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为证:“凤凰山上凤凰鸣,凤去朝天番将惊。请救扶余怀妙计,雄师百万困山林。”
话说军士前来禀报:“万岁爷,老千岁杀败番将后,追赶上去,不料中了他们的诡计,掉进了陷马坑,被番将活捉进营。小的们等了许久,既没听到消息,也没见他们挑出老千岁的首级,老千岁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天子听了这话,吓得浑身直冒冷汗,连忙说道:“徐先生,马王兄被他们捉去,肯定凶多吉少,快些点将去救他才好。” 尉迟恭说道:“陛下放心,臣这就去救他回来。” 天子说:“尉迟王兄前去一定要多加小心。” 尉迟恭回答道:“无妨。” 他整理好头上的金盔,提起黑缨枪,跨上乌骓马,带着四名家将出了营门,径直朝着凤凰山奔去。
远远望去,只见山脚下营帐密密麻麻,尉迟恭心想,这里想必就是番将守山的营寨了。正想着,他抬眼看到道路上有一个人,没有手脚,像个冬瓜似的躺在那里。尉迟恭吃了一惊,连忙让家将上前去看看,这人到底是人还是什么怪物。众将领命上前查看,很快回来禀报说:“元帅,这人就是马老千岁,被番营斩断了手脚,不过还活着。” 尉迟恭听闻,犹如五雷轰顶,愣在当场,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连忙将枪尖放下,把枪杆朝天,纵马向前一步,在马上看到马三保这副惨状,不禁泪如雨下,悲声叫道:“老将军,你怎么这么不小心,遭了这般惨祸?看你这情形,怕是活不成了。你要是有什么话,趁着本帅在此,是想要阴封,还是有其他什么事?快忍着痛说出来,我好向朝廷奏明。” 马三保没了手脚,疼得厉害,有口难言,只能嘴巴乱张,脑袋乱摇,眼中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滚落。他想靠近尉迟恭一些,却没有手支撑,也没有脚用力,只能拼命地把头一仰一曲,艰难地挪动了一点。尉迟恭见状,说道:“你心里疼痛,就别挣扎着过来了,我靠近你便是。” 说着,尉迟恭驱马向前一步,将枪尖正对着马三保的胸口。马三保疼得实在受不了,一心求死,用尽全身力气,朝着枪尖撞去。就这样,一位为大唐开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就此归天。尉迟恭连忙提起枪尖,只见马三保已经合上了双眼,气绝身亡。尉迟恭吩咐家将将马三保的遗体抬回凤凰城。家将答应后,便去处理此事,将遗体抬了回去。
此时的尉迟恭,心中怒火中烧,暴跳如雷,心想:“我此番若不替老将军报仇,枉为朝廷大臣!” 他纵马挥枪,来到番营前,大声呼喊:“呔,小番听着,快报你们主子那番狗奴知晓,就说我大唐大元帅尉迟恭在此,叫他早早出营受死!” 小番听到喊声,连忙跑进帐内禀报。盖贤谟听闻是大唐元帅尉迟恭来了,心中不胜欢喜,赶忙跨上战马,手持长枪,出了营外。他架住兵器,哈哈大笑道:“呔,尉迟蛮子,我还道你有三头六臂,原来也不过是个普通的莽夫。看你年纪这么大了,还能与我斗上一两个回合吗?你没看到路上那个人吗?可别像他一样落得个惨死的下场,到时候后悔可就晚了。” 尉迟恭听了这话,心中更是火冒三丈,大怒道:“你这可恶的番狗奴,有多大能耐,竟敢将我大唐一员大将斩断手足?此仇不共戴天,所以本帅亲自前来擒你,要用你的性命活祭我邦老将,以雪此恨!放马过来,看本帅一枪结果了你!” 说罢,他握紧乌缨枪,直朝着盖贤谟的面门刺去。