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正在上工的杜静,听说大队长家把三转一响都已经准备好了。
她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她倒想看看,那些暗地里说她没眼光的人,还说不说嘴。
说她杜静没眼光?那怎么可能。
她的人生都只有一次,才不会拿人生大事开玩笑。
她嫁给李勇怎么了?
嫁给李勇可以干轻松的活计,以后还能住既宽敞又明亮的砖瓦房,她要什么条件李勇就能满足她什么条件。
她就算是嫁给城里人,也不见得能全都按照她的意思给她置办齐全。
李勇还说了,嫁给他之后,他们就搬出来单过。
在新房里过他俩的小日子,以后有了孩子就让他妈帮着带,那样的好日子,想想都幸福。
她就不明白了,像李勇这样的好男人,别人打着灯笼都找不着,那些人凭什么说她嫁给李勇不明智。
就在这时,村里的一个婶子走了过来:“杜知青,这一片我干完了,你过来看看,再帮我记上工分。”
杜静从沉思中回过神,拿着笔记本站了起来:“嗳,来了。”
随后,杜静查看了一番,给这位婶子记上:“完成不错,七个工分。”
这位婶子闻言,立刻展开笑颜:“谢谢杜知青了,听说大队长家三转一响都准备好了,杜知青跟李勇的好事将近了吧!”
杜静羞涩的点点头:“嗯,当初我跟李勇商量好的,等他备齐三转一响我们就领证结婚。”
“诶呦,那可是太好了,杜知青,提前恭喜你啊,大队长家可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好人家,大队长家的也是村里有名的好脾气,杜知青嫁到大队长家只剩下享福喽。”
眼前的婶子一顿恭维的话,说得杜静心里更加熨帖,快速给眼前人记上工分,她便去给下一位记工分。
一圈下来,杜静收获了不少村里人的祝福,她被人们夸得小脸都红彤彤的。
下工的铃声敲响,杜静整理好笔记本往回走,远远的就看见李勇站在路边等她。
看见她出现,李勇立刻抬起手跟她打招呼:“杜静,这边,我都等你好半天了,你要的三转一响买回来了,我带你去家里看看。”
杜静快步走过去,当着众多村民的面,难为情的说道:“买回来了就买回来了,看你咋咋呼呼的。”
李勇这时候也反应过来,还当着这么多村民的面,他的确是太心急了。
他挠挠脑袋,不好意思的看了看周围,尴尬的笑了笑。
“那个,是我不好,太心急了。”
两人肩并肩走在路上,全都羞红了脸。
偶尔还有村民打趣李勇:“大勇,过来接杜知青回家吃饭呐?看你们这么黏糊,什么时候摆酒席啊?”
“大勇,听说大队长还给你准备了三转一响?这可了不得,是咱们村的头一份呢。”
“………”
这一路上,全是村民们羡慕,揶揄的招呼声,饶是李勇这个大男人都臊的脸红红的,更不用说杜静这个女知青。
于此同时,安县招待所的一间屋子里,杜静的父母拖着疲惫的身子,简单梳洗了一番,躺在床上准备睡觉。
这一路又是赶路又是倒车的,可把他们折腾的够呛,但是为了亲眼看一下闺女要嫁的那家人,就是再辛苦他们也心甘情愿。
杜家就生活在沪市周边的一个小县城里,他们生活的地方拥挤逼仄,一家五口挤在不足五十平的小房子里。
杜静的父亲杜成才是厂里的烧锅炉的工人,工资不高,艰难的养着一家五口。
而杜静的母亲吴秀华,没有正式工作,只能四处找点零工,补贴家用。
杜静的哥哥杜强毕业后,进了杜成才所工作的厂里,成了一个学徒工人。
除此之外,杜静还有一个弟弟杜刚如今还在上学。
按说家里就杜静一个女儿,杜家人应该多偏爱一点,可老一辈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深远,杜家夫妻也不例外。
他们觉得女儿迟早都要嫁人,只有儿子能长长久久的伴在身边,自然是更加偏心儿子多一点。
要不然,当初号召知识青年下乡的时候,杜成才也不会拿家里全部的积蓄给大儿子换了一份正式工作,然后不顾杜静的意愿,给她报名下乡。
那天,杜家人接到李勇父母的电话,着实是被吓了一跳。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去农村下乡的闺女会找个农村人处对象,甚至还要跟他订了婚。
这一路上,他们都做着各种猜测,料想杜静一定是被村里人设计,蒙骗了,她才会不得不嫁给那个叫李勇的农村人。
虽然李勇父母说了李家的生活条件,杜静父母听了之后,虽然觉得李家的条件不错,但他们毕竟没有亲眼看见,一直都觉得不踏实。
这才从厂里请了十天假,亲自过来看一眼。
如果,李家真如电话里所说的那样也就罢了,但凡李家人有所隐瞒,他们也绝不会同意两人的婚事的。
而且,杜静母亲吴秀华,还在电话里提醒杜静朝李家要三转一响,倘若李家真能满足这个条件,杜静嫁给李勇也不是不行。
这一路上,杜家人的心都悬着,人们都有对未知的恐惧,杜家人现在更是这样。
这天晚上,杜家人在招待所休息的并不好,几天几夜的火车,让他们真正感觉到了,东北黑省离他们居住的沪市之间的距离。
料想杜静真的嫁到这里,他们岂不是白白养了杜静十九年,想想这些年养杜静花费的钱财跟心血,他们心疼得更加睡不着觉。
第二天一大早,杜家人便退掉招待所的房间,连饭都没吃,直接坐上了去红旗公社的公交车。
一个多小时之后,他们到了红旗公社,经过一番打听,他们知道,靠山屯离公社还有二十多里地。
杜家人闻言那叫一个心塞,他们很难想象,靠山屯是个多么偏僻的小山村。
本来杜家人还想着,等到了靠山屯再吃饭,现在看来,他们还是先填饱肚子为妙。
杜成才忍痛掏出两块钱钱票,让杜强去国营饭店买点吃的。
杜成才心里早就把杜静骂了个狗血淋头,他们一家三口,千里迢迢来东北,还不是因为她这个没脑子的闺女。
她就不能多忍耐几年,等到回城之后再嫁人。
只是,现在他们人来都来了,说别的也晚了,但回去的路费,必须让李家人给掏出来。
如今看来,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大队长平日里就是个抠搜的,也不知道,碰上杜成才这个同样会算计的未来亲家,谁会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