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熙宁二年春,汴梁皇宫的尚衣局飘着丝线香,绣娘苏巧儿正拿着金线,在红色的锦缎上勾勒锦鸡的轮廓。这是给高皇后新做的袆衣,按规矩要绣十二行翟纹——也就是锦鸡,每行十二只,一只都不能错。

“巧儿姐,你说这锦鸡有啥好?”小绣娘春桃凑过来,手里的银针还沾着丝线,“我娘说,皇后穿的衣服该绣凤凰,凤凰多威风,哪像锦鸡,看着跟家里养的鸡似的。”

苏巧儿没抬头,指尖的金线在锦缎上游走,画出锦鸡展开的尾羽:“这是《周礼》里定的规矩,从周朝就有了。太监管事说,锦鸡是贵气的象征,皇后穿绣锦鸡的袆衣,才合礼法。”

正说着,尚衣局的总管太监王公公走进来,手里拿着块绣好的凤凰纹样:“巧儿,陛下(宋神宗赵顼)说,高皇后要去祭天,袆衣上绣锦鸡不够气派,让你们改成凤凰。”

苏巧儿手里的金线“啪”地掉在锦缎上,在刚绣好的锦鸡翅膀上,划出一道亮痕。“王公公,这不行啊。”她赶紧捡起金线,指着桌上的《周礼》抄本,“历朝历代的皇后袆衣都绣翟纹,从没改过,要是改了,御史们该说陛下违逆古礼了。”

王公公把凤凰纹样往桌上一拍,声音沉了些:“陛下说了,现在是新法时期,改改纹样算啥?再说皇后祭天是大事,穿绣凤凰的衣服,才能显出大宋的气派。”

苏巧儿没敢再争,只能把刚绣好的几行锦鸡拆了。金线拆起来比绣的时候还费劲,手指被针扎得全是小洞,渗出血珠,她就用嘴吮一下,接着拆。春桃在旁边看着,偷偷抹眼泪:“巧儿姐,咱们明明绣得好好的,为啥要拆啊?”苏巧儿没说话,只是把拆下来的金线缠回轴上,缠得整整齐齐,像没动过一样。

可没拆多久,高皇后就派人来尚衣局了。来的是皇后身边的大宫女兰若,她捧着件旧袆衣,那是仁宗皇后曹氏穿过的,上面的锦鸡纹已经有些褪色,却依旧看得清十二行的规矩。

“皇后说,袆衣绣翟纹是老祖宗定的规矩,不能改。”兰若把旧袆衣放在桌上,指尖拂过上面的锦鸡,“当年曹皇后祭天,穿的就是这样的袆衣,陛下要是觉得不够气派,该想想是不是心思用错了地方,不是改衣服纹样就能解决的。”

王公公听了,脸一阵红一阵白,拿着凤凰纹样就走了。苏巧儿松了口气,重新拿起金线,接着绣锦鸡。春桃凑过来,摸着旧袆衣上的锦鸡纹:“巧儿姐,你看这锦鸡绣得多好看,比凤凰还精致呢。”苏巧儿笑了,指尖的金线又动起来,这次没再出错。

过了几天,高皇后亲自来尚衣局看袆衣。苏巧儿把刚绣好的袆衣展开,红色的锦缎上,十二行锦鸡整整齐齐,金线绣的尾羽在阳光下闪着光,像真的锦鸡站在上面。

“做得好。”高皇后伸手摸了摸锦鸡的纹样,声音温和,“你知道为啥要绣锦鸡吗?《周礼》里说,‘王后祎衣,刻绘为翟’,翟就是锦鸡,它性子温顺却不怯懦,飞得不高却看得远,就像做皇后的,不用靠威风凛凛的凤凰撑场面,靠的是贤德,靠的是守规矩,才能稳住后宫,帮陛下稳住江山。”

苏巧儿躬身行礼,心里忽然明白——原来这锦鸡纹,不是没凤凰威风,是藏着做皇后的道理。高皇后又看了会儿,指着一行锦鸡的眼睛:“这里的金线再加粗些,看着更有神。”苏巧儿赶紧应下,心里记着皇后的话。

祭天那天,高皇后穿着绣满锦鸡纹的袆衣,站在天坛上。红色的袆衣在风中展开,十二行锦鸡像是活了过来,跟着皇后的动作轻轻晃动。宋神宗站在旁边,看着皇后的背影,又看了看台下的大臣,忽然对身边的王公公说:“皇后说得对,这锦鸡纹,比凤凰更合规矩,也更显大宋的体面。”

