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七八天漫长的跋涉,刘柯终于抵达了玉仙关。
这座关卡位于晋燕与北阳的边境线上,是进出两国的重要通道之一。
当初,刘柯从越国进入晋燕时,过程异常顺利,他自己也不清楚其中缘由。
然而,这次从晋燕前往北阳,情况却变得颇为棘手。刘柯不禁心生疑惑,但眼下也无暇深究。
刘柯的装扮与元藏差不多,头戴斗笠,斗笠周围还悬挂着几条柳条。
当他来到边境时,立刻引起了守军的注意。只见一个头戴斗笠、周围挂着柳条的人缓缓走来,守军们见状,赶忙迎上前去。
“元藏大人!”守卫们齐声喊道。
刘柯面无表情,冷漠地回应道:“开城门,我要离开。”
他的话音刚落,周围的人顿时警觉起来。如今晋燕国内起义军闹得沸沸扬扬,元藏一直负责镇压各路起义军,此时他却突然要离开晋燕,这实在让人觉得有些蹊跷。
正当守卫们准备动手拿下刘柯时,刘柯却突然从怀中掏出了元藏的令牌。
“开门!”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威严。
守卫们见状,不敢有丝毫怠慢,齐声应道:“得令!”
毕竟,元藏的令牌可不是谁都能轻易偷走或抢走的。
城门缓缓打开,刘柯不紧不慢地走出了玉仙关。
“元藏大人慢走。”守卫们毕恭毕敬地说道。
刘柯依旧一言不发,只是加快脚步,迅速离去,仿佛身后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追赶他一般。
刘柯出了晋燕边境后松了一口气。
“总算是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北阳了,只要越过北阳就可以回御国了。”
北阳算得上一个强国,国土面积很大,北阳当朝皇帝秦文尊天下贤士,重儒道,修建了多处书院让穷苦人家的孩子免费上学,北阳也是儒家人最多的国家。
刘柯背负着行囊,步履坚定地朝着北阳的边关临芠走去。
他的身影在广袤的荒野中显得有些渺小,但他的步伐却充满了决心和自信。
当他渐渐靠近临芠的城门时,守城的士兵们注意到了他。他们看到一个头戴斗笠、周围挂着柳条的人正朝城门走来,心中立刻警觉起来。
士兵们迅速上前拦住了刘柯,严厉地说道:“把斗笠拿下来,包袱打开检查!”
他们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戒备,手中的长枪也微微举起,似乎只要刘柯稍有异动,他们就会立刻采取行动。
刘柯心头一紧,他知道自己的斗笠和包袱里的东西可能会引起麻烦。
他的斗笠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是为了遮挡阳光和风沙。而包袱里,则藏着他的捕刀人衣服。然而,问题在于他并非北阳的捕刀人,而是来自御国的捕刀人。
按照规定,捕刀人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进入其他国家,是可以被直接诛杀的。
刘柯心里暗自叫苦,他可不想在这里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就在他思考该如何应对时,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迅速从怀中掏出了两块金子,微笑着递给了那两个北阳边军士兵。
士兵们见状,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们相互看了一眼,然后毫不犹豫地接过了金子。其中一个士兵还满意地点了点头,挥挥手说道:“快走快走!”
刘柯心中松了一口气,他连忙谢过士兵,然后快步走进了临芠。这座城市虽然位于北阳的边境,但却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街道两旁有许多学堂,不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刘柯不禁感到有些惊讶,他原本以为边境地区会比较荒凉,没想到这里竟然有如此多的学堂。相比之下,那些守城的边军士兵们却显得慵懒无比,毫无军人的威严。
不过,刘柯对此并不觉得奇怪。他之前在执行任务时,曾听虞空明说过,北阳这个国家向来重文轻武,对于儒家人的重视程度远高于武家人。
刘柯没有久待,他只要穿过北阳到了御国他就完全安全了。
刘柯继续匆忙地赶路,他心中暗自庆幸,相比起越国和晋燕,北阳似乎要安全得多。
越国境内有好几个节气,而晋燕则正陷入农民起义军的混乱之中,局势动荡不安。相比之下,北阳显得格外宁静,仿佛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
刘柯脚步匆匆,却突然察觉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自从踏入北阳的土地,他身上的皮肤竟然开始迅速生长!然而,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完全长好。
刘柯不禁感到诧异,心中暗自思忖:“在北阳,我的皮肤怎么会长得如此之快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他对这个发现既感到好奇,又觉得有些欣喜。毕竟,皮肤的快速生长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于是,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或许他可以先在北阳停留一段时间,等待身上的皮肤全部长出来后,再返回御国。
然而,这个想法很快就被他打消了。刘柯深知自己并非北阳本地人,而且他还是御国的捕刀人,这个身份在北阳可能会给他带来不小的麻烦,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他认为还是尽早回到御国更为妥当。
刘柯一路前行,耳边不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不仅如此,就连在农田里劳作的人们,也会时不时地吟诵诗句、对答如流。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刘柯对北阳这个地方又多了几分好感。
就在刘柯沉浸在北阳的文化氛围中时,前方突然涌出一群人,将他团团围住。
为首的是一个身着儒服的老者,他眼神犀利,盯着刘柯说道:“你形色匆匆,不似我北阳之人,所为何事而来?”
刘柯心中一惊,表面却镇定道:“在下只是路过贵国,前往他处。”
老者冷笑一声:“路过?你这包袱里可有违禁之物?打开让我等查验。”
刘柯暗自叫苦,这包袱里的捕刀人衣服一旦被发现,那可就糟了。
就在他不知如何是好时,旁边传来一阵清脆的读书声,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笼罩着他。
那声音好像只有他能听到,刘柯突然灵机一动,开始跟着高声吟诵儒家经典。
众人听后,皆露出惊讶之色。老者微微点头,说道:“想不到你一介过客,竟有如此学识。罢了,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