盖贤谟大喊一声:“不好!” 连忙用鞭朝着枪杆子上奋力一架,“噶啷” 一声巨响,他的马竟被震得退后了十几步。两匹马交错而过,盖贤谟圈转马来。尉迟恭一心要报仇,紧接着又是一枪,朝着番将的咽喉刺去。盖贤谟拼尽平生之力,好不容易架开了这一枪,可他的手也被震得麻木了,见势不妙,只得勒马逃走。尉迟恭在后面紧追不舍,盖贤谟一头扎进了营中。尉迟恭刚追到营前,只听 “哄咙” 一声,他连人带马也翻进了陷坑之中。番兵们立刻用挠钩将他搭起,捆绑起来,押进了帐房。外面的军士吓得急忙跑回凤凰城报信,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单说盖贤谟活捉了大唐元帅,心中十分得意,暗自思忖:“我狼主向来有旨意,说‘若有人能生擒南朝的秦叔宝、尉迟恭,活着押解到建都等候发落,那可是大功一件’。我如今把他押过去,这岂不是我的大功吗?” 主意已定,他对尉迟恭说道:“老蛮子,算你运气好。要不是我狼主想要活的,我早就把你的手脚也砍了。” 尉迟恭气得说不出话来。盖贤谟随后吩咐将尉迟恭囚入囚车,派五千人马护着,自己则启程前往建都。他拔营起寨,离开了凤凰山,径直朝着三江越虎城而去,这里暂且不提。
再说凤凰城内,天子正在发愁,心里想着马王兄此去,也不知道是胜是败。这时,营外有飞报进来:“启禀万岁爷,马老将军被番兵砍去手足,扔在大路之上,因疼痛难忍,正好碰上元帅的枪尖,就那样死去了。现在已将尸骸抬到了门外,请陛下定夺。” 天子听了,吓得魂飞魄散,龙目中泪水簌簌而下。段、殷、刘三位老将军也吓得浑身冷汗直冒,急忙赶出御营。他们一见马三保竟落得如此下场,不禁放声大哭,随后走进御营,哭着向天子奏明,请求对马三保进行阴封。天子降旨,即刻对马三保进行阴封,并将其埋葬在凤凰山脚下。段、殷、刘三位老将领了旨意,带着军士亲自前往凤凰山办理埋葬事宜,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这时,探子又来向天子禀报:“启奏万岁爷,元帅为给马老将军报仇,追杀番将,也掉进了陷坑,被他们绑进了营中,生死未卜,特来飞速禀报。” 天子又听到这样的消息,吓得呆住了一个时辰,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徐先生,如今这可如何是好?” 徐茂功说道:“陛下请放宽心。马将军惨死,这是天数,无法挽回。尉迟恭阳寿未尽,自有救星,想必不久后便能平安无事地回来。”
暂且不说君臣之间的这番议论,再讲讲汗马城这边。先锋张士贵奉旨停兵在城中养马,由于没有接到进一步的旨意,不敢贸然攻打前关,因此空闲无事,每天都带着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婿,在城外设下围场打猎。那九个火头军,也每天在别处打猎。
有一天,张士贵用过早膳后,又去打猎了。前营的火头军正在吃饭,薛仁贵说道:“众位兄弟,太阳都已经到正中间了,咱们得赶紧去打猎了。” 周青说:“薛大哥,咱们跟他们去,哪能打到野兽呀?就算打到了,也没咱们的份。昨天咱们辛辛苦苦打了两只肥壮的麋鹿,不都被大老爷要了去。” 薛仁贵说:“贤弟,你这想法可太狭隘了。两只鹿有什么稀罕的?今天听说先锋大老爷和众位小将军去北山脚了,咱们就去南山脚,这样就不会和他们碰上了。” 周青觉得有理,说道:“哥哥说得对。” 于是,九人吃完饭,各自拿上弓箭兵器,上马出了汗马城,朝着南山脚走了四十里,设下围场,四处追赶獐鹿等野兽,一边打猎一边游玩。
