇帝写的《国富论》倒背如流才能上岗。

再例如,设置密奏制度。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一戟平三国冠冕唐皇我要做首辅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万域之王梦境归来做才子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大宋第三帝国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盛唐剑圣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大殷小地主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锦官梦乾元盛世系统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古代当镇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