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时间在翰林院那间堆满故纸的库房中悄然流逝,转眼已是一月有余。

张时安每日埋首于尘埃与墨香之间,在外人看来,这位风头无两的新科状元似乎已被繁冗琐事磨去了棱角,沉寂了下去。

然而,一股潜流正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暗自涌动。

这一日,张时安并未如往常般直接前往库房,而是先到了翰林院正堂,求见掌院学士周承恩。

他手中捧着一本装订整齐、墨迹犹新的册子,封面上是几个筋骨嶙峋的楷字——《海事考略初编》。

周学士依旧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听完张时安的禀报,眼皮都未完全抬起,只淡淡道:

“哦?整理出些眉目了?放着吧,有空老夫自会观看。”

张时安不卑不亢,将册子置于案上,躬身道:

“此编乃下官整理旧档时,偶有所得,辑录了自前元至嘉靖朝,关于海疆治理、倭寇动向、民间海贸及海外诸国风物之零星记载。其中或有可供参考之处,故特呈送大人阅览。”

周学士“嗯”了一声,未再多言。张时安行礼告退。

他心知,这本册子若按正常流程,大概率会石沉大海。

但他更知道,这翰林院内,眼线遍布,尤其是皇帝与几位核心重臣,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他此举,名为呈送上官,实为“敲山震虎”,将信号传递出去。

果然,不过两日,一个傍晚,张时安正准备下值,一名身着青色宦官常服、面白无须的中年太监悄然出现在翰林院门口。

声音不高却极具穿透力:“哪位是张修撰?陛下有口谕。”

院内尚未离开的官员们顿时一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正从库房方向走来的张时安。

钱谦益侍读恰好也在,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

张时安整理了一下衣冠,快步上前,躬身道:“臣张时安恭聆圣谕。”

那太监面无表情,朗声道:“皇上口谕:宣翰林院修撰张时安,即刻至乾清宫西暖阁见驾。”

“臣,遵旨。”张时安心中了然,面上却依旧平静,跟着那太监,在无数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离开了翰林院。

乾清宫西暖阁,与正殿的庄严肃穆不同,此处更显精致,也更具生活气息。

咸仁帝并未穿着朝服,只一身玄色暗纹直身常服,斜倚在临窗的暖炕上,手边放着一盏清茶,炕几上赫然摊开的,正是那本《海事考略初编》。

角落里鎏金仙鹤香炉吐着淡淡的龙涎香,气氛静谧而凝重。

张时安依礼参拜,山呼万岁。

咸仁帝并未让他立刻起身,而是用指尖轻轻敲了敲那本册子,声音听不出喜怒:

“张时安,你倒是会给自己找事做。朕让你去翰林院,是让你修史读书,砥砺学问。

你倒好,钻在故纸堆里,弄出这么个东西来。说说,意欲何为?”

这是一个看似随意,实则凶险的开场。若回答是“尽忠职守”,显得虚伪;若直言“为开海张目”,又过于急切。

张时安伏地,声音清晰而沉稳:“回陛下,臣蒙圣恩,忝列翰林,自当恪尽职守。

整理旧档,乃分内之事。然整理过程中,见史料散佚,前人智慧湮没无闻,尤以海疆相关为甚。

臣思及陛下日理万机,于海事或有垂询,若翰林院竟无片纸可考,便是臣等失职。

故不揣冒昧,将零星记载汇编成册,并非敢妄议朝政,实为以备陛下顾问之万一。若有不妥之处,甘受陛下责罚。”

他这番话,滴水不漏,既点明了自己工作的本职性,又暗示了汇编的目的是为了“以备顾问”。

直接将动机归结到了为皇帝服务上,同时姿态放得极低。

皇帝闻言,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但语气似乎缓和了些:“起来回话吧。”

“谢陛下。”张时安这才起身,垂手恭立。

皇帝拿起册子,随手翻到一页:“这里,你引了嘉靖三十八年浙江巡抚胡宗宪的密奏,提及‘沿海豪绅,阳为禁海,阴通倭贾,坐地分赃’。此说,可有实证?”

张时安心中一震,知道真正的考校开始了。

他略一思索,从容答道:“回陛下,此乃胡宗宪当年密奏原文摘录,原件应存于兵部或宫内档案。

然臣在整理地方志时,发现宁波、泉州等地,在嘉靖倭患最烈之时,某些家族田产、商铺却不减反增,且多有记载其‘乐善好施’、‘捐资筑城’之事。

巨资来源,颇堪玩味。另,永乐年间三宝太监旧档中,亦有提及当时东南海商势力已颇具规模。

可见,民间私下通番之事,源远流长,禁而不绝,其中利益纠葛,盘根错节。”

他没有直接断言,而是通过史料间的相互印证,引导皇帝自己得出结论。

皇帝目光深邃,看了他片刻,又问道:“你这册子里,还提到了前元漕运海运之争,甚至还有三宝太监船队归国后。

所带来的巨额利润记载。看来,你对‘开海’一事,依旧念念不忘。”

这一次,皇帝的提问更加直接,几乎挑明了对张时安立场的试探。

张时安深吸一口气,知道不能再回避。他再次躬身,语气坚定了几分:

“陛下明鉴。臣非为一己之私,亦非固执己见。臣乃是以史为鉴。

前元海运曾支撑起大都百万军民口粮;三宝太监下西洋,虽耗资巨大,然带回的奇珍异货、各国朝贡,以及对我大明声威的远播,其利难以估量。

反观厉行海禁百余年,倭患时起时伏,沿海百姓不得安宁,朝廷税赋流失严重,而私下贸易之利,尽入豪强与贪官囊中。

臣愚见,堵不如疏,禁不如导。

若朝廷能主动掌控海贸,设关征税,组建水师护航,则既可靖海安民,又可充盈国库,更可扬我国威于万里之外。

此乃利国利民之长远策,非一时权宜之计。”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将自己“开海”的主张与历史经验、现实弊端、国家利益紧密结合,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远见卓识。

暖阁内陷入短暂的沉默。皇帝端起茶盏,轻轻呷了一口,目光望向窗外沉沉的暮色,仿佛自言自语,又似说给张时安听:

“是啊……利国利民。可这满朝文武,盯着眼前一亩三分地的多,能看到万里海疆的,少啊。”

他忽然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意味深长,“太子前日还在跟朕说,海禁乃祖制,关乎社稷安稳,不可轻动。

倒是老三……前几日递了份折子,里面有些话,倒是跟你这册子里的意思,不谋而合。”

张时安心中猛地一跳。皇帝这话,信息量极大!

他不仅明确表达了对太子保守立场的不以为然,更直接点出了三皇子与张时安在政见上的“不谋而合”。

这几乎是在明示储位之争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节点。皇帝在试探他,不仅试探他的政见,更在试探他的政治站队。

张时安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坦诚,迎着皇帝审视的目光,朗声道:

“陛下,臣在幼时,曾有幸与三皇子殿下有过数面之缘,亦曾探讨过经世济民之道。

殿下忧心国事,锐意进取,常以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戒,深体民情之重要。

臣以为,殿下能见民间之疾苦,思长远之策,实乃……实乃朝廷之福。”

他没有丝毫遮掩,直接承认了与三皇子的旧识,并对三皇子表达了毫不掩饰的赞赏。

这番坦诚,看似冒险,实则高明。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楚汉争鼎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黄浦江的潮声开局明末建基业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九鼎圣王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白马大祭师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大唐状元赘婿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