日头已经过了正午,他们远远地看见一队人马,队伍中举着大红蜈蚣旗。薛仁贵说:“兄弟们,你们看那边打着大红蜈蚣旗的人马,肯定是东辽的兵将。他们肯定带着什么宝物,所以才会有兵丁护送,要送往建都去。咱们上前去把它夺过来,要是有金银财宝,大家分一分,有何不可?” 周青听了,十分高兴,说道:“快冲上去。” 薛仁贵立刻纵马挥戟,冲了上去,大喝一声:“呔,番狗奴!俺火头将军在此,快快报上名来。” 这一嗓子喊出去,前面的盖贤谟听到了,连忙对军士们说:“你们都要小心,保护好囚车。” 随后,他纵马提鞭,迎了上去,大声喝道:“呔,我今天非一鞭打死你这薛蛮子不可。前日在凤凰城没取了你的性命,你今天竟自己送上门来送死!” 薛仁贵一心想着夺财宝,也不搭话,大喝一声:“看戟!” 说着,一戟朝着盖贤谟的面门刺去。盖贤谟用混铁鞭 “噶啷” 一声将戟挡到一边,两匹马交错而过。薛仁贵手疾眼快,又大喝一声:“着!” 一戟再次刺出。盖贤谟大喊:“哎呀!” 已经来不及躲避,这一戟正中他的前心,穿透后背。薛仁贵阴阳手一翻,将盖贤谟挑到了另一边。薛仁贵赶上前去,那些番兵吓得四散而逃,只剩下一辆囚车。薛仁贵往囚车里一看,只见里面探出头来一个黑脸长须的人。薛仁贵定睛一看,认出是尉迟元帅,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拍马就跑。
尉迟敬德看到这个穿白袍的小将,觉得很像自己梦中的应梦贤人,连忙大喊:“小将快来救我本帅。” 尉迟敬德喊得急切,那边薛仁贵却跑得更快了。尉迟敬德心中暗忖:“这下可不好了,他杀了番将,救了我,却跑了。现在把我丢在囚车里,要是番兵再回来,轻而易举就能把我的头割了去,这可如何是好?” 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单说薛仁贵急匆匆地跑远了,八个弟兄见状,连声呼喊:“大哥!” 可薛仁贵头也不回,他们只得在后面紧紧追赶。正巧,张士贵父子从东边兜转过来,碰上了薛仁贵。张士贵连忙问道:“薛礼,你今天打了多少飞禽走兽啊?” 薛仁贵勒住马,面色颤抖。张士贵吃了一惊,忙问:“你怎么这么惊慌?” 薛仁贵喘了口气,稳住心神,说道:“大老爷,小人真是该死。刚才我们正在那边打猎,没想到碰上一队番兵。我以为他们押解着什么宝物送往建都,就飞马冲了上去,想夺来献给大老爷。谁知他们押送的不是什么宝物,而是尉迟恭元帅。也不知道元帅是什么时候被擒的,被囚在囚车里,正送往建都。所以小人杀了番将,驱散了番兵,就赶紧跑了回来。还望大老爷救救元帅。” 张环说:“原来有这等事!他问你名字了吗?” 薛仁贵说:“小人吓得拍马就跑,哪敢跟他搭话。他叫我放出囚车,我自有主意,没理他,就跑回来了。” 张环道:“还好,你命大。以后可千万不能说出仁贵二字,这才是上策。你赶紧和弟兄们进城,躲到前营去,我这就去把他放了,送回凤凰城。” 薛仁贵说:“多谢大老爷。” 暂且不说薛仁贵和众弟兄回营的事。
再讲张环满心欢喜,带着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婿,朝着南山脚走去。果然看到一辆囚车,张环连忙下马,快步走上前,说道:“元帅,末将等罪该万死。” 说着,连忙打开囚车,放出了尉迟恭。尉迟恭问道:“刚才救我的那个穿白衣服的小将是什么人?” 张环说:“那就是我的女婿何宗宪。” 何宗宪赶忙上前说:“是小将。” 尉迟恭说道:“胡说!刚才我明明看到的那个人,不是你这模样,怎么会是你?