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樊梨花在睡梦中,忽见薛应龙现身,心中大喜,连忙喊道:“孩儿,你一直都在哪里?为娘每日每夜都在想念你,直到今日才得相见。” 薛应龙听母亲这般说,不禁流下泪来,说道:“母亲,孩儿当初凭借血气之勇,私自去攻打金光阵,结果被铁板道人所杀。孩儿死后,一灵不灭,飘到了凤凰山,在那里遇到了我的妻子。神女对我说:‘你前世本是芦花河水神,如今应当归位。’于是发了文书让我前去就职。可谁知,有一条孽龙抢先占据了水府,还把文书扯碎了。我妻子大怒,便和我点起神兵,与孽龙交战。没想到,神女被孽龙捉了去,至今生死未卜。孩儿战败逃阵,随风飘到了一座山上,遇到了轩辕老祖。老祖说孩儿前世乃是北海小金龙,承蒙上帝敕旨,被封为芦花河内龙神。只因在蟠桃会上调戏了神女,才被贬下凡间二十年。如今与神女有七宿姻缘,应当配合。只是那孽龙十分勇猛,孩儿承蒙老祖赐下夜明珠一颗,降龙杖一根。孩儿拜别老祖后,便来到河中与孽龙大战,打了三天三夜,依旧不分胜负。还望母亲能助孩儿一臂之力,让孩儿恢复本位。” 樊梨花说道:“孩儿你已然身死,如今既然成了神,却被妖龙作祟,不肯让位。但为娘与你仙凡有别,如何能下水助你呢?” 薛应龙说:“这并不难。母亲明日领兵到河边,孩儿会引孽龙出水,母亲安排神箭手射它。” 樊梨花又说:“你们都是龙形,我如何分辨得清?” 薛应龙道:“孩儿是条小金龙,胸前挂着一颗夜明珠,爪中抓着竹杖,这便是孩儿的真身。那妖龙生得独角牛头,满身赤黑,两眼如同铜铃,爪子捧着蛇矛枪。母亲一定要仔细辨认,才能分清妖龙。” 说完,便化作龙形离去了。
樊梨花猛然惊醒,大喊一声:“应龙孩儿,怎么就走了?” 她睁开眼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场梦。不知不觉,天已大亮。樊梨花元帅升帐,点齐众将,将梦中之事详细说明,让诸将务必牢记心中。众将齐声应和,立刻上马,来到河边。只见河水之中果然风浪大作,波涛汹涌。众将见状,纷纷搭弓在手,严阵以待。
忽然,水中传来一声巨响,一条小小金龙破水而出,它胸前挂着明珠,在水面上翻腾舞动。紧接着,又传来一声巨响,一条乌鳞独角牛头的妖龙现身,它双眼如铜铃般大小,爪子抓着金枪,腾空而起,朝着小金龙追去。众将见状,齐声呐喊,万弩齐发。薛丁山箭术高超,只见他搭弓射箭,“嗖” 的一声,神箭直射妖龙咽喉,妖龙中箭,落入波心,在水中几番盘旋翻身,最终死在了水面上。那小金龙见妖龙已死,便又潜入水中。顷刻之间,风平浪静。樊梨花元帅十分高兴,传令将妖龙抓上岸来。只见妖龙颈下带着神箭,满身散发着腥臭之气。元帅吩咐将妖龙的头斩下,悬挂在关前示众,妖龙的身体则化为了灰尘。随后,元帅令先锋罗章速速搭建浮桥,待浮桥建成,便起兵西进。罗章领命,开始搭桥,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小龙薛应龙来到水府,巡海夜叉连忙将此事报知黑鱼丞相、鳜鱼右相以及虾兵蟹将,说道:“孽龙已被斩杀,快迎接新主复位。” 左右丞相听闻,立刻撞钟击鼓,传齐众将,奏响笙箫音乐,打开龙门,迎接薛应龙。薛应龙恢复人形,登上龙位。众将朝拜完毕,新龙君薛应龙说道:“快请神女前来相见。” 黑鱼丞相禀报道:“神女被妖龙擒来后,一直关押在牢里。” 薛应龙传下法旨,立刻将神女放出。随后,他吩咐关上龙门,与神女相见,说道:“我已斩了妖龙,如今与你团聚。” 二人摆下团圆酒,庆贺一番,这且不表。
