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玉儿自己一边沉浸在多尔衮移情别恋的伤心中,一面还要应付皇太极的疑虑,另一面还要日日沐浴,使用各种香粉减少身上的味道,日子过得当真是精疲力尽。
不过,也幸亏她身上的味道,皇太极虽然介意她对自己没有“爱情”,但到底减少了来看她的频率,让她没有在皇太极跟前失态。
多尔衮每天受到多铎和小玉儿恩爱的刺激,终于拉了一个眉眼有些像大玉儿也有些像小玉儿的侍女进屋伺候。
然后悲催地发现自己居然不行了!
小玉儿高高兴兴地接收到500积分的奖励,多尔衮却还以为自己是因为对侍女无情的原因,自此,更加恼怒自己当初放小玉儿和离的行为了。
……
紧接着,皇太极亲征,拿下大凌河,察哈尔林丹汗病故。
在范文程的辅助下,根据汉人制度设立六部,启用多尔衮任吏部大臣。
任职期间,多尔衮体察民情,为民做主,得到百姓的支持和爱戴,也得到了皇太极的信任。
之后,多尔衮和多铎被皇太极派去收服察哈尔。
多尔衮巧用计谋,不战而屈人之兵,让察哈尔主动投降,并献上了传国玉玺。
被贴了“冷静理智符”的多铎知道,现在时机不对,他和多尔衮兄弟俩还没有反叛皇太极的实力。
于是,兄弟二人决定秘密送信给皇太极,用传国玉玺表忠心。
只是,兹事体大,他们并没有告诉豪哥此事。
豪哥自己琢磨出传国玉玺应该在多尔衮处,便派人亲自回京给皇太极禀报此事。
只是皇太极看着多尔衮的来信,早已知道此事,也在信里看到了他们对传国玉玺一直保密不宣的解释。
他觉得大儿子豪哥还是不够稳重,也没有多尔衮兄弟俩人睿智。
为此,他有些担心自己的汗位将来要传给谁。
看看自己的后宫子嗣,没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后来生的还都是女儿。
如此现状,实在是让他忧心。
……
察哈尔部主动投降,多尔衮和多铎大胜而归,献上传国玉玺,得到皇太极的赞赏。
在众大臣和兄弟的拥护下,皇太极顺利称帝。
改国号为大清,元年为崇德,京都沈阳改名为盛京。
哲哲为中宫皇后住清宁宫,娜木钟为西宫麟趾宫贵妃,巴特玛璪为延庆宫淑妃,大玉儿也就是布木布泰,为永福宫庄妃。
不久,科尔沁吴克善带着守寡的大妹妹海兰珠来到盛京拜见皇太极。
皇太极在花园偶遇海兰珠。
海兰珠柔弱无助的模样,深深打动了皇太极,让他内心燃起熊熊的保护欲。
在侍女惠哥的怂恿下,海兰珠接受了皇太极。
皇太极把东宫命名关雎宫,封海兰珠为宸妃。
本来胆小懦弱敏感多疑的海兰珠,在皇太极的宠爱下,也变得骄纵放肆起来,再加上娜木钟的挑拨,她看妹妹大玉儿和姑姑哲哲越来越不顺眼。
给皇后请安迟到,对大玉儿冷嘲热讽,主打一个我是宠妃我怕谁。
不久,她就怀孕了。
皇太极欣喜若狂。
大玉儿满心失落……不光多尔衮移情别恋,现在连皇太极也移情别恋了。
苏沫儿看着自家格格日渐消沉,忧心不已。
大玉儿抚摸着自己的小腹喃喃自语——“我现在要是也有个孩子就好了……”
苏沫儿鬼灵精,眼睛一转就有了主意。
这天,她特意给大玉儿沐浴焚香,又给她换上一身娇俏的汉人女子的衣服,成功把皇太极吸引到永福宫。
大玉儿如愿怀上了孩子。
两个月后,海兰珠顺利生下一个女儿。
又过了七个月,大玉儿也顺利生下一个女儿。
左一个女儿,右一个女儿,皇太极女儿都有两手之数,儿子存活于世的却只有三个。
长子豪格头脑简单,不堪大用,四子叶布舒也并没有看出来有何雄才大略,五子硕塞体格并不太好。
因为小玉儿给他贴了“生女符”,所以,他本该出生的六七八九——四个儿子都变成了女儿。
……
因为海兰珠生的是女儿,自然就没有了原剧中那些皇太子的种种待遇。
但也比其他妃嫔生的女儿矜贵得多。
这个女儿一出生,皇太极就封她为固伦公主,取名长乐,待遇和皇后哲哲的女儿一样。
而大玉儿的女儿显然就没有这个待遇了,连名字都是皇太极随口取的,叫文雅。
皇后哲哲自然很是为大玉儿鸣不平,只是皇太极的心思却不是她们可以左右的。
作为帝王,他愿意宠着海兰珠母女,谁也没有办法。
而且,大概是因为生的是女儿,长乐公主身体一直很健康。
海兰珠虽然排挤大玉儿,但因为并没有伤及儿女,所以,她对大玉儿并没有如原剧中那样步步紧逼。
……
多尔衮和多铎奉命围剿锦州,考虑到马匹口粮问题,多铎让多尔衮提前上奏退兵三十里的策略,免得被皇太极拿住把柄,故意找茬。
皇太极和兵部同时收到前线奏报,只能同意多尔衮退兵三十里的计策。
因此免去了原剧中的一场风波。
多尔衮也发觉自家弟弟越来越冷静睿智,一时间心绪复杂。
……
不久,皇太极收到前线信报,锦州外城已破,锦州城攻破在即。
为了树立皇威,皇太极决定御驾亲征。
看着羽翼日渐丰满的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皇太极深感自己年事已高,体力不支。
他希望长子豪格能多立战功,为将来的继承皇位打下基础。
不久,松山,锦州被顺利攻下,皇太极再次招降了祖大寿,洪承畴却拒不投降,以绝食对之。
从洪承畴部下口中得知,洪承畴喜欢美色。
为了让洪承畴顺利归降,范文程提出让大玉儿前去劝降。
他对皇太极说,大玉儿才貌双全,只有她能承担此重任。
皇太极为了自己的大业,便同意了。
多尔衮虽然觉得此举不妥,但他也明白范文程说的没错。
所以,他也默认了。
大玉儿当然不愿意去劝降,皇太极把她看成什么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