难道本帅连人都认不清吗?我且问你,既然是你,刚才为什么飞跑而走?” 张环说:“小婿何宗宪毕竟年轻,不像老元帅久经沙场。他偶然遇到一队番兵,以为有什么金珠财宝,一时兴起,就杀散了番兵。看到元帅在囚车里,不敢擅自独自释放,所以赶紧跑来叫末将父子一起来放。” 尉迟恭道:“你这说的都是没影的话,随便你怎么讲,日后自有分晓,到时候后悔可就来不及了,走吧。” 张环道:“请元帅到汗马城中喝杯水酒,末将再送您回凤凰城。” 尉迟恭道:“不必了,把马牵来给我骑就行。” 张环答应,吩咐手下牵来一匹高头白马。尉迟恭跨上雕鞍,也不道别,径直朝着凤凰城而去。张环父子则结束围场活动,进入汗马城,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单说在凤凰城这边,唐王李世民正满心牵挂着尉迟恭,忽然有军士前来禀报:“元帅回营了。” 天子听闻,顿时喜出望外。尉迟敬德走进御营,向天子行过参拜之礼。天子说道:“王兄,你被番将擒去,朕心如刀绞。今日你能平安回营,实在难得。不知你是如何脱离险境的?” 尉迟恭回答道:“陛下,臣被他们擒住后,囚禁在囚车里,准备活着押解到建都。行至汗马城的山叉路口时,遇到一位白袍小将,他杀退了番兵。可他见了臣之后,却飞跑着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张环父子和他的女婿何宗宪赶来,将臣放了出来。臣询问此事,张环说救臣的就是何宗宪。臣虽然脱离了灾难,可心里却满是疑惑。想来那白袍小将,必定就是陛下梦中的应梦贤臣。”
天子听了,转头对徐茂功说:“徐先生,这件事你心里肯定清楚。救王兄的,到底是何宗宪,还是薛仁贵?” 徐茂功笑着说:“哪里有什么薛仁贵?救元帅的就是何宗宪,元帅不必起疑。” 尉迟恭说:“这真假之事暂且放下。如今凤凰山无人把守,还望陛下明日就去游玩一番,之后便可进兵攻打前关。” 天子说:“好。” 随即降旨,让众臣和兵士们都要小心行事。这一夜,相安无事。
到了第二天,三军将士们都披挂整齐,在城外等候圣驾。下面三十六家都总兵官也纷纷上马,手持兵器。一班老将簇拥着龙驾,出了凤凰城,直奔凤凰山而去。众人四下一看,只见这里果然景致非凡。但见:漫山遍野红红绿绿,四季鲜花盛开;白白青青的草木,正吐露芳华。百鸟飞翔,鸣声婉转悦耳;满山松柏,翠绿的树荫遮天蔽日。时而能听到山涧流水声中似有龙吟,高冈之上不时可见虎豹奔跑。玲珑奇特的怪石,仿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尽显山林景色的奢华美妙。
天子心中暗自思忖:“地图上只记载着凤凰山上有凤凰窠和凤凰蛋,如今到了这座山,地域如此广阔,这凤凰窠到底在哪个地方呢?” 于是,他当即降下一道旨意:“谁若能寻出凤凰窠,功劳不小。” 旨意一下,这班老将在一旁保驾,只有二十四家总兵官领了旨意,分头去寻找。
再说齐国远和尤俊达寻到东边,忽然看见徐茂功站在那里,齐国远便开口说道:“徐二哥,你在这里啊?” 徐茂功说:“二位兄弟,你们找到凤凰窠了吗?” 齐国远说:“哪里有什么凤凰窠、凤凰蛋的影子?” 徐茂功道:“兄弟,你难道不知道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吗?就在前面,你们还打算去哪里找?” 齐国远道:“这么说,这边这几株梧桐树下就有凤凰窠和凤凰蛋了?” 徐茂功说:“你去找找看,自然就知道了。”