再说樊梨花元帅,自斩杀妖龙之后,在当地停留了三日,便传令起兵西进。原来,这芦花河周长万里之遥,从东渡到西有百里之宽,所以搭建了万丈竹桥以供大军渡河。大兵顺利过了芦花河,到达西岸。一路前行,前方出现一座关隘,地势险要,有高山阻挡。樊梨花元帅传令扎下营盘,准备明日开兵攻打关隘。众将领命,扎下营盘,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这座高山名叫 “金牛山”,山上有一关,名为金牛关。关中守将姓朱名崖,号太保,国王封他为总兵,镇守此关。这朱崖生得头大如笆斗,眼似铜铃,青脸獠牙,身高丈二。手下有番兵十万,个个骁勇善战,且朱崖还身怀异术。此时,他正在总府与副将青狮、马虎商议,说道:“前日国舅同两位军师前来,嘱咐我要紧守此关,切不可放唐兵过关。他们前往莲花洞,去请师父李道符仙长,要报此仇,杀尽唐兵。” 两位副将说道:“主将有如此本事,何必惧怕唐将?” 他们正说着,有番儿进来禀报:“启禀帅爷,唐兵已到关下了。” 朱崖听闻,说道:“竟有这等事!传令关上多加灰瓶、石子,若唐兵前来挑战,速速来报我知晓。” 番儿领命,各自去安排布置,暂且不表。
再说大唐元帅樊梨花升帐,令先锋罗章带领人马前去夺取金牛关。罗章领命,顶盔贯甲,上马提枪,带着人马出了营门。一声炮响,大军杀到关前。罗章抬头望去,只见金牛山两山并立,高耸入云,中关有一座门,位于半山之中,门上大书 “金牛关” 三字。只见关隘上旌旗招展,号带分明,无数番兵严守。罗章赶到半山,令军士大声叫骂。很快,有番儿将此事报进关去:“启禀帅爷,关外有唐将前来挑战,口中大骂不止。” 朱崖听后,勃然大怒,吩咐备好马匹,抬起宣花斧,穿戴整齐。他带着番兵,放炮开关,冲出关外。
罗章抬头一看,见关内冲出一员番将,生得十分凶恶,不敢怠慢,忙挺枪直刺过去。朱崖举起手中宣花斧,挡住了罗章的攻击。两人交锋,大战百合,难分胜负。朱崖见状,回马便走。罗章不知是计,拍马随后追去。朱崖见罗章追来,将身一摇,瞬间现出三头六臂的法相。罗章见了,大惊失色,喊道:“不好了!杨藩出现了!” 他连忙回马想逃,却被朱崖伸出一只神手,轻轻一抓,便将他捉了去。朱崖收了法相,带着兵士,杀下关来,直奔唐营。唐兵见先锋被捉,连忙先逃回营中,报知樊梨花元帅。
樊梨花元帅听后,大怒道:“这朱崖是何方妖物,竟敢捉我罗章?” 她令刘仁、刘瑞出兵迎敌,说道:“快去将番将捉来见我。” 二将领命,带着两队人马,出营杀至关下,正好与朱崖相遇。朱崖看见刘仁、刘瑞飞马而来,正要迎敌,背后突然冲出二员副将,说道:“不必主将动手,待末将将这两人活捉了。” 青狮提起狼牙棒,迎战刘仁;马虎拿着降龙杵,接住刘瑞。两边随即展开大战,四骑交错,你来我往,好似龙争虎斗,十六只马蹄盘旋回转,一时间难分高下。突然,马虎大叫一声:“吾儿慢来!” 摇身一变,化作一只黑虎,朝着刘瑞扑面抓去,一下子就将刘瑞抓了去。刘仁见此,大惊失色,正欲回马逃走,青狮也大叫道:“我儿哪里走!” 随即变成狮子,直奔刘仁,又将刘仁拿去。二将恢复原形,朱崖见此,十分高兴,命人敲响得胜鼓,回关去了。