可这事没就这么过去。过了几个月,宫里来了位新的尚衣局提举,是王安石的门生,说要推行“服饰新法”,主张把皇后袆衣上的锦鸡纹改成凤凰,还说“凤凰象征皇权,锦鸡太过陈旧,该与时俱进”。

苏巧儿听说后,赶紧去找兰若,想让皇后劝劝提举。兰若却摇了摇头,递给她一本曹皇后当年的日记:“皇后说,这事得让大家自己明白,光靠劝是没用的。你看看这本日记,里面写着曹皇后当年为啥坚持穿锦鸡纹袆衣。”

苏巧儿翻开日记,里面的字迹娟秀,写着:“昔年仁宗病重,有人劝我改穿凤凰纹袆衣,说能镇住后宫。我没改,因为我知道,皇后的威严不在衣服上,在心里。锦鸡守礼,我也该守礼,守着大宋的规矩,守着百姓的期盼。”

没过多久,提举就拿着凤凰纹样来尚衣局,让苏巧儿她们赶制新的袆衣。苏巧儿没拒绝,只是把曹皇后的日记和旧袆衣都摆在桌上。提举翻开日记,又摸了摸旧袆衣上的锦鸡纹,沉默了半天,终于把凤凰纹样收了起来:“我以前只觉得凤凰威风,却忘了老祖宗的规矩里,藏着这么多道理。这锦鸡纹,不改了。”

苏巧儿松了口气,继续绣她的锦鸡。春桃也学聪明了,每次有人问为啥不绣凤凰,她就拿出《周礼》,指着上面的话念:“王后祎衣,刻绘为翟。翟就是锦鸡,这是规矩,不能改。”

后来,苏巧儿成了尚衣局的掌事绣娘,教出来的绣娘都知道,皇后的袆衣要绣十二行锦鸡纹,一行十二只,一只都不能错。她还把高皇后说的话,把曹皇后的日记,都教给徒弟们:“锦鸡不是没凤凰威风,是藏着做皇后的贤德,藏着大宋的规矩。咱们绣的不是锦鸡,是规矩,是体面。”

元丰八年,宋哲宗赵煦登基,高皇后成了太皇太后。新的皇后孟氏要做袆衣,尚衣局的新绣娘又问:“太皇太后,要不要把锦鸡纹改成凤凰?现在外面都传,凤凰更显尊贵。”

高太皇太后笑着摇头,指着身上穿的旧袆衣,上面的锦鸡纹已经有些磨损,却依旧整齐:“不用改。当年我穿这锦鸡纹袆衣祭天,陛下说显体面;现在孟皇后穿,一样显体面。因为体面不在衣服的纹样上,在做皇后的心里,在守不守规矩上。”

孟皇后听了,点头应下。苏巧儿带着徒弟们,又开始绣锦鸡纹袆衣。这次,没人再提改凤凰的事,连宫里的小太监小宫女,都知道皇后的袆衣该绣锦鸡,知道这是从周朝传下来的规矩,是大宋的体面。

苏巧儿老了以后,把自己绣了一辈子的锦鸡纹样,都整理成册,传给了春桃。册子的第一页,写着她当年听高皇后说的话:“锦鸡温顺不怯懦,守礼不张扬,这才是皇后该有的样子,才是大宋该有的样子。”

后来,南宋的时候,有人想把皇后袆衣上的锦鸡纹改成凤凰,可翻开苏巧儿传下来的册子,看着里面的锦鸡纹样,看着上面写的规矩,又把想法收了回去。直到元朝以后,凤凰才慢慢取代了锦鸡,成了皇后礼服上的纹样。

可汴梁尚衣局的老人们,还会给年轻的绣娘讲苏巧儿的故事,讲高皇后的故事,讲那件绣满锦鸡纹的袆衣。她们会说,当年的锦鸡纹,不是没凤凰威风,是藏着老祖宗的智慧,藏着做皇后的贤德,藏着大宋的规矩和体面。

现在,要是有人去看宋代的皇后画像,还能看到她们穿的袆衣上,绣着一行行整齐的锦鸡纹。红色的锦缎,金色的锦鸡,在画像里闪着光,像在告诉后人,曾经有那么一个朝代,皇后的礼服上,没有威风凛凛的凤凰,只有守礼温顺的锦鸡,只有藏在纹样里的规矩和贤德。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大唐第一闲人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