齐国远听了徐茂功的话,连忙跑到那几株梧桐树下寻找。只见一座小小的石台上,立着一块碑牌,色泽如同乌金一般,赤黑发亮,就像镜子一样,能照出人的影子。碑牌大约有一人一手高,五尺来宽。地下有一块五色石卵,长度不足一尺,粗细像碗口,两头尖,中间大,形状好似橄榄。推一推它,石卵便滚来滚去。石台底下有一个洞穴,想必这里就是凤凰窠了。齐国远便说:“尤大哥,如今凤凰窠找到了,赶紧去报知万岁。这块石卵挺有趣,让我拿回去玩玩。” 他双手去捧石卵,可石卵却像生了根一样,纹丝不动。齐国远平日里拿千斤重的石头都不在话下,怎么会拿不动这么个小东西?他和尤俊达两人一起用力去拿,可石卵依旧稳稳地待在原地,怎么也拿不起来。但推它的时候,又感觉它很松动,能推来推去,就是拿不起来。两人满心疑惑,实在想不通。徐茂功走过来,看到这一幕,笑着说:“你们这两个莽夫,难道不晓得这是凤凰山上的圣迹吗?要是能拿得动,早就被别人拿走了,哪里还轮得到你们两个?” 两人听了,也笑着说:“是啊,说得没错。” 于是,他们转身回去,向天子禀报。
天子十分高兴,带着元帅以及段、殷、刘四员老将,来到梧桐树下,登上了那座小小石台。天子仔细观看,只见乌金石碑光亮照人,能清晰地映出君臣的身影。天子问道:“徐先生,这是什么碑?” 徐茂功回答说:“这并非普通的碑,它就叫凤凰石。” 天子又问:“既然凤凰石在这里,那凤凰在哪里呢?凤凰蛋也没见着啊。” 徐茂功说:“陛下,凤凰并非真的像寻常禽类一样生蛋。这圣迹底下的这块石卵,便是凤凰蛋了。” 唐王说:“先生所言有理。只是如今不知凤凰是否在窠中。若能见到凤凰,那朕可真是万幸了。” 徐茂功道:“凤凰岂是轻易能见到的?不过陛下乃天子至尊,即便见到也无妨。只是臣等众人若见了,恐怕会天降灾祸,只怕承受不起。”
齐国远说:“我们不信!哪有看不得的道理?偏要看看这凤凰。” 说着,他跑去取来一根竹梢,来到凤凰窠边,伸进里面乱搅起来。只听见里面百鸟嘈杂鸣叫,飞出数十只麻雀,朝着东边飞去了。接着,又飞出四只孔雀,随后飞来一对仙鹤。没过多久,果然看见一只凤凰,满身羽毛华丽无比,五彩斑斓,三根尾毛长达二尺。凤凰飞起来,停歇在凤凰石上,对着贞观天子点了三下头。徐茂功说:“陛下,凤凰这是在向您朝参呢。” 天子满心欢喜,说道:“赐卿平身。” 只见这凤凰展开双翅,朝着东边飞走了。朝廷说:“先生,方才那只凤凰,尾巴分三尾,是雄性的,想必里面还有雌性的凤凰,怎么没见飞出来呢?” 齐国远说:“既然有雌的,待臣再把它搅出来。” 说着,他又用竹梢往窠里乱搅。只听里面传来一阵如同劈开毛竹般的声响,齐国远连忙抽出竹梢,只见飞出一只怪东西来。这东西长着人的脑袋,鸟的身子,翅膀上满是花斑,模样就像如今的啄木鸟。它落在凤凰石上,对着天子哭了三声。众人见了,都不认识这只鸟,唯有徐茂功吓得脸色苍白如土,大骂齐国远说:“凤凰已经飞走了,你何必又用竹梢把这只怪鸟搅出来?哎呀,陛下,不好了,大祸临头,灾殃不小,咱们赶紧走吧。” 天子吓得浑身直冒冷汗,问道:“先生,祸从何来?” 徐茂功说:“哎呀,陛下,您还不知道,这只鸟名叫哭鹂鸟。国家太平无事时,它从不现世;一旦国家陷入混乱,它就会飞出来。当初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这只怪鸟停歇在金銮殿的屋顶上,只叫了三声,王莽便心怀不轨。当时王莽想用飞剑斩杀怪鸟,谁知怪鸟叼着剑远远飞走了。”
不知贞观天子见了这怪鸟之后会如何应对,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