探子将此事报入营中:“刘仁、刘瑞二将又被他捉去了。” 樊梨花元帅大惊:“他究竟用了什么法术,竟能捉去我三员大将?” 掠阵官禀报道:“第一阵,罗先锋被朱崖太保现出三头六臂,伸手捉去;第二阵,刘仁、刘瑞二员小将出战,遇到他的副将青狮、马虎,这二人现出狮子、黑虎原形,将二将捉去。” 樊梨花元帅听了,心中十分烦闷。秦汉听说自己的徒弟被捉,主动请缨,愿出去挑战。金桃、银杏两位公主也哭着上帐,请求出战报仇。樊梨花元帅掐指一算,说道:“三将被捉,并无大碍,你们三位不必过于忧虑。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开兵交战。” 三人不敢违抗命令,只得回到本营,当夜无话。
次日,樊梨花元帅升帐,点齐众将,亲自出兵。她点派秦汉、窦一虎掠阵;窦仙童、陈金定为左翼;薛金莲、刁月娥为右翼;薛丁山在后监军。她自己则直冲中央,直奔关前,大声喝道:“快快放出我唐将,万事皆休。若不肯,等我打破关头,定叫你们鸡犬不留!” 话还未说完,只听得关内炮响,朱崖带兵杀出。双方来到平阳之地,各自射住阵脚,摆开阵势。朱崖纵马出阵,樊梨花同四员女将也来到阵前。樊梨花说道:“谁愿出战,去擒住这番儿?” 话音刚落,后面秦汉、窦一虎、薛丁山三将冲出阵来。马虎迎战窦一虎,青狮迎上秦汉,朱崖则接住薛丁山,三人分头交战。马虎、青狮与矮将窦一虎、秦汉交战,被打得浑身是汗,难以取胜,于是各现原形,想要擒住矮将。秦汉见了,施展法术,飞入云霄;窦一虎则施展地行术,钻入地下。青狮、马虎见状,大吃一惊,连忙摇身收法,转而与薛丁山交战。樊梨花元帅看见,令窦仙童、陈金定出去助战。二将领命,上前协助自己的丈夫。薛丁山见妻子前来相助,更是威风大振。朱崖见势不妙,又现出三头六臂,伸手来捉薛丁山。薛丁山吓得魂飞魄散,一个跟头跌下马来。樊梨花元帅见了,同着薛金莲、刁月娥三骑并出,赶来救援。朱崖正要捉拿薛丁山,却被薛金莲抢先一步,将他救了回去。樊梨花挥舞双刀,迎向朱崖,丝毫不惧他的三头六臂,祭起诛妖剑,朝着朱崖的神手斩去。朱崖大喊一声,神手中又冲出一道红光,随即又钻出一只手来,想要捉拿樊梨花。樊梨花大吃一惊,再次祭起诛妖剑砍去,没想到诛妖剑反而被神手接住。樊梨花见形势不妙,同刁月娥回马便走,朱崖在后面紧紧追赶。刁月娥心中慌张,取出摄魂铃一摇,朱崖顿时在马上翻身跌下,恢复原形,施展土遁之术逃走了。
再说窦仙童、陈金定与青狮、马虎大战,双方势均力敌,难分胜负。青狮、马虎见状,又变了原形,想要捉拿窦仙童。窦仙童见了,祭起捆仙绳,将二人捆住。唐兵一拥而上,将二人拿住。二人恢复原人模样,被押到樊梨花元帅面前。青狮、马虎跪下求饶道:“我们修炼万年,才得今日,望元帅饶恕我们。” 樊梨花元帅怒道:“你们二人是何人?竟敢助纣为虐,阻挡我天兵西进。” 马虎说道:“我本是财神面前的黑虎将军。” 青狮说道:“我是文殊菩萨的佛弟子青狮童子。因私自下凡,去为难唐三藏取经之路,后乘兴投奔朱崖,怎敢故意阻拦天兵?望元帅放了我们,我们再不敢前来阻挡。” 樊梨花元帅说道:“若不是看在财神和菩萨的面子上,定斩你们的首级。” 她吩咐解开二人的捆仙绳,说道:“去吧!” 二人拜谢之后,离去了。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