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日。
大雪纷飞,天上的雪花轻轻飘落。
街道上行人稀少,只余下匆匆的脚步声和雪花落地的窸窣声交织在一起。
城隍庙的屋顶被厚雪覆盖,显得格外庄严,庙门紧闭。
庙前的石狮子也被白雪装扮得分外妖娆,却仍旧保持着那份威严的姿态。
今儿正是拜神的日子,李雪儿躲在家里。
其他她还是蛮好奇的,神到底长什么模样,为什么要去拜神。
问爹爹他从来不告诉她,也从来没有带她去祭祀城隍老爷。
这是每年最重要的日子,一年拜三次。
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供品,祈求城隍老爷保佑一家平安顺遂。
有鸡鸭鱼肉,水果蔬菜这些东西越多越好,反正只要是值钱的玩意,城隍老爷都喜欢。
李雪儿趴在窗前,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向往。
想象着城隍庙内的热闹场景,香火鼎盛,人们虔诚地跪拜,祈求着来年的丰收与平安。
一道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咚咚咚。
“谁啊?”
“姑娘,在下是云游的道士,能否讨一杯水喝。”
李雪儿犹豫了一下,打开了门。
眼前出现了一个戴着斗笠,牵着一头驴的男人,身后有一个老头和小孩还有一只狐狸。
浑身全是雪,看起来像是走了很远的路。
李雪儿在门前犹豫了一下。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你还要拖家带口的?”
“哈哈,我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的。”
“很远吗?有多远?”
李雪儿一脸好奇。
“远到姑娘你无法想象的地方。”夜长青笑眯眯地说道。
他摘下斗笠,露出了满头的白发,但脸上却没有一丝皱纹,看起来颇为神奇。
这般大的少女自然对外面的时间十分好奇,再看到夜长青的面容和善不像是坏人。
才让他们进屋暖和暖和,倒了三碗热水。
夜长青连忙道:“可以给我的驴和狐狸也喝一口热水嘛?赶了一路了它们也应该累坏了。”
李雪儿倒是有些好奇。
远游的人听书上说都是骑马的,怎么会带着一头驴和狐狸呢,再说还带着小孩和老人。
不过李雪儿倒是没有去过远处,这些东西都是在书上看到的,所以便没有太过在意。
村落的姑娘,没有那么多的规矩,要是在城里,未出嫁的姑娘,可是不能随便让陌生的男子进屋的。
李雪儿点了点头,去拿了两个碗来,也给驴和狐狸倒上了热水。
李雪儿倒是见到这驴和狐狸竟也懂得礼貌,先是向她低头,然后闻了闻,确认没有问题之后才开始喝。
聊了几句之后。
“这村子里的人呢?我找了许多家,怎么都没有人在啊。”
“今儿可是拜神的日子,村民们都去孝敬城隍老爷去了,自然是都不在家里。”
夜长青听后问道,“那你为什么不去呢?”
李雪儿嘟起嘴吧,眨了眨眼,“我爹爹不让我去。”
“这是为何呢?”
“我爹爹跟我说,城隍老爷最喜欢年轻女子了,若是见到我了,要娶我可就麻烦了。”
夜长青微微皱眉,“第一次听说城隍可以娶妻。”
“老夫活了这么多年倒也是没听说过这种事。”老头也是搓了搓手在一旁附和道。
李雪儿噗嗤一笑,“所以我爹爹从来不带我去,今年更是连门都不让我出,说是怕我偷偷溜去。”
夜长青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
这真是让人有些发蒙,城隍大多数都是本地的大善人,或者是官员啥的。
死后被人们立庙祭祀,塑造金身。
再得到朝廷的认可,便可享受一方的香火之气,保佑此地平平安安。
前些年,李雪儿隔壁屋子的玩伴小花便被城隍老爷看上,被抓过去做了小妾。
自那以后,李雪儿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了,听爹爹说,她可能已经死了。
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信仰城隍,但在这一带,城隍老爷的威名可是响当当的。
据说,城隍老爷不仅能保佑风调雨顺,还能护佑百姓平安,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当然,这些都是传说,但每年拜神的日子,村民们都会虔诚地前往城隍庙,献上自己的供品和心愿。
在这种偏僻的小山沟里面,自然还有这种信神的村民,只有越靠近京城的人,才知道这些事情。
大部分的人都还是学习儒道兵佛,对城隍老爷也并没有那么的敬畏。
夜长青看着李雪儿,心中暗自思量。
这姑娘虽然生活在山村之中,但性格纯真善良,又有着一股子好奇心。
“姑娘,不知你可知这城隍老爷的来历?”夜长青试探着问道。
李雪儿摇了摇头,“我只知道他是我们这里的守护神,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夜长青微微一笑,似乎对李雪儿的回答并不感到意外。
李雪儿收回心思,坐在小凳子上编着小竹筐子。
一个可以卖四文钱,一天最多可以卖五六个,要是能赶上集市便能够卖得更多了。
只是即使是这样,日子还是不太好过,每年都还要攒钱,给城隍老爷上供。
有时候还说是什么上缴赋税。
没过一会儿,李雪儿的父亲李老汉便回来了,见屋子里有陌生人,愣了一下。
在听说夜长青一行人是远游的道士后,便让女儿把家里唯一的茶叶渣子拿了出来。
泡了一壶茶,只能说泡了还不如不泡的水好喝。
不过夜长青也不是这么挑剔的人,出门在外,能有口热茶喝已经很不错了。
大树底下好乘凉,一路漂泊泪汪汪。
抹完眼泪无所谓,逢人就说对对对。
夜长青端起茶碗,轻轻吹了口气,然后一饮而尽。
李老汉在一旁看着,心里暗自琢磨着这些远游道士的来意。
李雪儿发现爹爹准备献给城隍老爷的东西又全部拿了回来,好奇道。
“爹爹,东西怎么没有给城隍老爷?”
李老汉喝了一大口茶,“城隍老爷今儿不在,让我们明天再送过去。”
晚上做饭的时候,李老汉特意多做了几个窝窝头,熬了一锅杂粮粥。
只是这点东西对于夜长青一行人来说只能说是不够塞牙缝。
李家父女惊讶地发现夜长青和一位老头吃完了锅里最后一碗粥和半个窝窝头。
咸菜都被吃了个精光,连碗都舔得十分干净。
父女二人同时生出了一个念头。
真他娘的能吃啊!!!
夜长青吃完一抹嘴,知道对方家里困难,也不白吃。
把口袋里最后一两银子全给了李老汉。
李老汉见状顿时大惊,忙叫道:“使不得使不得。这可使不得。”
一两银子对于他们这种村落里的人家,抵得上三个月的伙食了。
夜长青也没有在拿回来,而是挥手道:“走了这么久了,我们也累了,要在这儿住上一两日,这些便算是住宿费和伙食费了。”
双方推脱了一番后,李老汉最终还是收下了那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