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鸢问旁边的嫂子,“孙大娘为什么赶走翠花嫂子?”
黎星回为她戴上围巾,想到了什么,“恐怕是为了抚恤金的事儿。”
嫂子义愤填膺地说:“这个孙大娘太不是东西了,为了独占抚恤金,竟然想赶走翠花和两个孙女。”
苏鸢眼中厉色一闪而过,“抚恤金是她想占就能占的吗?”
黎星回知道的更多,“孙伟和翠花并没有领结婚证。”
孙大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恃无恐,想要赶走翠花娘三。
苏鸢很早便知道,这个年代的人对结婚证没有那么重视,“没有别的办法吗?”
那边,翠花被孙大娘一头拱倒在地。
翠花的女儿扑到翠花身边,哭道:“奶奶,别打妈妈。”
“不要赶我们走,我们吃的不多,花不了多少钱。”
孙大娘啐了一口,“呸!两个赔钱货,留着你们做什么?”
“都给老婆子我滚出去。”
翠花抱着两个女儿,说什么也不走。
她知道,孙伟没了,他们不可能继续留在家属院,只能跟着婆婆回乡下。
若是婆婆不承认她们娘仨,翠花就不得不带着女儿回娘家。
以她爹娘重男轻女的程度,定会将她再次嫁人,到时两个孩子怎么办?
她不能对不起孙伟,“我是绝对不会走的。”
孙大娘见翠花油盐不进,铁了心不走,抄起一旁的笤帚疙瘩往翠花身上打,
“你今天不走也得走,我们孙家养不起这么多人。”
“孙磊还要娶媳妇,我养着你们三个没用的,孙磊被你们拖累,什么时候能成家?”
孙磊正是孙伟的弟弟,翠花的小叔子。
翠花牢牢护住两个孩子,哭喊道:“我们是不会走得,除非你打死我们。”
“您赶我们娘仨走,不就是想用抚恤金给孙磊盖房娶媳妇?”
“那是孙伟用命换来的钱,凭什么给孙磊?他想娶媳妇,凭他自己的本事,凭什么要喝他哥的血。”
心底的龌龊心思被戳破,孙大娘脸上无光,打得更起劲儿了,“胡说八道!”
“我养孙伟这么大,我拿他的抚恤金养老,天经地义。”
“住手!”黎星回抓住笤帚疙瘩,“若是再闹事,都给我滚出家属院。”
孙大娘脸色不善,“黎团长,我不是您的兵,您命令不了我。”
“这是我家的事,轮不到您一个外人来插手。”
“不让我们插手?”苏鸢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好啊,抚恤金你们也别想要了。”
苏鸢的事迹被岛上的人传的玄乎其神,
孙大娘还是有些怕的,说话明显底气不足,“凭什么不给我?难道你们想独吞?”
“别怪我没提醒你,想要抚恤金就让翠花嫂子和孩子们住在这里,”苏鸢懒得同她废话,威胁道,“否则,你一分也别想拿到。”
孙大娘眼中有了惧意,扔掉笤帚疙瘩,冷哼一声进了屋子。
高勤开始赶人,“都散了吧,该干嘛干嘛去。”
翠花浑身脏兮兮地,站在苏鸢身前道谢,“苏鸢同志,谢谢你帮我。”
苏鸢点点头,没说什么。
这件事要翠花自己立起来才行,别人帮忙也只是暂时的。
管的了一时,管不了一世。
高勤过来,拍拍翠花的手,安抚道:“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找我,你放心,军区不会不管此事。”
翠花抬起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不停地说着:“谢谢。”
高勤摆摆手,“回去吧。”
黎星回和苏鸢回到家时,邮递员上门送包裹和信,看地址,都是来自京市。
苏鸢打开叶曦然寄来的信件,越看脸越黑,看到最后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这个没脑子的!”
信上全是叶曦然去黎家发生事情的经过,和她对苏鸢滔滔不绝的佩服之情,
“苏鸢,你不愧是女人中的女人,竟然敢给黎星回戴绿帽子。”
“干得漂亮。”
包裹内,则都是黎家寄来的各种吃穿用度。
黎家寄来的信件中提到
――因为苏鸢屡次立功和黎星回此次立功,上面对黎家禁令解除,过段时间,于淑兰准备来岛上照顾苏鸢。
之后的日子里,苏鸢忙着签合同收房租,还要忙着装修房子,争取于淑兰来之前装修好。
一晃几个月的时间过去,翠花的事情也有了结果
――部队领导出面干预,孙伟的抚恤金,孙大娘和翠花一人一半。
家属院的房子收回去,孙大娘回了老家,翠花和孩子们则留在海岛,在苏鸢的工地上干活,并租住苏鸢的房子。
黎星回也不再孕吐,一切都回到正轨。
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晚饭。
苏畅问苏菲,“菲菲,我这里有个工农兵大学名额,你想不想去?”
已经十八岁的苏菲非常有主见,“爷爷,您教我得东西,我都已经掌握。”
“我去了工农兵大学也只是浪费时间。”
苏畅拿出一个信封放到桌子上,“你先别急着拒绝,看了之后再做决定。”
苏菲抽出信纸,快速浏览后难以置信道:“不是让我去工农兵大学学习,而是去当老师?”
苏畅也没想到,“有兴趣吗?”
“你该学的都写了,京市的病人多,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京市军区医院院长对苏菲评价很高,亲自举荐的苏菲。
苏菲沉思片刻,点点头答应了,“爷爷,我去。”
孙女优秀,苏畅脸上有光,“你收拾收拾,去医院办理手续后,三天后出发去学校报到。”
苏鸢的肚子已经不小了,她挺着肚子回卧室,再出来时手里拿着一沓钱,“菲菲,带上去京市花。”
苏菲拒绝,“姐,我有钱。”
苏鸢坚持,“我知道你有钱,若是在京市遇到有人卖房子,记得买下来。”
“姐,我知道了,”苏菲应下后不忘嘱咐道,“姐,你怀的是双胎,比较辛苦,我不在家,你一定要多注意。”
“有任何不适,及时去医院。”
苏鸢点点头,略有些敷衍地说:“知道了。”
苏菲走得那天,一家人都去码头送她。
千叮咛万嘱咐,船还是走远了。
回家的路上,苏鸢远远看到一个男人跟在洪英身后,拉拉扯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