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十年上半年,大宋朝廷动作频频,全国各地将领任免与边防整顿的消息不断传来。
这一系列举措,让上至军中将领,下至普通兵丁,皆感受到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氛围。
结合去年的剿匪行动,不少聪明人已然猜到,一场大战或许即将来临,而目标极有可能是金国。
一时间,南宋大地人心惶惶,各方势力都在暗中揣测、布局。
刘星宇这边倒是轻松自在,天目山脉训练基地,又一批新的孤儿被送去。
与此同时,新一届的万界盟弟子也顺利出师。
此次出师的一百位弟子中,只出去了九十位,留下十位协助薇卡和阮梅教导那些尚未出师和新加入的弟子。
如今,万界盟的一切事务皆由她们两人负责。
而在军中,经过数月的苦心经营,殿前司左军已经彻底被他掌控。
五大统领里,有三个已是他的人。
分别是原五营副统领李猛,如今已升任统领,执掌一营。
原先一营的统领是上次在演武场与林统领争论的朱大肠,被刘星宇找了个理由给发配他处。
当然,这其中自然少不了苏师旦的运作。
第二个是原五营副将王焕,此人军事才能出众。
刘星宇对他极为看好,认为他未来必成大器。
于是,力荐他升为领统,执掌五营。
第三个则是与朱大肠争论的林统领林峰,他本就执掌二营,职位无变动。
林峰是在看了刘星宇所写的那本改良五营问题的书册后,被其高瞻远瞩的见解和切实可行的方案所折服。
从此便死心塌地地效忠于刘星宇,愿为其鞍前马后,赴汤蹈火
另外两个统领虽未直接表明效忠之意,但对刘星宇的命令却言听计从。
想必要不了多久,他们定会心甘情愿地归顺于自己。
目前,军中的事务主要以训练为主,公务相对较少。
于是,刘星宇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皇城司上面。
他虽兼任皇城司的干办,但此前却很少去皇城司办公。
因为掌控军队远比掌握一群特务重要得多,况且,他的干办职务之上,还有提点皇城司和提举皇城司。
所以在未完全掌控左军之前,皇城司的职务对他而言并非首要之事。
此前,他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左军上,皇城司每月只是露露脸而已。
司中提点和提举都清楚他背后的势力,倒也没有为难过他。
不过,刘星宇也并非毫无作为,至少他搞定了两个亲信。
一个是亲事官韩阳,另一个是探事司的指挥使陈宇,都是中层干事。
皇城司架构森严,总共有五个干办,每个干办之下又各辖三名亲事官。
主要负责一块区域的情报收集、缉捕间谍、监控官员等重要任务。
刘星宇负责的是南方区域,此区域集中在后方,事务相对较少,危险系数也较低。
不像西方区域,与金、蒙接壤,局势复杂,危险重重。
这样也就导致着,他接触不到重要的情报。
皇城司署衙坐落于城北御街左侧的一条隐蔽街道上,与三省六部稍有距离。
这一日,刘星宇走进司署,叫上亲事官韩阳一同来到自己的干办房。
这干办房,便是他在司署的办公室。
刘星宇稳稳坐于公案前,看向韩阳,问道:
“司内最近可有情况?”
韩阳抱拳行礼,恭敬答道:“回禀干办大人,确有一事。”
“属下发现,诸位干办纷纷下令,加强了对各地情报的收集。”
“尤其是临安府,司署对官员的监控变得更为严密了。”
刘星宇微微点头,这些安排背后的原因,他心中大致有数。
于是,继续问道:“还有没有其他的?”
韩阳略作思索,说道:“大事没有,倒是有一件案子,已过去好几个月了,至今仍未找到有效线索。”
“哦,说来听听。”