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的隐藏陷阱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AI训练条款的文字游戏
1. 隐蔽的语料授权 平台在补充协议中要求作者同意将作品用于AI训练,条款描述模糊且未明确告知风险。例如,3.2.10条款规定平台可将作品用于“数据、语料、文本、素材标注和学习”,甚至AI生成内容传播无需作者同意。有作者发现,该条款可能使平台拥有对AI衍生作品的版权,而原作者无法主张权益。
2. 利益不对等的补偿机制 作者授权作品作为AI训练素材后,仅获得“内测功能”等非实质性回报,而平台可利用AI生成海量同质化内容,与原创作者形成竞争。例如,部分AI生成小说与原创作品高度相似,但作者无法维权]。
二、优先签约权与版权归属陷阱
1. 永久性版权绑定 签约后,作品的电子版权、有声改编权等均归属平台,且合同未明确解约后的版权归属问题。即使作者解约,平台仍可能保留对作品的永久使用权。
2. 优先签约权的模糊边界 条款规定“同等条件下平台享有优先签约权”,但未明确定义“同等条件”,可能导致作者后续作品被强制绑定]。
三、流量与推荐机制的不透明性
1. 算法黑箱与数据操纵 平台推荐依赖算法,但规则不透明。新书可能因“验证期断更”或“数据异常”被砍流量,甚至被系统误判为“低质内容”而失去推荐机会。部分作者发现,平台存在“机器人刷量”现象,虚假数据误导作者对作品质量的判断。
2. 首秀流量陷阱 新书首秀期需稳定更新4000字\/天,但流量分配高度不确定。部分作品因未达平台“留存率”标准(如完读率低于5%)直接被雪藏,而标准本身缺乏透明解释]。
四、解约与违约风险
1. 解约流程复杂化 平台虽提供解约选项,但操作入口隐蔽,需多次跳转页面,且解约申请处理周期长(部分案例超过1个月)]。此外,解约后仍需遵守保密条款,作者不得公开合同细节]。
2. 高额违约金条款 合同中规定,若因作者问题导致作品下架(如涉抄袭),需全额退还稿费(含已扣税费)]。有案例显示,作者需自行承担平台误判导致的损失]。
五、收益分成与全勤奖励的苛刻条件
1. 全勤奖励的更新压力 需日更4000字且月更满26天才能获得600元全勤,但平台可随时以“内容违规”为由取消资格,且判定标准主观性强]。
2. 收益分成的模糊计算 广告收益、礼物打赏等分成比例未明确公示,作者无法验证实际收益是否与后台数据匹配]。部分作者反映,日收从数百元骤降至几毛钱的现象频发,平台解释为“系统调整”]。
番茄小说现在就是明目张胆的偷取作家的稿费,还以各种手段打压热度小说,讲那些明显具有抄袭嫌疑、乱七八糟的小说推荐到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